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交會

武交會

(北京)國際武術文化交流大會簡稱“武交會”

理念

“中國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因此弘揚武術文化至關重要。武術源於中國,屬於世界。

民族精神

武術是思想與肢體語言的結合、是藝術與美學的結合、是力量與技能的結合,是一項開發人大腦和肢體相互協調發揮的運動,是一門提振全人類精神意志的科學技術,武術的振興可以提升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

主承辦單位:

主辦單位:中國武術協會

支持單位:北京武術院、北京市體育競賽管理中心

承辦單位:全球功夫網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少林武術學校、中華國際太極拳聯合會、山東太極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北京市昌平區體育場館管理中心

形象大使

六小齡童 六小齡童

國際功夫大會開幕 六小齡童任形象大使

競賽日期和地點

2014年 7月 25 日 -- 30日 北京昌平體育館

2014年 7月26 日上午 9:00: 北京國際武術文化交流大會開幕式

媒體支持

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東方衛視、廣東體育台、鳳凰衛視、河南電視台、美國探索頻道、山東電視台、當代健康報、中國體育報、中國教育報、北京電視台、亞澳電視台、全球功夫網、全球創業網、全球功夫雜誌、美國功夫雜誌、新浪網、搜狐網、優酷網、雅虎網、中華武術雜誌、少林與太極雜誌、神州雜誌社、武魂雜誌、武當雜誌、拳擊與格鬥雜誌以及各省市電視台、報紙等媒體將全程追蹤報導本次盛會。全球電視台全程直播開幕式與比賽盛況。

籌備情況

武交會 武交會

“金沂蒙·廣星杯”2014第四屆北京國際武術文化交流大會暨“全球功夫網杯”第三屆國際功夫交流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的領導和嘉賓有:聯合國友好使者、中國武協副主席、國際功夫聯合會主席、2014第四屆北京國際武術文化交流大會暨第三屆國際功夫交流大會組委會主席傅彪先生,原中國武協副主席吳彬先生,原中國武協副主席張山先生,俄羅斯外交官巴爾明先生,美國武術界代表馬蠟女士,中華國際太極拳聯合會會長李寶廷先生,原中國武術協會社會部副主任、第四屆武交會組委會秘書長劉普雷先生,塞爾維亞外長辦公室主任尼古拉約卡諾奇先生,衣索比亞外交部辦公室主任阿薩伊·阿里馬耶·迪傑尼先生,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秘書長、神州雜誌社社長趙煥軍先生,山東濟南報業集團總編輯、山東通俗文藝研究會會長崔齊東先生,坦尚尼亞外交部二級秘書梅達爾德先生,古巴武術界代表安東尼先生,四川省武術協會巴蜀武術研究會會長黃天才先生,金沂蒙集團總經理徐文峰先生,韓中發展促進協會中國代表卞敬洙先生,中國教育電視台新聞中心主任田立先生,第四屆武交會套路總裁判長邢登江先生,第四屆武交會散打總裁判長張興正先生,辛巴威國家武術協會特別代表查理先生,伊朗功夫聯合會代表Ameri先生,中國散打王、全運會散打冠軍青格樂先生,國際功夫聯合會副秘書長阿謝力先生,國家級運動健將、“火狼王”戴雙海先生,國家級運動健將、世界自由搏擊錦標賽冠軍楊建平先生,中國女子MMA第一人、搏擊名將唐金女士,北京三寶葫蘆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卡亞先生,北京北方百富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郝東來先生,成都市武侯區政協委員、成都市武侯區武術協會秘書長閆建強先生,智利武術界代表阿諾先生,委內瑞拉武術界代表丹尼爾先生等來自美、英、俄、法、德、澳國使館官員及武術界代表等。

規模

以“武術源於中國,屬於世界”為宗旨的“金沂蒙·廣星杯”2014第四屆北京國際武術文化交流大會上周末在北京昌平體育館開幕。

在開幕式上,中國武協主席、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高小軍先生致辭說,武術源於中國,屬於世界;屬於體育,高於體育。武術是思想與肢體語言的結合、是藝術與美學的結合、是力量與技能的結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全體武術人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

