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帶針鰭鮗

橫帶針鰭鮗

橫帶針鰭鮗主要棲息於沿岸或舄湖區內之潮池。穴居性,且魚體小型,行動極為隱密,不易觀察其生活習性。肉食性,以無脊椎動物為食。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橫帶針鰭鮗橫帶針鰭鮗

俗名:針鰭鮗 黑七夕魚 
學名:Belonepterygionfasciolatum
英文名:Bandedspinybasslet
中文名:橫帶針鰭鮗橫帶針翅鮗
科名:Plesiopidae
科中文名:七夕魚科
同種異名:Acanthoclinusfasciolatus,Belonepterygionfasciatus,Ernogrammoidesfasciatus
模式種產地:LordHoweI.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分布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中國台灣、澳洲及羅得豪島等。中國台灣南部、東部、澎湖、蘭嶼及綠島海域均有。

棲息

棲息環境:礁區、近海沿岸、舄湖
棲息深度:0-2米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頭中大。吻短;唇厚。眼中大。口端位,斜裂;上頜骨向後達眼後方。體前部除頭、頸、腹鰭前及胸鰭基均無鱗外,其餘均具圓鱗,體後部則具櫛鱗,鱗片末端延長,呈矛狀,而無櫛棘;具有側線2條,上方側線沿背緣延伸至背鰭基底末端,中央側線由肛門附近上方延伸至尾鰭中央鰭條基底。背鰭單一,硬棘部鰭膜間具淺刻,具硬棘XX,軟條2;臀鰭具硬棘XI,軟條2;胸鰭圓形;腹鰭稍延長;尾鰭圓形。福馬林標本,體呈暗色,鰓蓋較淡,上頜後部及鰓被架膜具許多小黑色素胞,頭背部由背鰭起點至下唇,有一不顯之白帶。背、臀鰭色深,鰭條末端色淡。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食用價值。

其他資料

最大體長:4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