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姓 名:樊積慶
學 籍:黃埔軍校十九期字 號:無
黨 派:無
籍 貫:廣東省廣州
軍 銜: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尉
生 卒:1920-
軍 職:國民革命軍第157師機關槍連排長
黃 埔 檔 案
樊積慶塵封往事36年,19年前本報一則訊息讓他"認祖歸宗"
每天早上五時半起床、幾分鐘完成洗漱、站立時挺胸收腹……軍事化的習慣早已融入樊積慶的血液之中。
86歲高齡的廣州龍洞村民樊積慶昨天說,足足有36年,他沒向家人提起過一句"黃埔軍校",直到1985年的一天……
1985年3月11日,一天也停止不了關心時事的樊積慶突然從《羊城晚報》上讀到一則訊息:黃埔軍校廣州同學會成立!樊老激動得一口氣讀了十來遍。喜出望外的他把兒子叫到跟前說:"你陪我去找這個同學會,我是黃埔軍校第十九期學員。"話一出口,兒子和兒媳竟被嚇了一大跳:只知道父親19歲當兵,打過日本、光復過台灣,沒想到竟上過赫赫有名的黃埔軍校!
樊老說,在天津打仗時他的黃埔軍校學生證、畢業證通通丟失了,他必須找到同學會,找到當年推薦他入黃埔軍校讀書的團長來證明他的"身份"。那天,幾經打聽,樊老終於在六榕路找到了同學會。一看辦事員,樊老樂了!這不是當年的校友何淳斌嘛!就這樣,樊積慶黃埔軍校第十九期學員的身份被順利確認了。
樊老說,1942年,他22歲,已是國民革命軍第一五七師機關槍連的中尉排長。
當時,一五七師要推薦三個人到黃埔軍校深造,其中一個條件是文化水平高中以上。他說,嚴格地說他當時只有國小水平,不夠資格。但團長深知他愛學習,軍隊組織各式各樣的學習班他每個都參加。最後,團長堅持推薦樊積慶,理由是:文化不夠、技術來補。當時,樊積慶能從小兵到班長到排長,靠的正是"技術",他熟悉各種機械和軍事技能。
樊老認為,黃埔軍校培養出那么多聲名顯赫的軍事家,全因為它管理的"嚴格"。
嚴格-也幾乎是樊老對黃埔軍校的全部印象。
樊老入學黃埔軍校的1942年,抗日戰爭已經打響,黃埔軍校第四分校設在貴州獨山縣的大山里。在樊老的回憶里,當時的校區面積大,和外面的聯繫少,同期的1000多名學員分為12箇中隊進行學習操練。樊老幽默地說,別看他們住的草棚屋外觀不怎樣,屋裡的木工卻很工整,像足了現在的山莊。
比太陽早起半個鐘頭,這就是軍校的規定。樊老說,學員們一般早上4時半起床,幾分鐘搞好內務清潔,便到操場集中早操。白天,除了三餐和午睡,其它時間全在上課;晚上是自習,每周兩晚進行"夜間教育",教授如何夜間作戰。樊老說,由於學習安排得很緊,學員們根本一點懶也偷不得。
提起伙食,樊老說,除了發工資時大家得以"加菜",平時都吃得特別簡單,碰到日本封鎖時期,學員們便苦得只能刨野菜填肚子了。當時軍校的文化課程相當於大學水平,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由於是抗日戰爭時期,與日本人交鋒是常事,軍校還特設了日文課程。樊老說,由於基礎薄弱,他是靠"背"功才把文化課這塊"硬骨頭"生生啃下來的。學習軍事課程則是樊老最高興的事:因為課程太豐富了,參謀、作戰、後勤都能學到。當時學校里很重視狙擊手培養,狙擊手可以不計子彈地練習射擊,這種"幸福"讓樊老記了一輩子。
從黃埔軍校畢業後,樊老參加抗日、內戰。解放後便回到了老家廣州龍洞村,重新拿起了鋤頭,黃埔軍校的往事也被他密密地塵封起來,連家人也一瞞就是三四十年。但正因為這一瞞,樊老在文革時期躲過了一劫。
樊老說,那幾十年間他雖絕口不提往事,但做夢也想到黃埔軍校原校址---長洲走一走,看一看。找到黃埔軍校廣州同學會後的第二年校慶,樊老終於踏上了長洲島。看到寫有陸軍軍官學校字樣的校門,樊老激動萬分!近些年,樊老又"回"過兩次長洲。他告訴記者,心中既有對長洲總校的嚮往,也有對貴州分校的懷念。樊老說,近些年他收集的"黃埔軍校"紀念章、刊物越來越多,對"黃埔軍校"的情感也越積越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