本屆武交會由中國武術協會主辦,北京武術院、北京市體育競賽管理中心支持,國際功夫聯合會、全球功夫網、北京少林武術學校、中華太極拳聯合會、山東太極文化旅遊開發公司承辦,昌平區回龍觀地區辦事處、昌平區體育場館管理中心協辦。

大會設定了武術套路比賽、散打比賽、跆拳道比賽、太極推手比賽、摔跤以及各種民間傳統武術項目,吸引了來自美國、英國、俄羅斯、德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義大利、烏克蘭、韓國、巴西等60多個國家、國內31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台地區的300多支代表隊,近萬名運動員報名參賽。

比賽規程

五、競賽規程

(一)競賽分組:

1、套路年齡分組:

A組:7周歲以下 B組: 8歲-11歲 C組:12歲-15歲 D組:16歲-20歲

E組:21歲-25歲 F組:26歲-30歲 G組:31歲-35歲 H組:36歲-40歲

I組:41歲-45歲 J組:46歲-50歲 K組:51歲-55歲 L組:56歲-60歲

M組:61歲-65歲 N組:66歲-70歲 P組:71歲以上

2、散打年齡分組:

少年組:年齡15-17(2000年7月1日-1997年7月1日)

青年組:年齡18-22(1996年7月1日-1992年7月1日)

成年組:年齡23歲以上(1991年7月1日以前出生)

(二)競賽項目、級別分類:

1、套路競賽項目

2、功夫、散打級別

(1)48公斤級(≤48公斤,含48公斤)

(2)52公斤級(>48公斤--≤52公斤)

(3)56公斤級(>52公斤--≤56公斤)

(4)60公斤級(>56公斤--≤60公斤)

(5)65公斤級(>60公斤--≤65公斤)

(6)70公斤級(>65公斤--≤70公斤)

(7)75公斤級(>70公斤--≤75公斤)

(8)80公斤級(>75公斤--≤80公斤)

(9)85公斤級(>80公斤--≤85公斤)

(10)90公斤級(>85公斤--≤90公斤)

(11)95公斤級(>90公斤--≤95公斤)

(12)100公斤級(>95公斤--≤100公斤)

(13)100公斤以上級(>100公斤以上)

3、跆拳道年齡分組及競賽內容

(1)品勢個人比賽:分男、女組別

1)有級者(男、女):2007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

2)有品者(男、女):2007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

(每3歲為一個年齡段,每個年齡段若干小組)

各組別不滿兩人,取消比賽或晉級下一級別比賽。

(2)競技比賽:分男、女組別;每一年齡設若干小組,稱體重時現場排組,各小組冠亞軍憑證書參加王中王比賽。

1983年以後出生太極六章太極八章平原十進

以動作的準確度(視線、重心的移動、喊聲氣勢、禮儀、姿勢)、完成度(力度的強弱、速度的緩急、動作的協調、呼吸)來決定名次。

(4)競技

1.競技比賽採取單敗淘汰賽,比賽共兩局,每局比賽1分30秒,局間休息30秒 。

2.按照中國跆拳道協會最新評分標準

3.競技比賽級別 :

2005年及以後出生者:

男子:20kg以下 20-23kg 23-26kg 26-29kg 29kg以上

女子:18kg以下 18-21kg 21-24kg 24-27kg 27kg以上

2004-2003年出生者:

男子:22kg以下 22-25kg 25-28kg 28-31kg 31-34kg 34kg以上

女子:20kg以下 20-23kg 23-26kg 26-29kg 29-32kg 32kg以上

2002-2001年出生者:

男子:30kg以下 30-33kg 33-35kg 35-38kg 38-41kg 41-44kg 44kg以上

女子:28kg以下 28-31kg 31-33kg 33-36kg 36-39kg 39-43kg 43kg以上

2000-1999年出生者:

男子:35kg以下 35-38kg 38-42kg 42-45kg 45-48kg 48-51kg 51kg以上

女子:32kg以下 32-35kg 35-39kg 39-41kg 41-44kg 44-48kg 48kg以上

1998-1996年出生者:

