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縣人民政府關於2008年秋季農業工作的意見

一是搞好煙水配套工程建設。 三是搞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 二是認真抓好農業適用技術培訓和示範點建設,提高秋種規範化程度。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工作部門:
認真做好秋種工作,是確保順利完成全年農業工作目標的關鍵,是為來年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措施。根據全市秋種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就如何做好今年秋季農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工作思路和目標任務
(一)總體要求:
(二)工作思路:搶抓機遇,積極發展茶葉、野木瓜、方竹筍,以白芨為主的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大種油菜,增加蔬菜、洋芋、雜糧種植面積,適度減少小麥種植面積,實現穩糧、增油、增菜、增肥、增收目標。進一步挖掘科技增收潛力,立足最佳化結構和多種增收,實現秋種工作四個突破。一是圍繞龍頭企業建設優質農產品基地,積極發展訂單生產,在發展現代農業示範上有新突破;二是抓好優良模式組裝配套,作好布局調整,抓好煙菜、茶椒、糧經、薯玉等種植模式推廣,在提高“水改旱”效益上有新突破;三是立足種足種好,提高複種指數和種植質量,加大寬廂寬頻、稻田免耕栽培和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在規範化種植水平上有新突破;四是加大土地合理流轉,杜絕耕地撂荒,在扶持大戶規模化經營上有新突破。
(三)主要任務目標:
1、秋種。夏糧種植面積52.5萬畝,計畫產量11.2萬噸,比上年增加2.5萬噸,增長29.4%,其中:小麥面積6.5萬畝;洋芋面積35萬畝(其中秋洋芋5萬畝);雜糧面積11萬畝。油菜種植面積23.5萬畝,產量2.5萬噸,比上年增63%。蔬菜種植面積15萬畝,比上年增加3萬畝。綠肥種植面積5萬畝。飼草種植面積2萬畝。機耕面積5萬畝,機收面積0.5萬畝,水改旱面積12萬畝。
2、農業產業化建設。一是基地建設。新建生態高標準茶園3.5萬畝,補植補造茶園0.5萬畝,白芨0.2萬畝,商品蔬菜10萬畝;管護好現有野木瓜;規劃優質烤菸基地9萬畝,人工種草2萬畝。二是加工企業改造升級。吐香茶業公司改擴建工程動工,力爭方竹筍公司、桴焉茶業公司改擴建項目評估審批;2-3家加工企業通過QS認證;2-3家企業獲市級龍頭企業認定。三是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對已成立的3家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運作做好服務和指導工作,新發展專業合作組織2-3家,認真抓好招商引資和品牌推介工作,打造寬鬆的投資環境,力爭3-5個農業項目招商成功。
3、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一是搞好煙水配套工程建設。實施14個鄉鎮13個項目點,投入資金5196萬,確保6.4萬畝煙水配套灌溉工程計畫目標的完成。二是搞好水利設施建設。投入550萬元,實施好“五匯、啞門”病險水庫治理工程,確保灌區5000畝冬春季用水;投資2545.44萬元,實施好18個鄉鎮38個項目點的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切實解決農村6.45萬人的飲水安全。三是搞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投資120萬元改造馬溪河19.1公里引水渠道。四是抓好“三小”水利工程,投資70萬元,改造梅林鎮石門坎水庫渠道6.19公里,儉坪鄉張家灣引水渠道2.45公里,改善灌溉面積1538畝。五是按照新階段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的原則,利用財政扶貧資金104萬元,修建省定標準30 M3小水池520口。六是實施好農田基本建設。切實搞好中觀、和溪、流渡、班竹、碧峰、鳳儀、桴焉7個鄉鎮土地整治520畝;在瑞溪搞好石漠化治理354畝。實施08年度農業綜合開發新州鎮老城項目,總投資410萬元,改造中低產田(土)6500畝通過項目的實施,努力提高區域內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施174公里鄉村公路、15000口農村沼氣池、1200戶沼畜示範戶建設工程。
二、主要措施
(一)加大宣傳力度,形成齊心合力抓秋種的良好氛圍
各級各部門把宣傳工作放在整個秋種工作的首位,制定相關方案,落實具體措施,立足早安排、早宣傳,早發動爭取主動,充分調動農民民眾和廣大幹部、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利用宣傳車、標語、廣播、電視等宣傳工具和媒體,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形成全社會齊心合力,共抓秋種的良好氛圍。
(二)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環節,確保秋種工作取得階段成效
1、著力抓好稻田開溝排水,打好秋種第一仗。稻田開溝排水是確保秋種種得足、種得好的關鍵。各級各部門要早安排、早發動,切實把稻田開溝排水作為秋種工作的大事來抓,重點放在壩區、公路沿線和歷年開溝排水抓得不到位的地方,及時開好邊溝、十字溝,挖深溝、通溝,集中連片抓好開溝排水工作,杜絕谷樁田和成片泡冬田越冬。稻田開溝排水在水稻乳熟期就開始著手,突破難點、重點,特別是城鎮周邊,徹底消滅和解決秋種工作“燈下黑”的問題。
2、搶抓季節,適時播種移栽。要求9月中旬前重點抓好稻田開溝排水曬田,9月25日前全面完成油菜育苗;10月底完成油菜移栽工作;11月上旬重點抓好小麥播種和秋種掃尾工作。
