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周恩來故居

武漢周恩來故居

武漢周恩來故居位於武漢大學校內。1938年“武漢抗戰”期間,為攜手共謀抗日大計,進行了國共合作,周恩來來到了當時國民政府抗戰臨時指揮部所在地武漢大學。當時周恩來和鄧穎超下榻“十八棟”27號,此住處為標準英式田園二層別墅,紅瓦青磚,地基開闊,庭前屋後被參天大樹環繞,通往山下的是幾條鋪滿落葉的石階小徑。

概述

武漢周恩來故居位於武漢大學校內。

 周恩來故居 周恩來故居
1938年“武漢抗戰”期間,為攜手共謀抗日大計,進行了國共合作,周恩來來到了當時國民政府抗戰臨時指揮部所在地武漢大學。當時周恩來和鄧穎超下榻“十八棟”27號,此住處為標準英式田園二層別墅,紅瓦青磚,地基開闊,庭前屋後被參天大樹環繞,通往山下的是幾條鋪滿落葉的石階小徑。別墅由兩個哥德式風格的拱形門棟分開,樓棟之間有一精緻花園。在此周恩來會見了斯諾、史沫特萊、斯特朗等國際友人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部分工作人員。周恩來住的二樓有3間房:一間會客室,一間臥室兼辦公室,另一小房為警衛人員居住。
2001年武漢大學周恩來故居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八棟

“所謂"十八棟",最早是指20世紀30年代初在珞珈山東南麓落成的18棟教授住宅,一年後又增建了4棟,總共達到22棟,抗戰期間又被侵華日軍拆毀了1棟,還剩下21棟,但習慣上仍一直以"十八棟"來泛指這一帶。”武漢大學檔案館館員、武大校史公共選修課任課老師吳驍告訴記者,至於21棟樓怎么變成了20棟,又怎么變成了今天的19棟他就不太清楚了,現在的編號是重新再編的。

故居逸事

“原國立武漢大學校長王世傑、王星拱,以及陳源、周鯁生、楊端六、劉秉麟、查謙、湯佩松等著名教授,都是入住"十八棟"最早的一批人。”自稱對“十八棟”歷史了解有限的吳驍,仍然向記者透露了不少信息。

周恩來故居1周恩來故居1
他還稱,在1938年的“武漢抗戰”時期,周恩來和郭沫若都曾在“十八棟”短暫居住過。
在吳驍看來,學校修建這“十八棟”的目的,就是為了“築巢引鳳”,用高禮遇將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吸引到武漢大學任教。這種做法在當時風靡了知識界,在周邊散步的一位老人告訴記者,能夠住進“十八棟”的人,在歷史和民族文化中都是舉足輕重的,很多有名的教授想住而不得。而吳驍則給我們講了兩個故事。
“著名西洋文學家和紅學家吳宓曾在武大執教,他當時也很想住進"十八棟"。論資歷,吳宓是當時全國僅有的45位教育部"部聘教授"之一,全武大也只有4位"部聘教授",足見其學術地位之高。但儘管如此,由於"十八棟"早已住滿,吳宓還是無法如願。當時,他曾在日記里寫道:“夫宓在武大,不能與一區仙山樓閣(十八棟)之貴家世臣,同居同樂,因而甚感不悅,最後還是離開了武大。”
“另一位是生物系的高尚蔭教授,他30年代就在"十八棟"居住過,1945年去美國研究病毒學,1947年回校後仍然想繼續住在"十八棟",由於沒有空房,他甚至向武大申請再蓋一棟房子,規格小一點都行。”據歷史資料顯示,武漢淪陷後,“十八棟”一度成為日寇的高級軍官住所,1946年武大從樂山遷回之後,“十八棟”曾安然無恙的迎接了另一個黃金時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