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樹雞舞是充滿無限情趣,可供任何人,尤其是兒童參與的競賽類遊戲舞蹈。開始時,參加者列一橫排,雙手放在深蹲的雙膝上。裁判在距起點大約10米處進行裁決。一聲令下,起點的人們先齊聲高唱:“誰要是最先到達終點,誰就是梅花鹿;誰要是半路逃跑,誰就是兔子;誰要是跳到一半就發笑,誰就變成臭李子;誰要是落在最後,誰就是又胖又笨又懶的樹雞!”歌聲一落,人們便開始以雙腳用力向終點跳去。蹦跳在前邊的佼佼者,在途中還可以兩臂的上下擺動、快速蹦跳、鏇轉等姿態模仿“樹雞”,以顯示自己的能力和取笑落後者。但真正誰是又懶又笨的“樹雞”,要在遊戲最後的歡笑中才能揭曉。鄂倫春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當狩獵勝利歸來或節日裡,都要進行歌舞狂歡,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唱歌、跳舞。民間最流行的舞蹈有多種。有模仿動物和飛禽的舞蹈,如“黑熊搏鬥舞”、“樹雞舞”有直接表現勞動的“紅果舞”;有“依哈嫩”舞,表現出獲取獵物後,高興地將獵物往馬上馱的情景;還有一種叫“依和那仁”的舞,是儀式性舞蹈,過去在傳家譜時跳這種舞。另外,薩滿跳神的動作,實際也是各種動物跳躍、動作的再現。“阿蘇亞”是鄂倫春族的一種男女都能參加的集體舞蹈。跳舞時人數多少不限,是先由一人領唱大家隨之歌唱,內容多半是歌唱打獵勝利而歸的英雄。
民族簡介
鄂倫春族,現有人口0.69萬。鄂倫春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的鄂倫春自治旗、扎蘭屯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以及黑龍江省的呼瑪、遜克、愛輝、嘉蔭等地區。在歷史上,對鄂倫春族人曾有過“森林人”、“林中百姓”、“馴鹿人”、“山頂的人”等稱呼,可見他們與森林和大山的密切關係。鄂倫春人過去世代以狩獵為生,過著漂泊不定、到處遷徙的生活。從50年代起開始定居下來,過著養獵並舉、多種經營的生活。鄂倫春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無傳統文字,一般用漢字。鄂倫春族信仰薩滿教,崇拜各種自然物,相信萬物有靈,但以崇拜祖先為主。歷史上鄂倫春族從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兩岸南移到大、小興安嶺地區,長期的遊獵生涯,造就了他們勇敢強悍、不屈不撓的性格。
鄂倫春族是狩獵民族,因此他們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顯示了狩獵民族特點。他們富有代表性的傳統居所“仙人柱”,從另一側面反映出狩獵對於這個民族生活方式的強烈影響。“仙人柱”是鄂倫春語,意為“木桿屋子”,是用木桿和樺樹皮或獸皮搭蓋而成的簡易房屋。它類似於美洲印第安人的廬帳住所,容易拆蓋,很適合於遊獵生活。建造“仙人柱”的原料在森林中隨處可找到。由於經常遷徙,“仙人柱”內的擺設非常簡單,除了睡鋪之外,都是必要的生活和生產用品。鄂倫春人以食獸肉為主,有狍、犭罕(han)、鹿、野豬等。他們特別喜歡生吃狍肝,喝燒酒和馬奶酒。肉的吃法有煮、烤、燉等幾種,樺皮桶煮肉和曬肉干是鄂倫春人特有的食物。農業發展以後,他們吃糧食的數量逐步增多,而且特別喜歡吃一種燒面圈,鄂倫春語稱之為"布拉曼烏恩"。他們認為吃燒面圈,人會更聰明、更勇敢。
鄂倫春族人的服飾也充分顯示了狩獵民族的特色。鄂倫春婦女加工的狍皮結實、柔軟、輕便,為了適應寒冷氣候和狩獵生活所創製的狍皮衣和狍皮帽,獨具匠心,別具特色。狍皮衣,鄂倫春語叫"蘇恩",多半保持狍皮的本色,用狍筋搓成細線縫製,形式多半為右偏襟長袍,身上裝飾“弓剪形”、“鹿角形”、“雲卷形”等圖案,既美觀又結實。鄂倫春族的狍頭帽,戴上去很像一個狍子頭,既生動又逼真,而且很保暖,非常精巧別致。鄂倫春族婦女善於刺繡,從頭上戴的到腳上穿的,都要繡上花、鳥、魚、蟲和小動物的圖案,顯示了她們豐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藝術創造力。鄂倫春族人特別是婦女還很擅長用白樺樹皮製作各種生活用品和工藝品,這些物品不但輕巧耐用,而且雕刻的花紋圖案形象逼真、美觀大方。狩獵是鄂倫春族人生存的需要,一年四季他們都遊獵在茫茫的林海中。獵馬和獵狗是鄂倫春族獵民不可缺少的幫手,被稱為“獵人的夥伴”。鄂倫春人的獵馬和獵狗都很通人性,出於這個特殊的原因,鄂倫春人一般不殺馬和狗,也不吃馬肉和狗肉。鄂倫春族無論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們常常將詩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民歌曲調種類很多,風格多樣,即興填詞,隨編隨唱。舞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模仿動物和飛禽動作的“黑熊搏鬥舞”、“樹雞舞”,有表現狩獵的“依哈嫩舞”,還有表現生活和娛樂的“扇舞”、“轉圈舞”等。