3、切實抓好科技增收工程。一是認真組織實施好科技增收工程,抓好12萬畝水改旱、10萬畝優質油菜、10萬畝優質蔬菜、6萬畝脫毒馬鈴薯、8萬畝旱地寬廂寬頻、2萬畝優質牧草。重點抓好12萬畝水改旱工程,對三年兩不收的望天田、高榜田,特別是缺水壩區稻田下決心走“水改旱”的路子,做到“一改不回頭”,改變傳統的抗災救災模式為防災避災方式,確保糧食生產安全。二是認真抓好農業適用技術培訓和示範點建設,提高秋種規範化程度。縣有關部門要加大農業適用技術的培訓指導工作,重點幫助技術力量薄弱、科技推廣套用差的鄉鎮辦好示範點、做好田間指導,縣鄉鎮村三級要認真辦好洋芋免耕、麥套煙、種草配套養畜、“水改旱”、寬廂寬頻等示範點,縣辦點1000畝,農辦、農業局各辦點500畝,鄉鎮辦點500畝,村辦點200畝,示範點要掛牌定界公示,明確辦點單位和責任人。努力提高秋種質量。大力推廣免耕栽培技術,切實抓好增擴種工作,避免農村勞動力不足造成土地閒置。三是切實做好秋種的服務工作:供銷、農業部門要抓好化肥、種子、農藥的調運供應,確保秋種需要;農技部門要組織技術幹部深入農村,田間地頭,抓好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農機部門要組織好農用機械下田作業,幫助農民搶收搶耕,推進機械化作業進程,提高生產效益;財政、金融部門支農資金要及時發放到位,特別是農村信用社要組織好貸款發放,幫助農民解決好購買良種、化肥等資金困難;工商、技術監督、物價部門抓好農資市場的清理整頓,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穩定農資價格,確保農用物資安全,保護農民利益。
4、切實抓好秋季畜禽防疫工作。嚴格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的防疫工作責任制,做到防疫工作“五不漏”,實現畜禽免疫達100%,杜絕因防疫不到位而發生疫情。
(三)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抓好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為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奠定基礎
繼續圍繞市委、市政府“五個產業帶”和“六個一百工程”目標,認真規劃和實施好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鄉鎮抓好農作物的布局調整和茬口銜接,做好“麥包苕”、“芋包苕”、“麥套椒”、“麥套煙”、“綠肥煙”、寬廂寬頻套作、引芋入田、空閒田土種植牧草等布局。重點抓好10萬畝優質高產油菜,10萬畝優質蔬菜基地建設,努力建設一批優質高產的農產品示範基地,拓展農民增收空間,穩定提高農民收入。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應與訂單農業相結合,提高訂單種植面積。
(四)積極主動探索,認真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村土地依法流轉
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村土地依法流轉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適度轉移農村勞動力,有利於形成少數人種多數人的地,擴大人均生產面積,有利於規模化種植,有利於標準化生產,有利於新技術的推廣套用,有利於農業機械化的套用。堅持“自願、有償、依法、規範”的原則,大力引導農民按照市場機制進行土地使用權依法流轉,將土地經營權以資本的方式投入到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創新現代農業經營機制,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五)做到統籌兼顧,抓好今冬明春農業基礎建設,努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各鄉鎮在抓好秋種工作的同時,要注意統籌兼顧、合理安排,把今冬明春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納入重要工作內容。一要抓好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二要強化農村“三小”工程、飲水安全、煙水工程、病險水庫的規劃和治理力度。三是抓好林地林權紛紛調處、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造竹工程的組織實施及林權制度掃尾驗收工作。四是要抓好農村清潔能源建設,加大沼氣池組織實施力度,確保完成1.5萬口建設目標,同時要認真抓好“三沼”綜合利用的示範推廣,提高沼氣池的綜合利用率。
(六)落實惠農政策,調動農民積極性
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支農惠農政策。各鄉鎮要精心組織,規範操作,抓好落實,做到政策宣傳到戶、面積落實到戶、技術服務到戶、補貼兌現到戶,確保農民足額享受國家優惠政策。
(七)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目標管理
各鄉鎮要進一步提高對秋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把秋種工作作為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來抓,組織相關力量成立秋種工作組,切實加強對秋種工作的領導。要把秋種指導性計畫逐級分解,責任到人,實行目標管理和責任追究制度,縣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要強化督促檢查工作,建立定期通報制度,特別是對工作落實不夠、進展緩慢的要進行重點督查,確保高質量、高標準完成秋種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在9月中旬、10月上旬、11月初分三次進行督查,對領導重視工作不力,被通報批評的,取消本年度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綜合評獎資格。
二〇〇八年九月三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