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節日
創作背景
中國節日,廣義上指中國民間相傳的紀念日、歡慶日和被中國承認的國際通用節日等;狹義上有《中國節日》一書。 節日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樞紐,是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載體。歷經千百年歲月滄桑的傳統節日,更是一個民族成熟文明的縮影,它既體現著人與自然的關係,又反映著現實的人與人的聯繫。以中國節日而言,它既是中國人長期不懈地探索自然規律的產物,包含著大量科學的天文、氣象和物候知識,也是中華文明的哲學思想、審美意識和道德倫理在民俗風情上的集中體現。我們的先人綜合太陽和月亮與人和自然的關係來確定節日的時間,可以說是最好地體現人與自然的關係。千百年來,節日民俗給中國人一種井然有序時間節奏、熱鬧而不失尺度的空間分布。雖然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度,老百姓也以一種勤勉、節儉的方式過著自己的日子,但庸常的世俗生活因為有了熱鬧的節日,才構成中國老百姓完整的人生時間,使人生因充滿著期待、愉悅而顯得非同尋常。中國傳統節日大抵起源於先秦時代,而定型於兩漢時期,如元旦、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陽等,到了兩漢大都基本定型。這不僅是因為“漢承秦制”,更重要的是國家的統一,社會出現了各種節日風俗得以定型的土壤和條件。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歷經隋唐到宋,中國傳統節日經歷了它的變異和調整,宗教的滲透、民族的融合、社會心理的失常,為中國節日風俗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元素。人們在傳統節日中的直接參與、親身體驗變成了間接參與、間接體驗。再加上受商業利潤最大化因素的制約,這原初本真的充滿人性之美的節日內涵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現代媒介在利益驅使下所製造出來的複製化、模式化、批量化、類像化、平面化和普及化的“人工狂歡節”。當技術作為人的延伸獨立於人後,產生的異化力量,使得包括傳統節日在內的民俗文化逐漸變異直至消失或遠離最初的人類本真。
作者簡介
潘月劍詞 孟慶雲曲 金磊鑫唱
歌詞內容
合著快樂節拍 唱起友愛歌謠
約上新老朋友 走過水長山高
同一個家園 同一個心跳
用我心牽你手 一起向著快樂奔跑
啊…讓友誼的火 盡情燃燒
讓愛的光芒 永遠閃耀
啊…來吧來吧 來吧我的朋友
歡樂的節日裡 讓我們高唱自豪
相互加油喝彩 你我彼此需要
快樂發自內心 青春才不會老
美麗的夢想 溫暖的懷抱
用真心祝朋友 臉上永遠綻開微笑
啊…讓友誼的火 盡情燃燒
讓愛的光芒 永遠閃耀
啊…來吧來吧 來吧我的朋友
歡樂的節日裡 讓我們高唱自豪
合著快樂節拍 唱起友愛歌謠
約上新老朋友 走過水長山高
歡樂的節日裡 讓我們舉杯再相邀
歡樂節日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