武漢理工大學泰州高技術產業研究院

武漢理工大學泰州高技術產業研究院是武漢理工大學和泰州市人民政府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加強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合作共建設立的,是市區地方政府與武漢理工大學政產學研合作的標誌性成果。是市區地方政府重要的引智項目------支持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人才科技服務平台。研究院依託地方政府的財政、政策支持和學校的學科特色與科研人才優勢,政產學研結合,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為對方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服務,促進地方經濟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學校科研成果在地方的產業化。

武漢理工大學泰州高技術產業研究院是武漢理工大學和泰州市人民政府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加強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合作共建設立的,是市區地方政府與武漢理工大學政產學研合作的標誌性成果。是市區地方政府重要的引智項目------支持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人才科技服務平台。研究院依託地方政府的財政、政策支持和學校的學科特色與科研人才優勢,政產學研結合,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為對方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服務,促進地方經濟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學校科研成果在地方的產業化。

研究院依託學校的人才科技優勢及重點工程研究實驗中心,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能源材料、生物醫藥、船舶海工、機電汽摩、港口物流、雲計算物聯網等學科的套用研究以及高技術開發和轉化,提升泰州市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再創新的能力。

研究院設有現代汽車零部件技術研發中心、綠色化學合成與新藥研究研發中心、新能源材料與套用技術研發中心、高分子材料及新型複合材料技術研發中心、船舶及動力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物流技術與裝備研發中心、雲計算及物聯網技術研發中心等7個研究中心和綜合辦公室、科技服務部、卓越工程師實踐教育部、遠程與繼續教育部、武漢理工大學江蘇校友工作聯絡部等5個服務機構。

主要研發中心及領軍人物介紹

一、現代汽車零部件技術研發中心

1、汽車零部件先進制造技術

2、汽車零部件設計與試驗技術

3、汽車動力系統及其控制技術

4、材料塑性成型加工技術

負責人: 汽車學院院長 華 林

華林教授,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博導。是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獲得者。兼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塑性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合金加工學會理事、湖北省粉末冶金學會理事長、《塑性工程學報》和《鍛壓技術》編委、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參加建設了我國第一個“模具設計製造”本科專業方向、主持籌備和建設了我國第一個“汽車車身製造工程”本科專業方向。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科技部、教育部、湖北省等各類科技項目數十項,發表研究論文100餘篇,40餘篇被SCI、EI索引。出版了國內第一本《環件軋制理論和技術》專著。先後以排名第一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GM中國科技成就二等獎、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勵。獲教育部全國百名高校青年教師獎,入選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和湖北省新世紀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

二、綠色化學合成與新藥研究開發中心

1、主要從事藥物中間體及藥物的綠色合成研究

2、主要從事催化技術和催化新材料研究

3、主要從事生物質的化學、生物轉化研究

4、主要從事綠色反應介質 、新型反應技術、綠色生產工藝、綠色過程分析和監測等研究

5、研究新的小分子或者大分子藥用輔料,尤其是適用於控釋製劑、靶向製劑等新製劑的輔料。

6、主要從事新藥、新製劑及新的製藥技術的研究與服務。

負責人:化學工程學院院長 鄭 化

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化學工程學院院長、湖北省中藥製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研究保護研究所所長。他的研究領域主要為藥用中間體合成與工藝、藥用高分子合成與生物學評價、現代藥物劑型與製劑新技術等,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優異的成績,使他榮獲湖北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湖北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湖北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三、新能源材料與套用技術研究中心

1、高效熱電轉換材料

2、納米儲能材料與器件

3、氫能燃料電池關鍵材料

4、高效光催化材料

負責人:武漢理工大學首席教授 麥立強

武漢理工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理工大學-哈佛大學納米聯合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兼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青年委員會理事、美國材料研究學會和美國化學學會會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審專家、《Journal of Nanoscience Letters》副主編、編委等職。目前主要從事納米能源材料與器件、納電子生物界面與器件領域的研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畫課題等10餘項。近年來在國際著名刊物發表SCI收錄論文65篇。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8項,其中14項已授權。

