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由來
樓下村,初名“龍鳳村”,又名“龍鳳保”。民國時期,實行保、甲制,於是“龍鳳村”易名為“龍鳳保”。解放之前,悍匪猖獗,為了防禦土匪突然襲擊,當地村民在高處建造土樓,村民們多居於土樓之下,故稱“樓下村”,並沿用至今。據記載,壽寧未建縣前,樓下村隸屬於政和;明景泰六年(1455)建縣後,始隸屬壽寧;民國時期,屬斜灘鄉;建國初期隸屬斜灘區人民政府;1956年撤區並社,屬斜灘公社;1984年10月恢復鎮建制後,隸屬於斜灘鎮人民政府。樓下村委會位於斜灘鎮東部,駐地為樓下主村。以斜灘溪為界,溪西屬樓下村,西與斜灘村隔溪相望,東與錢塘接壤,北至香菇山,南鄰元潭、外洋村。
村落居民
全村總面積19.77平方公里,村級地界為全鎮最大的行政村,現轄樓下、磊石、豬姆岩、洋壋、大坪、劉坑、山坑湖、八斗洋、渡船頭、秀溪、楊梅前、大丘田等12個自然村,計15個村民小組,總戶數314戶,總人口1657人,世居村民全系漢族。
歷史人文
據家譜史料記載,樓下早在明清時期就有人群遷入,構建樓房,繁衍後代,發展歷史與斜灘幾乎相同。
復興信記為民國年間壽寧最大商號,店址就在樓下街。原周寧人陳朝敦於清末在樓下街開設菸絲加工作坊,務實誠信經營,營業擴大,發展為股份制的復興商店,生意做到閩北和浙南諸縣,擁有40多艘木船往返福安賽歧轉運土特產及布匹、雜貨、海產品等貨物。1932年還發行本號紙幣(即銀票),業務越做越大,信用經商遠近聞名。陳朝敦經理樂善好施,贊助慈善事業,曾以五千擔大米貼補供應壽寧、景寧、慶元三縣災民,得到官民稱讚;1937年斜灘街遭火災,復興號捐贈饑民300石大米,渡過難關,成為家喻戶曉的美談。
改革開放以後,村民外出務工經商,許多人創業有成,發家致富,出現葉石生、葉石林、黃成長、溫松振等一批新型農民企業家,立足上海、泰興、溫州等地經營多元化實業,並為家鄉建設做出貢獻。
建築景觀
樓下村最大的建築就是陳朝敦的復興店,占地近千平方米,粉牆包棟,冬暖夏涼,很有特色,既可開店又宜住家,防火防盜周全。
境內早年建有文昌閣,為文人敬神場所,兼作書館,屬斜灘“八景”之一;現時尚保存完好的福壽寺(俗稱洋墩庵),均成為歷史文物古蹟。
樓下村地處龍江西岸,風景旖旎,山光水色。沿溪緩行,拾級而上,來到昔時“梵宇僧樓”的文昌閣舊址。文昌閣為六角三層結構,系民國期間斜灘讀書人集資籌建,為文者敬神之處,兼作書館,位於樓下近旁山包上,惜已毀於一九五八年。現時村中尚保存完好的有福壽寺(俗稱洋墩庵)和萬福庵。福壽寺(俗稱洋墩庵)建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萬福庵,前身萬安堂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 古人曾用“門迎雲路三千客,地距龍江第一峰”、“斗垤鰥魚樓下酒,山澄栗子雨前茶”、“未必當官皆潤屋,富豪樓下擁雄資”的詩句來描繪當時斜灘樓下商業的繁華景象。民國年間位於樓下村的復興信記是當時壽寧最大商號,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4)前後組成股份商店,批發為主,由經理人陳朝墩全權負責,經營菸絲、染布、海味、魚貨等。民國二十一年印發本號紙幣,票面有壹元和五角流通閩東各縣及鄰縣泰順、政和、松溪,其票值比國民黨中央票有保障,聲譽甲閩東。陳朝敦先生樂善好施,贊助慈善事業,曾以五千擔大米貼補供應壽寧、景寧、慶元三縣災民,得到官民稱讚;1937年斜灘街遭火災,復興號捐贈饑民300石大米,渡過難關,成為家喻戶曉的美談。
物產經濟
樓下村域海拔高度、氣溫均與斜灘相似,產業以農、林為主,林地面積7732畝,森林覆蓋率達78%,有特色的產業是竹林品種多。此外,近年果樹種植勢頭好,茶葉一項占村民的一半收入。
村民經濟好轉,生活居住環境條件明顯改變,十幾年來,全村新建樓房100餘座,建築面積19000多平方米;新蓋村委辦公樓、沿溪環村水泥公路及防洪堤成為新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