男子:45kg以下 45-49kg 50-53kg 54-57kg 58-61kg 62-65kg 65kg以上

女子:40kg以下 40-44kg 45-48kg 49-52kg 53-56kg 57-60kg 60kg以上

1995年及以前出生者:

男子:48kg以下 49-52kg 53-56kg 57-60kg 61-64kg 65-68kg 69-71kg 71kg以上

女子:42kg以下 42-46kg 47-50kg 51-54kg 55-58kg 59-62kg 63-66kg 66kg以上

六、競賽辦法及規則

(一)套路競賽規則

1、本屆各項比賽為單項個人賽和集體賽;

2、套路比賽採用國家體委審定的《1996年武術套路競賽規則》;

3、傳統套路及自選套路比賽時間2分鐘以內完成。

4、太極拳比賽時間6分鐘以內完成,太極器械4分鐘以內完成。

5、功夫技擊:

執行國際功夫聯合會制定的《中國功夫技擊比賽規則》。運動員必須佩戴護頭、護襠、護齒、拳套進行比賽,比賽採用站立攻防與地面攻防相結合的形式,雙方運動員均須採用功夫技擊術互相攻防,鼓勵使用騰空側踹、騰空旋踢等難度動作。地面攻防階段為10秒,只允許使用鎖技。具體技術和裁判方法詳見《中國功夫技擊比賽規則》。

6、散打:採用2012年最新散打規則。

7、功夫技擊比賽和散打比賽均採取單敗淘汰制。

8、每場比賽2分鐘,局間休息1分鐘。

(二)跆拳道競賽規則

1、組委會負責提供國技院指定的比賽用墊、頭盔、護胸

2、參賽運動員自行準備並必須穿著道服、護襠、護臂、護腿等,

3、所有比賽不得出現替賽,一經發現,取消比賽成績,費用不退。

4、對比賽結果需要抗訴的單位,必須由領隊和教練同時提出,並且只允許領隊和教練出面,抗訴費1500元/項。

5、參賽辦法及要求

(1)單位組隊可掛企事業單位名稱,每隊可報領隊、教練、醫生各一名。

(2)各隊參賽人數、參賽項目不限。凡是每隊報名超過20人以上者可報裁判員一名,隨隊裁判員服從組委會安排,大會只負責食宿不報銷路費及其它費用。

(3)參加套路比賽的運動員不能兼報散打比賽,反之相同。

(4)集體項目參賽人數不得少於8人。

七、名次錄取與獎勵

(1)各項目按組別錄取前八名(不足八人者減二錄取)

(2)大會設武術貢獻獎:按照參賽隊的人數多少,錄取前三名(第一名獎金3000元、第二名獎金2000元、第三名獎金1000元)優秀獎10名獎金500元頒發獎盃及證書。

(3)設體育道德風尚獎、優秀裁判員獎,優秀教練員獎頒發獎盃及證書。

武交會 武交會

(4)大會按照參賽運動員年齡最長者設壽星獎一個,年齡最小者設童星獎一個,頒發獎盃證書及獎金1000元。

八、注意事項:

1、比賽開始前一天稱量體重,體重不符且不能在規定時間內達到報名級別體重要求的,允許領隊以書面形式申請調級,否則不允許參加比賽。

2、各運動員必須自備的護具有:護齒、護襠。

3、運動員必須加強安全意識,遵守大會秩序。凡違反安全規定或干擾大會秩序的,取消比賽資格和名次。

4、職業運動員和註冊運動員參賽的,必須提交聲明並出示相關材料,否則不允許參賽。

5、運動員必須有保險和醫院體檢報告,報到時提交大會。醫院體檢證明時限必須為比賽開始前2個月內(體檢報告中應有心電圖、腦電圖)。如果運動員沒有醫院證明和保險,大會有權取消其比賽資格,所交費用一律不予退還。

6、對比賽結果有爭議的,需在比賽結果出來後15分鐘內書面向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交納仲裁費用,申訴失敗不予退費。仲裁結果不影響裁判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