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禮

樊文禮

內蒙古杭錦後旗人。1999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獲博士學位。 發表了《中國古代儒家“用夏變夷”思想與理論的發展演變》、《先秦儒家的民族觀》、《“華夷之辨”與唐末五代士人的華夷觀》、《略論郝經對儒家“用夏變夷”思想的發展》等論文。 傳教格言 樊文禮教授崇尚的格言是: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業餘愛好是 聽音樂、看戲劇,尤其喜歡民歌、京劇;打桌球。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79年畢業於內蒙古大學歷史系。

1982年畢業於杭州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獲碩士學位。

1999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獲博士學位。

1982年9月至1989年8月在內蒙古大學歷史系任教。

1989年9月調入煙臺師範學院歷史系任教,現任魯東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所帶研究生為專門史專業中國民族關係與民族文化史方向。

主講課程

樊文禮教授先後講授過中國古代史、隋唐史、中國歷史地理、史學論文寫作、中國民族關係史等課程。

主要貢獻

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參編學術著作6部,其學術研究方向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唐代藩鎮問題研究。樊文禮教授是國內較早系統研究該問題的學者之一,他在唐代藩鎮個案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以牙軍為核心的軍人集團是藩鎮割據的主要社會基礎的觀點。代表作有:《試論唐河朔三鎮內外矛盾的發展演變》(《內蒙古大學學報》1983.3)、《唐朔方節度使略論》(《內蒙古大學學報》1988.3)、《唐代平盧淄青節度使略論》(《煙臺師範學院學報》1993.2)、《唐淮西節度使略論》(《煙臺師範學院學報》1994.2)等。

(二)唐代民族關係及西北史地研究。代表作有:《唐代靈、慶、銀、夏等州界內的僑置府州》(《民族研究》1990.4)、《唐代羈縻府州的類別劃分及其與藩屬國的區別》(《唐史論叢》第8輯)、《唐貞觀四年設定突厥羈縻府州考述》(《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4.3)、《唐代單于都護府考論》(《民族研究》1993.3)、《唐代鄂爾多斯地區的人口與經濟略論》(《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2)、《唐代的安姓胡人》(《內蒙古大學學報》1998.2)等。樊文禮教授認為,唐朝對邊疆民族地區的管理,經歷了由前期正州制配合羈縻府州制的統治體系到後期的軍城節度使的發展演變,羈縻府州既是唐朝邊疆防務的主要對象,也是唐朝邊疆防務的重要力量。他還較早地提出了對唐代羈縻州的類別加以區別的觀點。

(三)唐宋社會變革問題研究。樊文禮教授也是國內較早注意這一問題的學者之一,1982年,他發表了《從宋初的改革措施看唐末五代的藩鎮割據統治》(《內蒙古大學學報》1982.2)一文,即涉及到這一問題,引起日本學界的關注。2000年,他出版了專著《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團》(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首次提出了“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團”這一概念,認為這是一個以沙陀三部落為核心,融合多種民族成分在內的軍人政治集團,它在唐末五代的政治舞台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至宋代推行重文抑武政策,這一集團才因失去生存環境而消失。這一觀點也在中外史學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四)儒家民族思想研究。這是樊文禮教授目前從事的主要研究課題,並發表了《中國古代儒家“用夏變夷”思想與理論的發展演變》(《煙臺大學學報》2005.3)、《先秦儒家的民族觀》(《煙臺大學學報》2006.3)、《“華夷之辨”與唐末五代士人的華夷觀》(《煙臺師範學院學報》2004.3)、《略論郝經對儒家“用夏變夷”思想的發展》(《孔子研究》2006.1)等論文。

獲獎記錄

獲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2項,市廳校級一、二、三等獎10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