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樹
一棵樹,一棵樹
彼此孤離地兀立著
風與空氣
告訴著他們的距離
但是在泥土的覆蓋下
他們的根伸長著
在看不見的深處
他們把根須糾纏在一起
創作背景
《樹》寫於1940年春天,此時抗日戰爭已經進行了兩年多了,正轉入艱苦的相持階段。這場民族戰爭正給予全體人民一次洗禮,使他們的靈魂在戰爭中經受嚴酷的磨練,日益走向精神的覺醒。艾青正是深切地體察到了時代和社會脈搏的動向,意識到了民族的覺醒已經到來。
作品鑑賞
樹,只是自然界的一種具體事物,詩人托物於樹,贊誦了一種獨立向上,又根須相連的團結戰鬥的精神。形象與思維的高度融合,正是一切成功的文學作品的共同特徵。
“詩要用形象思維”,詩人藉助樹這一自然物形象進行了藝術構思。並通過這一感性形象,對現實進行理性的認識,便成了詩中的思想。“一棵樹,一棵樹/彼此孤離地兀立著/風與空氣/告訴著它們的距離”。這是各自獨立的樹。接著詩人又借“根”的形象入筆:“在看不見的深處/它們把根須糾纏在一起”。這些相互在地下根須相連的樹,便給讀者形成了思想認識:樹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是一個團結的整體。以形寫神,這個神,就是事物對象的本質特徵與精神性格所在。當然,詩中的情思,不是抽象的,而是溶解在詩的形象里的情思。
要理解這首詩歌,還需要知道一個歷史事實,就是過去曾經有外國人侮辱中華民族是“東亞病夫”和“一盤散沙”。這雖然不一定全部是事實,但也的確反映了在列強侵略下民族遭受凌辱的精神受到扭曲的一些現象。
艾青正是以詩人敏感的心靈感受和銳利的政治目光深切地體察到了時代和社會脈搏的動向,意識到了民族的覺醒已經到來,才從原野上一棵棵“彼此孤離地兀立著”的樹的意象獲得靈感,產生了“在看不見的深處/它們把根須糾纏在一起”的聯想。艾青賦予那些生長在大地上的一棵棵樹以活生生的性格,以獨具的眼光看到了“在泥土的覆蓋下/它們的根伸長著”的潛在的事實,把它們作為一個偉大民族正在團結並凝聚成堅強力量的象徵。他的這種藝術的表現,使人們在對生活現象的觀察和融入中,獲得了一種詩意的快感並進而產生哲理的領悟。
全詩含蓄而深沉,熔鑄著哲理式的沉思,這是它的成功之處。
名家點評
當代文學評論家、文藝理論家於可訓《新詩文體二十二講》:如《樹》這首詩,“樹”的鮮明、突出的意象,完全是靠質樸、明快的語言集中呈現出來的,但卻含蓄蘊藉,有很深的象徵意味。這種質樸、明快的語言風格,一方面是來自現代大眾口語的滋養,另一方面似乎也與象徵派乃至意象派的詩語的影響不無關係。
當代作家周良沛《中國新詩庫·六集》:詩人不是搞抽象藝術的抽象,是在寫實的,有很鮮明的具象下,進行認識更有概括力而傾向哲學的抽象。此詩要說它含義是不確定的,但它在文字上又非常明白地說明了“在泥土的覆蓋下”的植物的自然現象。可以從它感受到看問題要相互聯繫的思想,受啟迪於一種方法論。在抗日戰爭正在進行,有人說我們是“一盤散沙”時,也可以從它想到命運相聯的人民,總有割不斷的根的相聯。凡此種種,它還留有許多可以根據每個讀者的生活經驗去聯繫和聯想的空間。所以能夠達到這種境界,也就是詩人沒有就事寫事,而是透過事物,抽象於哲學又還原於具象。
當代詩人、詩歌評論家王東東《詩歌烏托邦與民主烏托邦——對艾青1940年代詩歌的重新理解》:這首詩可以被解讀為“國民精神的堅固與一致”,也可以解讀為“民主精神”甚至“民主生命”的象徵:民主生命同樣包含著“兀立”與“糾纏”,正如民主精神本身包含了“分化”與“凝結”。之所以兩種解釋都能講得通,是因為在艾青這時期的詩歌中民族主義和民主主義本身就呈現糾纏狀態。
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教研室教授呂家鄉《艾青:靈感是詩的受孕——艾青詩讀記》:作者對眼前“此物”的新鮮感受喚醒了他在心靈庫存中關於“彼物”(一個或一些)的感受記憶。通過由此及彼地反覆聯想互滲,此物與彼物之間的相似點愈來愈突出、愈鮮明,彼此就逐漸在作者心目中交織、疊印以至重合起來。……《樹》等作品,在內在詩意上都有這種特點。
作者簡介
艾青(1910年~1996年),現代詩人,本名蔣海澄,字養源,筆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華人。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人民文學》副主編、全國文聯委員等職,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著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陽》、《黎明的通知》、《湛江,夾竹桃》等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