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步態
人類的步行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它的根本目的是從一處安全有效地轉移到另一處。
步行需要全身肌肉的參與,包括人體重心移位,骨盆傾斜旋轉,髖、膝、踝關節伸屈及內外旋等,使人體位移的一種複雜的隨意運動。
步態則是人類步行的行為特徵,涉及行為習慣、職業、教育、年齡及性別等因素,也受到多種疾病的影響。
步態分析
簡介
現代測量技術的發展使我們有可能對人類行走時身體各部分,特別是下肢的運動和受力情況進行動態的數量化分析,這項工作逐漸發展,並被定名為步態分析(Gait Analysis)。步態分析是研究步行規律的檢查方法,旨在對人體行走方式進行客觀記錄並對步行功能進行系統評價,是康複評定的重要組成部分。
分類
步態分析可分為定性法(目測分析法)和定量法(儀器分析法)兩種。
定性分析通常指的是目測步態分析,即通過目測的方法觀察病人的行走過程,然後根據所得印象或按照一定觀察項目逐項評價的結果,得出初步分析結論。目測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觀察時需從側、前、後3個方向分別觀察患者行走時各關節、肌肉、骨盆的運動情況及全身姿勢的協調性狀況。這種類型的步態分析無法提供量化信息,並且由於人類步行的速度和複雜化等原因,有很多局限性。
定量分析在國內已逐步套用於臨床及科研,為客觀評定提供了一種精確有效的手段;可對步態分析的基礎參數(步速、步頻、步長)、時相與周期、站立相力矩及下肢關節角度等多種步態指標進行定量分析,指導步態訓練。
![步態分析系統](/img/5/4c7/wZwpmL1YTN2UTN2kDN2Yj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Q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目前多採用節段性運動測定,即針對特定關節或運動中心的三維動態分析。獲得步行時關節各方向活動角度的動態變化及其與步行時相間的關係。常用的分析方式為:足底壓力測量法。它是步態分析、臨床足疾診療和運動鞋設計等領域最重要的套用技術, 也是生物力學研究的得力工具。其發展歷經足印技術、足底壓力掃描技術、壓力板與測力台技術、壓力鞋與鞋墊技術。足底壓力測量法可研究行走、跑步、縱跳等動作的足著地緩衝、全腳支撐、前足蹬伸、足趾離地等各個階段的時間特點、受力特點、壓力中心移動特點等,是精確研究步態表現的理想工具,可廣泛用於科研、臨床等領域的步態規律特徵。
矯形鞋
![矯形鞋](/img/c/88a/wZwpmLzQTM0cTNzMTN2Yj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zU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矯形鞋是以矯正足部變形、分散足部壓力和減輕疼痛症狀等為目的而製作的矯治足部疾患的特殊鞋,也可稱為鞋形矯形器。
矯形鞋的作用是改善患者站立、步行時足部的受力狀態或免荷,消除疼痛,防止畸形,矯正足部的功能性變形,為永久性畸形患者提供支撐,以達到平衡。適用於各種疾病引起的內翻足、外翻足、馬蹄足、足下垂、扁平足、弓形足及跟骨骨刺、距下關節強直、踝關節炎、拇趾外翻、足部骨折、足部缺損、足底筋膜炎等。
矯形鞋墊
![矯形鞋墊](/img/6/5f4/wZwpmL1QzM2czM4kDN2Yj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Q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根據足部生物力學設計,以EVA材質製成,環保且不易變形。矯形鞋墊以正常人的常模製造﹝即依據正常的人體力學結構製造﹞,為足部提供舒適且支撐力夠的支撐。
個性化矯形鞋墊
根據不同足弓、前掌舒適需求,穩定性需求等製作的各種標準型號的立體鞋墊,調節由於足運動偏轉和不對稱運動引起的下肢鏈負載過大,可緩解足部和下肢肌肉疲勞、酸痛等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