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樺南境內的橫岱山遺址經出土的文物確定應屬於戰國後期至漢代的遺址,在西南部的小八浪遺址從出土的漢代五銖錢來看也應屬於漢代遺址,遺址文化類型是扶餘國和挹婁部族的雜居文化並吸取了來自中原的漢文化。
樺南境內的遺址也有不完全相同的,在西部和西南部出土的文物同屬於夫余文化和漢文化的融合,而東北部和東部則是濃郁的挹婁土著文化,中部屬三種文化的雜居區。
文物特點
橫岱山遺址出土的文物特點
橫岱山遺址位於樺南縣城西北部一帶,從居住的遺址殘骸來看可能屬木式建築,墓葬風俗有中原特色是擁有棺槨的土葬式。
出土的文物有陶罐、瓮、陶碗、鐵錐、鐵匕、以及與中原相同的甑、銅鏡、少量的漆器和刀幣。
從出土的文物來看應屬於受戰國時期燕國文化影響的夫余國遺址。
小八浪遺址出土的文物特點
小八浪遺址位於樺南縣城西南部一帶,南瀕倭肯河。從居住遺址殘骸來看可能同屬於木式建築,墓葬風俗與橫岱山遺址相同。
出土的文物有陶罐、陶瓮、陶碗、缽、陶紡輪、少量的甑、鐵錐、鐵刀、匕、鐲、銅耳環、五銖錢(漢代)。
從出土的漢代五銖錢來看小八浪遺址也與橫岱山遺址一樣是同屬受中原文化影響的夫余國遺址,橫岱山遺址受戰國後期燕文化影響、小八浪遺址受西漢後期文化影響。
文物
樺南境內中部出土的文物
樺南中部出土的文物與橫岱山遺址和小八浪遺址類型相同,不過又融合了東部的土著文化,屬三種文化的雜居文化遺址。
樺南境內東部出土的文物
出土的文物有陶罐、陶碗、石磨盤、石磨棒,少量鐵器。
從出土的文物來看明顯區別於橫岱山遺址和小八浪遺址,樺南東部遺址應該屬於土著文化的挹婁遺址。
夫余國
生活在松嫩平原的穢貊族系逐漸融合併在公元前239年建立了夫余王國,夫余國的王族可能是箕子朝鮮的一支(或受其文化影響)。建立夫余國後逐步向東擴張並迫使挹婁人臣服。
穢貊族系因受燕國文化和箕子朝鮮文化的影響比其他的民族最先進入文明社會,並建立王國,到了漢代夫余國隸屬於漢朝玄菟郡管轄,文化上同時也受漢代文化的影響。
今樺南地區的西部和西南部是夫余國的管轄範圍,樺南中部則是與挹婁的交界處,所以在遺址上出現了夫余與挹婁的文化雜居區。
挹婁
挹婁的先民是上古時期的肅慎,到了漢代稱呼為挹婁。挹婁相比夫余還處於部落階段,但是在夫余與挹婁的交界處(今樺南中部)是屬於夫余、挹婁兩種文化的相互交融區。
挹婁位於樺南東部的雙鴨山至俄羅斯遠東的濱海地區,滾兔嶺遺址是典型的挹婁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