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種名:檫角麗細蛾
種拉丁名:Caloptilis(Rhadinoptilia)sassatwicolaLiuetYuan
國內分布:福建、浙江、江蘇、安徽、四川
形態特徵
成蟲淡黃綠色,帶有金屬光澤,體長4mm,翅展11—12mm。陳細長,管狀虹吸式,下唇須銀白色鐮刀狀,末端黑色尖而向上彎曲。頭項具銀白色鱗毛,顏面密布白色鱗片。觸角絲狀,黑白相間,比前翅略長。前翅淡黃綠色,中部有褐色斑點,中室狹長約占翅長2/3,前緣內側有1列黑色小點,翅端有黑色鱗片,外線毛黑色,後緣毛暗灰色;後翅深灰色,狹長如槍鋒狀,綠毛細長。前中足黑褐色,附節銀白色,中足股節具1對端距;後足灰白色,勝節與附節上有黑白相間環鱗,胚節上具中距和瑞距各1對。卵長橢圓形,微小,乳白色,孵化前轉為淡黃色。幼蟲初齡幼蟲體扁平,淡黃色。頭三角形、暗紅褐色,1對上顎向前突出,似鉗狀。胸部發達,胸足退化;腹足若毛片,靠體節伸縮來爬動。中齡幼蟲圓筒狀淡綠色,體節分明。上顎正常,頭、胸部較大。胸足3對,細長;腹足3對,臀足1對。老熟幼蟲體長5.5—6.5mm、寬1.0—1.2mm,淡黃色,透明。體上有白色剛毛多根,臀足常縮在端節內。蛹梭形,長約5—5.5mm,寬lmm,淡黃色。背。中脊暗紅褐色,頭頂有一個角狀突起。體上有白色剛毛多根,尾端有1圈黑色點刻與1對臀棘,腹部靈活,可扭動。近現化時,複眼轉為深黑色。繭白色。
生物學特性
在福建南平地區1年發生3代,以成蟲在雜草、灌木叢、林木根際及樹潤或土縫中越冬。翌年2月底3月初成蟲開始活動,在橡樹花上進行補充營養,待橡樹嫩葉展開時即交尾產卵;3月中旬為第一代卵孵化盛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始結繭化蛹;4月中、下旬成蟲羽化。第二、第三代幼蟲發生期分別為5月上、中旬和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蟲發生期分別為6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第三代成蟲子9月下旬潛伏越冬。各世代歷或:第一代歷期50一規天;第二代歷期45—55天;第三代歷期250—270天。成蟲具有強烈的趨光性。羽化後,蝸殼留在羽化孔中,成蟲不太飛翔,先在棕樹枝葉上或草叢中停留靜伏,多在傍晚飛行活動,交尾產卵。成蟲棲息時,常以前、中足將身體前部支起,使體翅末端接觸枝葉表面,形如坐勢。多為跳躍式飛翔,需經1—2天的補充營養才交尾產卵,交尾歷時2-3小時。l—2代成蟲的壽命為3—5天。卵散產於嫩葉表面,每葉片少則3-5粒,多則8—9粒,粘附在葉表微凹陷處,孵化前顏色由乳白色轉為淡黃色,孵化率高達脫%以上。初齡幼蟲從卵殼底部潛入葉片組織,順著葉邊緣或葉脈取食葉肉,殘留上、下表皮和葉脈,形成不規則的隧道。進入中齡時期,由於食量的增加以及活動範圍的擴大,葉片上形成暗紅褐色蟲斑,往往在一張葉片上有2—3個蟲斑,造成葉片乾枯,提早脫落。幼蟲潛葉生活,不轉移危害,也不穿過主脈。經過4—5次脫皮成為老熟幼蟲,方鑽出由斑,在葉背主脈或葉綠捲曲處吐薄絲結繭化蛹。幼蟲偶有吐絲懸掛,落在雜草、灌木叢上結繭化蛹。蛹由於有絨繭蜂類的寄生,往往羽化率不高,據考查第二代蛹的羽化率只達52.1%。天敵捕食性的有胡蜂、食蟲虹、瓢蟲等,均能捕食幼蟲和蛹;寄生性的有跳小峰、小革蜂、桿狀細菌,能寄生幼蟲,姬小蜂寄生蛹,自然寄生率可達47.9%。
防治方法
l.冬季在林地、苗圃和果園清掃落葉,集中燒毀,以消滅越冬蛹和成蟲。如遇天敵昆蟲寄生率高的林地,也可將掃集的落葉於早春撒到寄生率低的林地。
2.化學藥劑防治一般年份第一代細蛾幼蟲潛葉期較整齊,可抓住初孵幼蟲這個關鍵時機,噴灑50%殺螺松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對硫磷乳油2000信液,或敘%氧化樂果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馬拉松乳油1000—2000倍液。
3.成由出現期,可設黑光燈誘殺。或在集中連片的林地、果園,施放“741”插管煙霧劑,用藥量7.5—10.5kg/ha,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4.保護和利用天敵細蛾有多種天敵,捕食性的有胡蜂、食蚜虹、瓢蟲等,均能捕食幼蟲和蛹;寄生性的有跳小蜂、小英蜂、姬蜂、桿狀細菌等,能寄生幼蟲、蛹。如利用金紋細蛾桃小蜂防治第三代金紋細蛾,寄生率高達50%。由此可見,利用天敵昆蟲防治細蛾是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