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梵語奢摩他Samatha;“觀”,梵語毗缽舍那Vipasyana。即是禪定、智慧二學,是修學一切佛法的根本。簡言之“止”是使心念集中於所觀察的對象,而不分散,也被稱為“寧謐的開展”,而且由此而達到身心“輕安”之境。《寶雲經》釋“奢摩他”為“心一境性”──心專注於一境。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五說:“依定住心說名為止”。“觀”則是在“止”的基礎上以智慧思維抉擇真理,修習止觀正足以破除眾生的煩惱障(我執)及所知障(法執)。故其乃是一切大小乘修行方法的根本。
《習定管窺》曾說:“所謂‘觀’,便是依修‘止’所得身心輕安的境界為基礎,以智慧深入觀察定中生起(所思維對象)的影像。”又云:“若修‘止’未成,身心未能生起調暢自在、遠離煩惱的感覺,縱然以觀慧思維抉擇事理,亦不名修‘觀’,只能稱為‘毗缽舍那相應作意’,即是相似於觀的思維活動而已。修行人必須修止成功,獲得輕安後,以觀慧思維抉擇,才是真實妙觀。”由此可見,禪修之道始於修止。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佛陀的教導當中,也有提到各種修定的方式。佛陀在開悟之前,也曾跟隨瑜伽行者,學習過八種心靈高度專注的境界。終其一生,佛陀始終沒有間斷地繼續修定。佛教的大小乘經典、戒律,都描述釋迦牟尼的禪定功夫獨步千秋,雄視百代,能隨意出入於任何一種禪定境界。他說法時常常入定,並表現出種種神通、變化。所以在《圓覺經》說:“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
止觀之修行追求一切事物的至高真理,追求人與宇宙的統一,最終達到最終的真理-----涅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