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樊林總面積約九十餘畝,園內碑刻林立,歷代墓碑達數百尊之多,其中明、清時期的碑刻屢見不鮮;林內現有各個時期栽種的柏樹八百餘株,楊樹一千餘株,其中:有建林初期古柏兩株,明代中晚期栽植的柏樹一百餘株,清代時期栽種的柏樹一百餘株,清末民初時期栽植的柏樹二百餘株,建國後栽植的柏樹達四百餘株。楊樹大部分為“文革”以後栽植。是山東菏澤市面積最大、歷代碑刻保存最多、古樹存活最多最久的一處古代園林。
歷史勝景
據實地勘查和史料記載,樊林面積明清時近300畝,建國初期尚有200餘畝,現實有89畝。文革前樊林內有各種時期栽植的柏樹八百餘株,楊樹一千餘株,其中明代栽植的柏樹一百餘株,清代栽植的柏樹一百餘株,清末民初時期栽植的柏樹二百餘株,建國後栽植的柏樹有四百餘株。走進樊林,首先見一精雕石坊南門,氣勢宏偉,造型優美。石門至主林堂一世祖樊誠墓地有約200餘米神道,沿神道前行,兩旁是一株株高大、挺拔、蒼勁、古老的巨柏,形態萬千,遮雲蔽日。雕刻精緻的望柱,栩栩如生的石馬,形象逼真的石羊、石虎、石猴,莊嚴威風的石翁仲,雙雙對對地排列在神道兩旁,十分壯觀。望柱又稱“華表”,是進“天門”的標誌,石馬高大健壯、石羊溫順善良、石虎威風凜凜、石猴活潑靈動。守墓的翁仲傳為秦代驍將,威鎮邊疆,為了對稱,雕文、武兩像,文者持笏,武者按劍,威嚴地侍立於墓前神道兩旁。這一組組的石雕,姿態生動,工藝精巧。
園內碑碣如林,既有雕刻精緻的石門、望柱,又有高大的碑樓和贔屓神道碑,既有明代皇帝為樊敬、樊繼祖所立的御碑兩座,又有歷朝歷代所立之各種碑刻。碑碣之上,既有明清歷代朝廷大臣之墨寶,又有民間文人雅士之筆跡,數不勝數。上自明清、下自民國,各種碑碣高矮大小、精粗優劣、橫躺豎臥,比比皆是,簡直就像一座規模宏大的歷代碑碣展覽館。這裡有明朝所立皇帝敕諭之碑文,有明洪熙元年(1442年)兵部尚書楊士奇撰文、宣聖五十七代孫監察御史孔鱷書丹、刑部尚書金純篆首的樊誠神道功碑,明正統八年(1443年)禮部左侍郎、國史總裁王英撰文書寫的樊敬神道功碑,弘治三年(1490年)提擢樊濟為鴻臚寺序班的詔書石刻,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知州苑學為樊經、樊瀛撰文的二座墓志銘碑,明嘉靖乙丑年(1539年)所刻樊敬在朝同僚楊士奇、王英、禮部侍郎錢習禮、國子監祭酒李時勉、翰林院侍講陳敬宗、尹恩奇所作《一齋記》碑,明嘉靖戊戌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金壇撰文,濟寧州知州韓瓚書丹的《行軍司馬樊公碑》,還有不少清代及民國時期碑刻,如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山東省教育會長鄭牧之撰文、山東省實業廳廳長王默軒書丹的開明人士樊文耀紀念碑等。歷史古蹟中,除樊林之外,在縣城南關,還有侍郎府一處(今縣武裝部西),占地四畝五分,雪霽草堂一處(今縣物資局院內),占地四畝,樊家祠堂一處(老南門裡路西),占地四畝,祠堂北有樊繼祖飲馬坑四畝。
慘遭破壞
“文革”中,歷史文物古蹟被當作“四舊”遭到嚴重破壞,侍郎府、雪霽草堂、樊家祠堂全被扒掉,鄆城樊林也未能倖免,石雕林門、石翁仲、石馬、石虎、石羊、石猴全部被拆毀或砸壞,部分碑碣被附近村莊拉走做了建房基石,兩個御碑和兩個贔屓神道碑被砸爛,只留有兩個神道贔屓碑殘碑(碑文已留存)。古柏樹損失慘重,580年前栽植的柏樹所剩無幾,高大挺拔的巨柏大部分被亂砍亂伐,此種狀況讓人為之惋惜。
修復
1984年,鄆城縣人民政府149號檔案將樊林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立標誌碑一座,設立了“樊林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加強了對樊林的維修管理,依照原貌補立了部分新碑,補栽了上千株柏樹,周邊又新植數百株楊樹。如今楊樹也已長成參天大樹,柏樹枝繁葉茂,鬱鬱蔥蔥。但是,“文革”期間被砸壞或拉走的明清以來各種碑碣等文物,大部分尚未找到,縣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準備找回這些文物,修復並重立於神道兩旁,使樊林重現昔日風貌。2007年7月12日,菏澤市政府制定了《菏澤市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同年8月14日,菏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這一規劃,規劃中把樊林列為鄆城縣八個重點歷史文化旅遊項目之一,並提出了具體規劃意見。樊林是鄆城乃至菏澤市的一處重要歷史文化遺產,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它建設好、維護好。
意義
樊林存活古樹之多,歷代碑刻保存之完美,占地面積之大,在山東省除孔林、孟林之外,可稱為最大之古代陵園了。樊林不僅以其久遠的歷史和豐富的文物遺存名揚於世,而且也是魯西南一座保存較完善、格調獨具、規模較大的人造園林,為古老的鄆城大地添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