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膜比喻](/img/0/28b/wZwpmLyETNwgDM0czMzA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M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這種說法是把空間看做一張性質類似橡皮膜的物體,大質量的物體(如太陽)用一個大球代表。太陽存在於空間中就是
將大球放在橡皮膜上。放上後膜就被壓進去一個坑,再往膜上放小球,所有的小球都會滾動一段時間,然後掉進那個坑裡。
意味空間是一張張膜做成的,大質量恆星所造成的凹陷會讓所有經過的小質量天體被吸引過去,正如行星被太陽的引力俘獲
一樣。
質量大些的小天體可以在大質量物體邊圍繞,小的則會掉落到恆星里去。
正如所有東西放在一種橡皮膜上都會壓出一個或大或小的坑一樣,物質的質量再小也會對周圍的空間造成影響。
物體造成的凹陷無關於球體積的大小,而是他的質量,所以這個比喻還不完善。
物體所造成的翹曲的坑表示引力場。
此比喻不完善處還有:1.橡皮膜的凹陷和重力方向是上下的,可一個物體則是所有方向。2.球壓橡皮膜,是地球引力在起作用,而不會是物體本身,還不能解釋物體自己製造引力場。3.表現形式受限制,像黑洞這種一個點上的無法描述。4.沒有考慮到時間等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