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東鄉

樓東鄉

樓東鄉,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轄鄉,位於金沙江畔,歷史文化悠久,林竹資源和水果資源豐富,是向家壩電站庫區的第一個鄉,水陸交通方便,素有屏山東大門之稱。距縣城20千米,向家壩電站壩址5千米,向家壩電站庫區第一鄉。

基本信息

樓東鄉首頁>鄉鎮網站
概況

樓東鄉樓東鄉
樓東鄉位於金沙江畔,東鄰宜賓縣安邊鎮,南與雲南省水富縣隔江相望,西鄰屏山縣福延鎮,北鄰屏山縣鴨池。距縣城20千米,向家壩電站壩址5千米,向家壩電站庫區第一鄉。全鄉幅員面積59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25%。有耕地面積648.2公頃,其中:田332.9公頃,土318.6公頃。轄12個行政村90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12890人,其中農業人口12140人。鄉內歷史文化悠久,有保存完整的“凌家祠”和“萬壽宮”等十多處古蹟文物,有遠近聞名的“石頭城”,天然的巨石千姿百態、星羅棋布般散布在近1平方千米的平壩上,慰為壯觀,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金沙江河谷賦予獨特乾熱氣候,見雪年少,無霜期長,常年氣溫15℃—25℃左右,適利於龍眼、椪柑、日本沙梨、桃李的生長。

樓東鄉的來歷:樓東鄉原名為書樓鄉,駐現在的書樓村,在民國初將政府駐地遷到現在的田壩村,為原書樓鄉的東面,所以更名為樓東鄉。樓東,是鄉政府駐地在書樓之東的意思。

歷史沿革及演變:樓東鄉,在解放初轄24個保,於1951年7月將樓東鄉劃出10個保建立人民(石崗)鄉,樓東鄉轄14個保。1956年5月又將石崗鄉併入樓東鄉,1958年9月成立樓東鄉人民公社。1961年4月因為人民公社體制調整,恢復原建制,將樓東人民公社劃為石崗、樓東兩個人民公社,樓東人民公社轄5個大隊,48個生產隊。1968年10月經屏山縣革委會批准,成立樓東鄉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1年更名為樓東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4月改為樓東鄉人民政府。1992年9月機構改革,撤區並鄉,將石崗鄉併入樓東鄉,轄12個村90個村(居)民小組,3120戶,10568人。

古典文物歷史悠久:鄉內歷史文化悠久,古典文物盛多,有清代和明代文物25處,其中清代18處,明代7處,有15處因向家壩電站建成被淹沒。

經濟狀況GDP收入1959萬元,比上年增長7.46%;農業總產值2844萬元,比上年增加4.49%;糧食總產量3565.5噸,比上年增長1.41%;鄉鎮企業總產值260萬元,比上年增加5%;人均純收入2091元,比上年增加138元;財政收入4.69萬元,比上年減少6.61萬元;財政支出105萬元,比上年增加5%;城鄉居民儲蓄額1283萬元,比上年增加203萬元。新建優質龍眼基地一個,面積12公頃;優質梨園一個,面積5.3公頃;新植龍眼13.3公頃,梨16.6公頃,桃10公頃,李子6.6公頃。水果產量達到350.5萬斤,其中龍眼30萬斤,椪柑300萬斤,梨子20萬斤,李子0.5萬斤,總產值350萬元。勞務收入2023萬元。

基礎設施全鄉有小型水庫4座,山坪塘42口。維修山坪塘2口;新修水窖30口、水池20口;精砌堰溝3條1750米;修鄉村公路3條5.8千米,總投資5.8萬元,實現村通公路率100%,通組率90%以上;新建移動信號轉移塔2個、消防池2個。鄉水陸交通較為方便,鄉村公路四通八達,金沙江黃金道順繞而行。屏樓公路鄉境內長10千米,有鄉村公路60.8千米,通公路村12個。金沙江水路鄉境內長30千米,順繞而下。客車每日三班與屏山縣城連線,每日新市—宜賓、福延—宜賓、樓東—水富客輪上下往返。

社會事業全鄉有單設中學1所,中心完小1所,村小6所。中小學生入學率98%,鞏固率95%,畢業率100%,普及率94%。“兩基”鞏固提高複查驗收合格,對升入高中、大專、本科生髮獎勵扶助金1200元,兩免一補政策享受484人,減免資金11.6萬元。有中心衛生院1所,職工13人,村衛生站12個,村防疫員12人,鄉內無地方傳染病例發生。全鄉有宣傳文化服務中心1個,開放光纖電視節目32套,村通廣播電視12個100%。全鄉計生率90.58%,人口自然增長率2.4‰,出生率11.8‰。開通電信、移動、聯通通訊網路,通村率100%,手機入戶率30%,有線電話入戶率4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