舞蹈動作
主要舞蹈動作有:1、“空中畫圈”。一腳獨立,一腳正面抬起離地一尺多高,從裡向外劃二圈(亦可從外向里劃),每劃一圈,雙手在頭頂或斜上方擊鼓一次;2、“前踏、後退步”。第一拍:右腳向前方跳、落地要有力,同時左腳跟上合攏踏地,手在正前上方擊雙鼓點。第二拍:姿態不變。第三拍:左腳向後退一大步,同時雙手從下擊單鼓點。第四拍:右腳拉到左腳旁,雙手在下不動。此動作要做四個方向;3、“三拍跺步”。一拍邁右腳,步子要大,二拍左腳跟上(也可轉身)。三拍用右腳跺地,左腿自然抬起。這樣連續做,雙手隨著步法晃動,在第三拍上擊鼓;4、“碎步原地轉”。雙腳在原地快速換腳跺地轉身,可向左右急速鏇轉。雙手在腰下擊碎鼓點,也可在左、右前上方打點;5、“原地雙跳步”。雙腳在原地跳躍,落地時要用力跺地,雙手在胸前正、反擊鼓;6、“移動雙跳步”。雙腿大幅度向旁跳躍,落地雙腳合攏成蹲式,雙手在跳的方向或上或下擊鼓。
相關舞蹈
鄂倫春民族是個性格爽朗、豁達,喜愛歌舞的民族。他們的民歌多為自編自唱的即興歌曲,而舞蹈內容和動態也因生活地域及方式的特殊,形成了以模擬動物姿態和生活動作為主的特點。老幼皆知並都能參與的鄂倫春族《熊斗舞》,是人們十分喜愛的遊戲舞蹈之一。《熊斗舞》動作十分簡單,參與者雙手拄在略彎曲的雙膝上,口中不斷發出“哼姆!哼姆!”模仿熊的吼叫聲。舞蹈開始先由兩人扮作熊態,邊搖晃著頭和肩部邊向對方發起進攻。然後,另一隻“熊”也以同樣姿態進入舞蹈,企圖阻止和勸解開兩隻正在以嘴相咬、交戰正酣的“熊”。但由一隻以同樣動態的“熊”來阻止和隔離開另兩隻“熊”的搏鬥,也並非為易事。精神資源
不同民族的“地域”概念以許多不同的標準存在著。鄂倫春族對地域的看法並不僅僅表現為控制和支配,他們的價值理念中存在某種自然與人類相互依賴、循環的觀點。獵人認為,自己只能向自然索取確實需要的那一部分,無論是野獸、植物還是其他資源。因此表現在狩獵時不打懷孕、正在交配和幼小的野獸,而採集也對長滿山丁子、稠李子的樹木十分愛護,採摘時有共同遵守的規矩,更不許砍倒亂捋。那樣,不僅要受到整個社會的責難,更有行為者來自內心的不安和折磨。這些古樸的生態觀、價值觀融進了文化,如傳統舞蹈《采紅果舞》、《樹雞舞》讚美的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榮。文化藝術
在長期的狩獵生產和社會實踐中,鄂倫春人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頭創作、音樂、舞蹈、造型藝術等。口頭創作是鄂倫春人主要的文學形式。他們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歌謠等廣泛地涉及了民族歷史、社會、狩獵採集、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古老的族源神話《恩都力創造了鄂倫春人》、神話《倫吉善和阿伊吉倫》、《白衣仙姑》、《吳達內的故事》等,涉及鄂倫春先民對人類起源的探索及對祖先的生活、英雄人物業跡的描述和歌頌。鄂倫春族的“扎恩達勒”(民歌),多以固定的曲調即興編詞歌唱,種類繁多,風格多樣。尤其是新民歌,內容更為豐富。顏語、謎語,是後期發展起來的文學形成,是生產勞動的反映,是生活經驗的總結和智慧的結晶。這些口頭文學豐富了中華民族文學藝術的寶庫。鄂倫春族能歌善舞,他們邊歌邊舞,表現勞動生活的豐富內容。《熊舞》、《野牛搏鬥舞》、《樹雞舞》、《依哈賴舞》、《紅果舞》等都是表現獵人對野獸、飛禽的觀察以及生產過程的模仿。“轉圈舞”是一種帶有自我娛樂性質的民眾性歌舞,男女都參加,邊唱邊跳。“假面舞”是融進了宗教內容的由“薩滿”跳的祈求狩獵獲得豐收的祭祀舞。樂器有“朋奴化”(鐵制的一種口琴)、“文土文”(手鼓)。鹿哨、狍哨既是生產工具,也是早期的樂器。鄂倫春族在載歌載舞時,常有這些樂器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