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汗

止汗為中醫治法名,是對出汗症狀的治療,出汗可單獨表現為一種疾病,亦可是其他疾病的伴發症狀,治療時,要分清虛實,標本兼顧。

基本信息

概念

運用具有止汗作用的藥物治療汗證的方法。

解讀

出汗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人體的汗出具有潤澤肌膚、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的作用。如天氣炎熱、穿衣蓋被過暖、渴飲熱湯、勞動奔走及運動之後出現一時的汗多,並無不舒適的感覺;或外感之後服發散之藥,使邪隨汗解等均屬正常生理性出汗。

病理性出汗可表現為汗液外泄過多,或汗出時間、部位、顏色及出汗形式的異常,一般分為自汗、盜汗、脫汗、戰汗、黃汗等。

止汗是運用具有止汗作用的藥物對汗出過多進行治療的治法,止汗藥物味多酸澀,性溫或平,主入肺、脾、腎、大腸經。有斂耗散、固滑脫之功。即陳藏器所謂:“澀可固脫。”李時珍所謂:“脫則散而不收,故用酸澀藥,以斂其耗散”之意。因而本類藥物具有固表止汗作用。

中醫套用

1、常用止汗中藥

(1)麻黃根:甘、微澀,平。歸肺經。固表止汗。煎服,3~9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有表邪者忌用。

(2)浮小麥:甘,涼。歸心經。固表止汗,益氣,除熱。煎服,15~30g;研末服,3~5g。

使用注意:表邪汗出者忌用。

(3)糯稻根須:甘,平。歸心,肝經。固表止汗,益胃生津,退虛熱。煎服,15~30g。

2、常用止汗方劑

(1)牡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黃芪、麻黃根、牡蠣。

用法:上三味為粗散。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小麥百餘粒(30g),同煎至八分,去渣熱服,日二服,不拘時候(現代用法:為粗散,每服9g,加小麥30g,水煎溫服;亦作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加小麥30g,水煎溫服)。

功用:斂陰止汗,益氣固表。

主治:體虛自汗、盜汗證。常自汗出,夜臥更甚,心悸驚惕,短氣煩倦,舌淡紅,脈細弱。

3、針灸止汗

(1)選穴:大椎、合谷、復溜、足三里。

功效:益氣通陽,固表止汗。

主治:衛陽不足之自汗,症見汗自出而惡風寒,肢體不溫,神疲乏力,易感風邪,舌淡苔白,脈浮虛軟。

(2)選穴:陰郄、太溪。

功效:滋陰瀉火,固表止汗。

主治:陰虛火擾,盜汗發熱,面赤心煩,口乾唇燥,便難溲赤,舌紅脈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