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核[中藥]

橄欖核[中藥]
橄欖核[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橄欖核,中藥名。為橄欖科植物橄欖 (Lour.) Raeusch.的果核,主要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解毒,斂瘡,止血,利氣之功效,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凍瘡,疳瘡,天皰瘡,腸風下血,睪丸腫痛。

入藥部位

果核。

性味

甘、澀,溫。

功效

解毒,斂瘡,止血,利氣。

主治

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凍瘡,疳瘡,天皰瘡,腸風下血,睪丸腫痛。

相關配伍

1、治口瘡,喉癬,喉癰:橄欖核(煅存性)、抱出雞之蛋殼(煅存性)、方兒茶、人中白(煅)各一錢,上冰片三分。共研細末,收好。每用少許,吹之。(《王氏醫存》)

2、治耳足凍瘡:橄欖核燒研,油調塗之。(《綱目》引《乾坤生意》)

3、治魚骨鯁:(1)橄欖核為末,以順流水調服二錢。(《丹台玉案》)(2)青果核磨汁,含咽。(《食物中藥與便方》)

4、治瘡子倒靨:橄欖子核中截斷,水磨少許服,立發。(《普濟方》)

5、解河豚毒:(橄欖)核磨汁或研末,急流水調服。(《本草從新》)

6、治打撲青腫疼痛:青果核磨水,頻掃患處,其毒腫立退。(《壽世保元》)

用法用量

內服:燒存性研末,3-6g;或磨汁。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撒或調敷;或磨汁塗。

使用注意

《本經逢原》:“過服令人嘔瀉。”

採集加工

秋季採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橄欖,常綠喬木,高10-20m。有膠粘性芳香的樹脂。樹皮淡灰色,平滑;幼枝、葉柄及葉軸均被極短的柔毛,有皮孔。奇數羽狀複葉互生,長15-30cm;小葉11-15,長圓狀披針形,長6-15cm,寬2.5-5cm,先端漸尖,基部偏斜,全緣,禿淨,網脈兩面均明顯,下面網脈上有小窩點,略粗糙。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與葉等長或略短;萼杯狀,3淺裂,稀5裂;花瓣3-5,白色,芳香,長約為萼之2倍;雄蕊6,插生於環狀花盤外側;雌蕊1,子房上位。核果卵形,長約3cm,初時黃綠色,後變黃白色,兩端銳尖。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低海拔的雜木林中,有栽培。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藥材鑑別

果核梭形,暗紅棕色,表面有3條縱棱,棱間有2條弧形彎曲的溝。質堅硬,破開後內分3室,各有種子1顆,內果皮分2層,外層較厚,紅褐色,內層較薄,黃色。種子紅棕色,膜質。子葉2片摺疊,白色或黃白色,油性。氣清香。以顆粒均勻、飽滿、無霉變者為佳。

相關論述

1、《綱目》:“磨汁服,治諸魚骨鯁及食鱠成積,又治小兒痘瘡倒黶,燒研服之,治下血。”

2、《本草備要》:“燒灰,敷疰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