歔欷

歔欷

歔欷,漢語辭彙。 拼音:xū xī 釋義:指悲泣;嘆息等。

詞目

歔欷

拼音

xū xī

基本解釋

[the sound of sorrows and sobs] 哀嘆抽泣聲。

歔欷流涕。——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引證解釋

指悲泣;抽噎;嘆息。

《楚辭·離騷》:“曾歔欷余鬱邑兮,哀朕時之不當。”

漢 蔡琰 《悲憤詩》:“觀者皆歔欷,行路亦嗚咽。”

晉 盧諶 《贈劉琨一首並書》:“亦奚必臨路而後長號,睹絲而後歔欷哉。”

《晉書·后妃傳·左貴嬪》:“奔者填衢,赴者塞庭,哀慟雷駭,流淚雨零。歔欷不已,若喪所生。”

《新唐書·劉祥道傳》:“稍遷司刑太常伯。每覆大獄,必歔欷累嘆。”

宋司馬光 《論橫山疏》:“長老至今言之,猶歔欷酸鼻。”

宋 王安石 《祭歐陽文忠公文》:“然天下之無賢不肖,且猶為涕泣而歔欷。而況朝士大夫、平昔游從,又予心之所嚮慕而瞻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