四、高分子材料及新型複合材料技術研發中心

1、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理論與技術、

2、有機/無機納米複合材料、聚合物共混物研究

3、基於金屬鎢催化劑的非均相烯烴複分解的研究。

負責人:武漢理工大學 熊傳溪

現任武漢理工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發表科技論文60多篇,SCI收錄12篇,EI收錄15篇,有關論文20篇(次)被國內外同行引用。主持了武漢市晨光計畫"超微細碳酸鈣增韌增強聚乙烯及熔融碾磨技術的研究"、國家九五重點攻關項目"衛生瓷高中壓注漿泥漿多功能高分子添加劑的研究"、國家高校博士點基金項目"金屬/聚合物原位複合材料的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高嶺土/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研究" 以及973預研項目"先進高分子的合成及結構控制"等課題的研究。參加了國家重點研究項目"複合材料的老化與防老化的研究"和"複合材料界面的研究"、國家計委軍工專項"低密度高強度天線複合材料的研究"和"電阻隨長度變化導電桿"、國防科委預研基金"軍用機敏複合材料的研究" 以及武漢工業大學"211"建設項目"生態化學建材"等課題的研究。其中三項得到省部級三等獎,兩項鑑定為國際領先,多項研究成果被用在工業生產與軍事裝備上。

複合材料首席教授 Francis Verpoort

Francis Verpoort ,1963年生於比利時,1996年在Ghent University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基於鎢催化劑的非均相烯烴複分解。1996年-1998年,在Ghent University任助理教授。1998年被Ghent University無機化學和物理化學系有機金屬及催化化學研究組聘為全職教授。2004年,他創立了Ghent University ViaCatt 公司並在2004-2008年擔任公司執行長,將活性高度可控的新型釕類金屬有機高效催化劑成功商業化。2008年,擔任《套用金屬有機化學》副主編。2011年,被聘用為武漢理工大學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教授,任有機金屬化合物和催化實驗室主任,同時擔任有序有機金屬化合物和催化中心(COMOC)主任,日前又被任命為比利時國家科學研究基礎國際合作委員會(CIS)專家。被任命為歐洲化學與分子協會的金屬有機化學的比利時代表、荷蘭催化劑和化學會議的董事會成員。

Francis Verpoort教授獲得了兩項榮譽學位並在許多大學中擔任客座教授,2010年,被比利時Albert 二世國王授予Leopold二世勳章,他的新型釕類“潛複分解催化功能材料”得到了廣泛的工業化套用。

Francis Verpoort教授發表了超過135篇科學論文,H-影響因子達到30,十多項全球專利被套用到工業中。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金屬材料的結構和機制、均相及非均相的催化劑、MOFs、水裂解、烯烴置換及其套用、CO2轉換、無機和有機聚合物等領域。

五、物流技術與裝備研究中心

港口物流裝備研究開發與成果產業化;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大型裝備製造設計諮詢;大型港口機械裝備及特種設備檢測服務。

負責人:物流工程學院副院長 胡吉全

武漢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教育部港口物流技術與裝備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物流工程學院副院長。兼任中國工程機械學會港口機械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近年來先後主持參加了1項國家西部交通建設重點項目、1項國家交通戰備軍工重點項目、1項湖北省科技重點項目。主持開發設計了多台套港口門座起重機和各類港口機械系列產品,年均科研經費150萬元。獲總後勤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交通部優秀教材二等獎、廣西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 主要研究方向為港口物流裝備的動態設計理論和方法、港口物流裝備及系統自動化

六丶船舶及動力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1、各類高性能船舶的開發、艦船自動化系統集成、艦船裝飾工程設計施工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研究;

2、船舶結構安全性研究、船舶性能研究、船舶柴油機推進系統集成設計關鍵技術研究;船舶推進軸系設計、振動計算分析、校中計算;

3、船舶企業信息化套用研究。

4、船舶性能試驗及檢測。

負責人: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院長 吳衛國教授

武漢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 楊建國教授

武漢南華高速船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緒明

武漢理工大學華東船舶設計研究院院長 劉益清

七、雲計算及物聯網技術研發中心

雲計算技術開發與套用、物聯網技術研發與套用

負責人:武漢理工大學教授 薛勝軍  

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印第安納普渡大學博士後。2007年被海聘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博導,高性武漢能計算學科學術帶頭人。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雲計算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交通運輸委員會公路運輸分委會副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委員,海軍艦船裝備技術保障專家,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電氣技術委員會委員,武漢理工大學期刊社副社長,《交通科技》雜誌社社長,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編委。科研方面:主持和參與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項目在內的國家級項目4項,主持和參與省部級和企業科研項目16項。其中獲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與三等獎各一項,獲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主編和參編《計算機組成原理》等教材6本(“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一本,江蘇省精品教材一本)。在國際、國內各類學術刊物與會議上發表文章90餘篇,其中有30餘篇論文已被國際三大檢索收錄。目前依託中央與地方共建的“高性能格線與並行計算實驗室”,從事計算機網路、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CSCW)和高性能計算方面的研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