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佛教聯盟

歐洲佛教聯盟(簡稱歐佛聯)每年召開一次大會,1976年在奧地利召開第二屆大會,匈牙利和瑞典的佛教組織被接納為成員。 1986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召開第十一屆大會,會議宣稱:"聯盟的基本原則仍是促進歐洲的佛教團體之間的理解和交流。 1988年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召開國際佛教徒大會暨第十三屆歐佛聯大會,會議主題是:"今天西方文化的佛教。

歐洲佛教聯盟1975年10月由法國、西德、北愛爾蘭、奧地利和瑞士等國的佛教組織在巴黎發起成立,其宗旨是在成員國中"保持友好關係,交換情況、互相贊助和弘揚佛教",參加國際宗教會議,翻譯佛經,出版佛教通俗讀物。法國佛教聯盟主席阿諾德(ARNOLD)當選為首屆主席。歐洲佛教聯盟(簡稱歐佛聯)每年召開一次大會,1976年在奧地利召開第二屆大會,匈牙利和瑞典的佛教組織被接納為成員。1986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召開第十一屆大會,會議宣稱:"聯盟的基本原則仍是促進歐洲的佛教團體之間的理解和交流。"1987年聯盟在荷蘭召開第十二屆大會,主席布魯諾.波梯格力底表示:"我們生活在一個工業社會和基督教文化的地區,就這一點來看,我們不能停止佛教活動。我注意到不少佛教徒對此表現了極大的關心,熱情地重新與基督教會修好,這不是沖淡事實,而是同情佛教的教法。"會上義大利、西德等國提出修改歐佛聯章程的提案。1988年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召開國際佛教徒大會暨第十三屆歐佛聯大會,會議主題是:"今天西方文化的佛教。"1989年第十四屆大會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大會同意由董事會為行將開放的聯盟倫敦永久總部籌辦設備,為增加總部辦公人員而修改部份章程。對義大利佛教聯合會和比利時佛教協會提出的儘可能限制歐佛聯成員,歐佛聯只應接納國家性佛教組織或協會的提案,受到一些代表的反對,認為這們做將會嚴重地損害一些歐洲佛教組織的勢力,如像大乘信仰保護基金會、噶舉董事會和西方僧團之友等將被排除在外,最後只能剩下8個國家的組織,為此會議沒做表決。最後大會選舉英國史蒂芬。霍得吉為歐佛聯新主席。
歐佛聯在歐洲為最大的佛教組織,至今已擁有25個成員國或組織,它們都是信仰佛教的各種不同宗派的團體。《信使》(Courier)是會刊,每年發行上期,主要刊登有關佛教文章和通報各佛教組織動態。此外,還出版一些佛教書籍和各種會議檔案或論文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