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編制背景
橫縣縣城曾先後於1983年、1989年、1994年編制了縣城總體規劃。其中89年和94年版均為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編制,並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實施。2002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廣西撤銷南寧地區,將原南寧地區管轄的橫縣、賓陽、上林、馬山、隆安縣劃歸南寧市管轄。
“十六”大後,在工業、農業、城市發展方面,中央提出許多具體的措施和建議,特別是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五個統籌和科學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區黨委、區政府在落實黨中央有關戰略決策的基礎上,對我區城鎮的建設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要利用廣西既沿邊又沿海,面向東南亞的優越地理條件,大力發展地方經濟。近年來,橫縣經濟建設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觀,特別是南梧高速公路、黎欽鐵路、西江航運二級工程的建設和開通等等,為橫縣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希望。因此,2005年,橫縣人民政府委託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承擔橫縣縣城總體規劃修編任務。
規劃指導思想
1、以市場為導向,以對外開放為目標,以全縣社會經濟發展為依據。分析橫縣發展條件,確定切合實際的發展方向。
2、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協調處理好人與環境的整體和諧,協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橫縣城市建設的關係,力求城市建設的合理性和可持續發展,推進城鎮化進程,帶動周邊農村經濟的發展。
3、規劃要面向未來,高起點,要有長遠性、科學性、靈活性並具有規劃實施的可操作性。橫縣總體規劃布局,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統籌安排各類用地和基礎設施,保證縣城有序發展。
規劃原則
通過調查研究,從城市總體規劃空間三個層面科學的分析現狀和預測未來,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將橫縣縣城規劃為融山、水、花為一體的,維護生態平衡並具有良好城市人居環境的新興城市。
1、科學定義城市性質,明確城市職能和發展方向,創建新時代特徵城市。
2、充分尊重和利用自然因素,充分運用城市規劃設計的新理念並貫穿在規劃之中。
3、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結構框架,實現城市協調有序地發展。
社會經濟發展
發展總體思路
1、從巨觀上轉變傳統思維,從全球的角度展望未來;
2、整合利用資源,打破區域界線,形成現代物流供應鏈;
3、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現代生態農業和物流服務業;
4、發揮地方特色,營造特色城市,提高城市競爭力;
產業發展導引
1、調整最佳化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
2、加快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推進工業化進程;
3、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規劃要點
縣域城鎮體系規劃
規劃以橫州工業區、六景工業區和校椅國家星火密集工業區為主要的工業集中區,工業區以發展本地資源型工業、勞動密集型工業、外向型加工工業和培植新興工業為主。
規劃確定橫縣(橫州鎮)——六景鎮、縣城(橫州鎮)——校椅鎮、縣城(橫州鎮)——雲表、縣城(橫州鎮)——百合鎮等四條橫縣經濟走廊,要大力發展橫縣特色經濟,建成農副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基地,外向型經濟基地,物資集散及物流倉儲基地。
規劃確定城鎮職能結構分四個層次:(見圖01-12-01)
1、中心城市
橫州,為綜合職能;
2、縣域副中心城鎮
六景、校椅、雲表。六景為工業交通職能,校椅為工業和貿易職能,雲表為工業職能。
3、縣域重點城鎮
巒城、南鄉、石塘、百合、馬嶺,以工業、貿易和工礦為主要職能。
4、縣域一般城鎮
蓮塘、陶圩、新福、馬山、蘆村、平馬、平朗。
規劃形成以中心城市為極核,縣域副中心城鎮和重點城鎮為節點,依託主要交通幹線的點軸發展的城鎮空間格局。
規劃主要城鎮發展軸
(1)南寧市區——六景——校椅——縣城(橫州)——雲表
(2)六景——良圻——縣城(橫州)
(3)縣城——靈山
城市用地發展方向選擇
以縣城為中心,南面為鬱江,西南和西面不遠處就是山嶺地區和西津湖風景旅遊區;北面、東面和東北面為開闊地,主要以種植茉莉花為主,局部地區有少量水田。離中心城東北向約11公里是謝圩工業區,已有鋼鐵廠、水泥廠等上規模的工業企業,與謝圩工業區隔江相望的是那陽鎮政府所在地,也已有一些鋼鐵廠和水泥廠。
從用地情況來看,若向南發展,鬱江是建設的一道門檻,跨江發展必須架橋,開發成本較高;西面,由於不遠處即是山地,發展的餘地也不太大,北面、東面和東北面既開闊,占用的農田也不多,因而可以作為縣城的主要發展方向,尤其是向東北面的發展可以和謝圩工業區連片。
因此,縣城規劃的主要方向是:在完善城區的東南面和西面的基礎上,主要往北、東北方向發展,相應地,謝圩工業區向西發展,並最終與縣城連為一體。
規劃範圍
城市規劃區範圍包括:橫州鎮的江南、蒙洞、太平、龍池、宋村、新橋、蒙村、長江、龍首、清江、北村、石村、謝圩、曹村、東郭15個行政村及那陽鎮的那市、那陽、大聯、莫大、寶華5個行政村,總面積250平方公里。
城市性質
橫縣城城市性質定為:橫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以資源型加工業為主的商貿發達的濱江城市。
縣城總體布局規劃
縣城的規劃布局首先要突出橫縣的“水”(鬱江)、“花”(茉莉花)特色,強調沿鬱江兩岸的濱江景觀帶的建設,並圍繞現城區的北面和東北面,留出一條足夠的茉莉花帶,將其作為構築各城區的綠化隔離帶。以濱江景觀帶和茉莉花帶為基礎,形成“一城五區”的布局結構。(見圖1-12-02)
“一城”即中心城市(縣城)。
“五區”分別是中心區(老城)、城北區、謝圩區、那陽區和江南區。
“中心區”是五區中規劃面積最大的城區,主要依託老城區的基礎,通過不斷充實完善,形成全縣的行政、商貿和文化中心。中心區的濱江地段是最能體現橫縣特色的,應將其作為重點地段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形成獨具魅力的濱江景觀帶。在此基礎上,將西津電廠北側、東郭和曹村所處的半島作為高尚住宅區(別墅區)預留用地加以嚴格控制,以提高橫縣的城市形象並帶動中心城區房地產的開發建設。
城北區:位於中心區的北面,與中心區通過茉莉花帶相隔,該區主要依託縣城——校椅二級公路,以商住和食品、輕加工工業為主。
謝圩區:以現有的謝圩工業區為基礎,建成中心城市的重要工業區。
那陽區:以那陽鎮區和現有工業企業為基礎,規劃作為縣城重要工業區的補充。
江南區:與老城區隔江相望,規劃成為以高檔住宅開發為主的新城區,並通過濱江景觀帶的建設,塑造起中心區的“一河兩岸”新的城市景觀。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規劃城區的公共綠地系統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因地制宜,均衡分布,形成以公園綠地為主,結合城市防護綠地、生產綠地、道路綠地、濱河綠地,構成點-線-面相結合的城市公共綠地系統。(見圖1-12-03)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規劃至2010年,橫縣總人口為115萬,城鎮人口26萬,城鎮化水平達到23%;縣城人口15萬,縣城城市建設用地14.15平方公里,94.3平方米/人。
規劃至2020年,橫縣總人口為125萬,城鎮人口50萬,城鎮化水平達到40%;縣域總人口為125萬,縣城人口30萬,縣城城市建設用地31.81平方公里, 城市人均建設用地面積為106平方米,城市人均綠地面積達到9.6平方米,城市人均道路廣場用地11.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