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書院

武昌書院又名兩湖書院、武昌兩湖書院。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清光緒十六年(1890)四月。總督張之洞創建於武昌營坊口左老天符廟都司湖畔,經費主要出自湘。鄂兩省茶商捐資。故名“兩湖書院”。

“書院”溯源

“書院” 是我國歷史上一種重要的教育組織形式,始見於唐代。它最初只是官方藏書、校書的地方,真正具有聚徒講學性質的書院,起源於廬山國學——著名的白鹿洞書院的前身。此後,許多書院相繼創建,包括知名度極高的嶽麓書院、應天府書院、蒿陽書院、石鼓書院和睢陽書院等。到了南宋,書院更是一片昌榮,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組織之嚴密,制度之完善,都是空前的,幾乎取代了官學,成為主要的教育機構。清初,統治者曾採取對書院抑制的政策,直至雍正十一年(1733)才令各省會設書院,屬官方性質。後發展到兩千餘所,數量大大超過前代。

書院歷史

武昌書院,清光緒十六年(1890)四月,總督張之洞創建於武昌營坊口左老天符廟都司湖畔,經費主要出自湘、鄂兩省茶商捐資,故名“兩湖書院”,專取兩湖士子入學肄業,每省員額兩百名,另為報答茶商資助,專錄商籍學生四十人。張之洞又將火星堂原經心書院併入,規模宏敞,講堂前有兩書庫分貯書籍,中有楚學祠以祀湖南、湖北兩省先賢,此外環置齋舍200間,以供學生住院肄業,另置齋舍間專供商籍生徒用,前稱南齋,後稱北齋,以天干地支編號;每齋10棟,每棟前為書房,後為寢室。書院前後有兩湖,“風廊月榭,荷紅藻綠,雅擅一城之勝”。

光緒二十九年(1903),武昌書院改為文高等學堂,亦稱兩湖大學堂。三十二年,張之洞又將其改為兩湖總師範學堂,分設仁、義、禮、智、信五齋。三十三年提學使黃紹箕在智、信兩齋添設理化專科。三十四年提學使高凌霨在禮齋內添設博物專科。現在原址內分別擴建成湖北藝術學院、武昌實驗國小、武漢四十五中學、湖北醫學院附屬醫院住院部等單位。

學科制度

光緒十七年,張之洞札令湖北、湖南兩省學使通飭各屬,選調才識出群、志行不苟的秀才各100名入學,因茶商捐助辦學,另收錄茶商子弟40名。課程分經學、史學、理學、文學四門,還可兼習有關科目,另設算學、經濟兩門為兼習課。每月朔日為官課,望日為分教師課,稱“朔課”、“望課”。

住院諸生月給膏火銀4兩,逢初一、十五考課,均有獎賞,“惟草率謬妄者不給”。武昌書院不設山長,而設提調一人主管,監院二人副之。後改提調為院長,以梁鼎芬充任,繼任者有蒯光典、王同愈、黃紹箕等。每月官、師二課,都嚴於考核,學生成績提高很快。光緒十九年鄉試時,該院肄業生中試者達23人之多。二十二年仿學堂辦法進行改革,月課改為日課,分經、史、輿地、算學四門,後又增設格致、兵法、體操等課。諸生按日上堂聽課作筆記,分教按日查齋,嚴格管理。每學期大考一次,張之洞親臨主持。後改選調製為招考錄取制,保證了生源質量。學制5年,合格者擇優咨送請獎錄用,不合格者令其歸家。有一部分優秀學生還由官費送出國深造。

名師教學

各課延聘名師分教,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書法家楊守敬、數學家和翻譯家華蘅芳、音韻學家沈勇植以及易順鼎、楊銳、汪康年、姚晉圻、周樹模、陳三立、屠寄、鄒代鉤等名流都曾任教該院。

人才培養

兩湖書院自成立至1902年止的12年中,造就了大批人才,據光緒34年(1908)至宣統2年(1910)間湖廣總督咨報學部對曾在兩湖書院肄業過的64人作跟蹤調查的結果:64人中後留學的有30人(其中留日24人、留美2人、留歐4人);留學期間學習的專業分別是,學教育的7人,學軍事、警察的7人,學工業的2人,學法商的9人,其餘5人不知所學。64人中後來服務於教育界的47人,參加革命的14人(詹才學、黃興等),從政者3人。在教育界任職的47人中,擔任學堂監督與堂長者12人,教文史的11人,教數理化的10人,教農學和工學的3人,教其它的11人。

1903年,兩湖書院改為文高等學堂,亦稱兩湖大學堂。1906年,張之洞又撥款四萬三千兩,再為“兩湖總師範學堂”,附設初等、高等國小各一,作為學生實習之處所。學堂規模也進一步擴大,計畫招生1200名,實招700多名。與書院相比,學堂制是逐漸與西方學制接軌的過渡形式。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1889-1971)即為該學堂的畢業生。

自立軍領導人唐才常、辛亥革命領袖黃興等都曾是兩湖書院學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