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川八大寺

樊川八大寺

樊川是西安市長安城南郊著名風景區,漢高祖劉邦曾將這條川道封為武將樊噲的食邑,樊川由此得名,據傳今樊川即當年樊噲花園遺址。 唐代此地寺院眾多,隋唐期間,僧侶雲集樊川,以興教寺、華嚴寺、興國寺、牛頭寺、法幢寺、禪經寺、洪福寺和觀音寺等稱為“樊川八大寺”。

基本信息

興教寺

興教寺又名“護國興教寺”,位於西安樊川少陵原畔,唐代著名僧人玄奘法師葬骨處。玄奘從印度取經回國後,先後曾在洪福寺、大慈恩寺、西明寺、宜君縣玉華宮等處譯經。唐麟德元年(664年)二月初五日圓寂於玉華宮,先葬長安城滻河東岸白鹿原,總章二年(669年)遷葬於少陵原並修建磚塔。次年又在塔院所在地建立寺院,命名為“大唐護國興教寺”。唐肅宗李亨來此瞻仰,題塔額曰:“興教”。寺建成不久,曾一度荒廢。唐大和二年(828年)修葺過一次。唐以後,屢遭兵燹。清同治年間,寺院多為兵火所焚。現寺內山門三間,聳立原畔,門額題“護國興教寺”和“法相”“莊嚴”九個大字,門內鐘鼓二樓左右對峙。正院前殿為大雄寶殿,後殿為法堂,正院兩側,各有一跨院,西曰:“塔院”,是玄奘及兩弟子的埋骨處;東曰“藏經”,內建藏經樓,藏有《藏經》《續藏經》《大藏經》等佛教經典萬餘卷和《貝葉經》《巴利文》數篇,寺內還供奉有印度贈送的白玉佛像等珍貴文物。

玄奘法師和弟子圓測、窺基舍利塔前,俯身可以看見塔內塑像;寺內環境幽雅,綠樹成蔭,非常優美。

牛頭寺

牛頭寺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鎮東少陵原畔,一說建於唐貞元十一年(795年),又一說始建於唐貞觀六年(632年)。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改名“福昌寺”,元佑元年(1086年)復名牛頭寺。據張禮《游城南記》載,唐代的龍堂塔院尚存。明嘉靖五年(1526年)為紀念唐代詩人杜甫,在寺南建杜工部祠,後又移於寺東,明、清兩代屢有修葺,杜工部祠精巧別致,修繕精美,牛頭寺應該是藉助杜工部祠得以保留,但相對簡陋陳舊了許多,但牛頭寺仍保留有唐代的遺蹟,牛頭寺前殿供奉關公像。
傳說牛頭寺第一祖師遍照禪師道行高於淨業寺創始人道宣律師。一日,遍照應道宣邀請赴宴,知其有比高下之意,遂負一牛頭前往赴會。道宣設宴招待,但柴火不濟,菜餚未能及時做好。遍照一再催促,並說:“菜既未妥,我負一菜,請試用之。”便將所負牛頭置於案上,自己大嚼起來。吃罷,堅辭離去。道宣追至灃峪口外,見遍照正在峪右破腹洗腸,深服其道行高於自己。從此,人們將遍照禪師稱為“牛頭師”,將他所創建的寺院稱“牛頭寺”。
有說牛頭寺原為臥龍寺下院。牛頭山慧融創立牛頭宗,屬禪宗七小宗派之一。遺則對這一經法的闡釋有突出貢獻。
解放初,牛頭寺占地仍有20餘畝,有大殿、金剛殿各3間、僧寮10餘間,寺塔不知毀於何時,但殿宇內佛像尚存,大殿前有石經幢二座,一為沙門詞浩書,乾符六年(879年)立的陀羅尼經幢;另一座為不空和尚翻譯的阿闇如來根本滅惡趣陀羅經幢。今僅餘大殿3間,僧寮7間,石經幢1座,殿前的兩株龍爪槐“形如華蓋,四時皆花,”以奇絕著稱的“四季柏”,依舊蒼鬱。

華嚴寺

華嚴寺 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鎮東少陵原畔。據《長安志》《鹹寧縣誌》載:“寺院建於唐太宗貞觀年間,”亦說建於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是佛教華嚴宗派的發祥地。清乾隆年間,由於少陵原部分滑坡,寺宇俱毀。現留兩座磚塔,東邊一座為杜順和尚靈骨塔,西邊為華嚴宗四祖清涼國師靈骨塔(見本志古建築類)。另有唐大中六年(852年)刻的《大唐華嚴寺杜順和尚行記》碑,現存西安碑林。

華嚴寺居高臨下,視野寬廣,宋名相寇準在《游華嚴寺》詩中道:“寺對南山積翠濃,水村鷗鷺下遙空。層樓望盡樊川景,恨不憑欄煙雨中”。

觀音寺

觀音寺 位於西安市長安區樊村鄉南樊二村,建於唐代,因祀奉觀音菩薩而得名。《鹹寧縣誌·祠祀考》曰:“南樊村有觀音寺”“觀音寺……在城南三十里樊村里,明嘉靖丁巳重修。”鄭維翰《樊川圖記》說:“樊村,有五,當樊川中央;惟觀音寺琳宮尚幽。”抗日戰爭前,寺前後有大殿三座,後被駐軍拆毀。

現觀音寺立於瓜彰路右手,龍王殿、財神殿和觀音殿依次沿半塬而坐立。

法幢寺

法幢寺 原名雲棲寺,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申店鄉瓜洲西北神禾原北坡下,與牛頭寺對峙。因由義井鄉普賢寺移來的陀羅尼經幢存放寺內,故曾名“義井寺”。解放前寺院占地面積較大,民眾稱為“十八畝地”,原有前後兩殿,殿內塑有釋迦牟尼像,塑工精妙絕倫。另有5米的石佛像一軀,雕工亦極精緻。1970年,瓜洲村村民將前後大殿拆除,泥像搗毀。據該村郭良秀講,從佛像腹內取出該寺建於唐貞觀年間字樣的書1本,可惜沒有保存下來。石佛像頭亦被砸掉,棄于田梗上,現已被土全部掩埋。該寺原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全部破壞,1992年撤銷保護單位。

禪經寺

禪經寺 位於西安市長安區樊村鄉小江村南神禾原北崖,與華嚴寺相對。《鹹寧縣誌》載:“小章(應為小江)村有禪經寺。”《鹹寧長安兩縣續志》載:“禪經寺在小江南村神禾原北崖,楊嗣復迎養父於此(見《楊氏家譜》)。宋仁宗時,族人舍為佛寺。”楊嗣復及其父楊於陵是唐代人,新舊《唐書》均有傳。按此記載,似乎是楊嗣復父子於此建寺,但又說:“宋仁宗時族人舍為佛寺”,不知何故。民國時期,禪經寺仍有廟宇。鄭維翰《心園集·樊川圖記》小江村條記載:“近村,叢柏森立,古禪靜(經)寺尚在。”當時有門房7間,東西廊房各4間,正殿5間,內奉佛像及十八羅漢泥塑。解放後,小江村村民將寺廟拆除,建成一所國小。

弘福寺

弘福寺(石刻上刻名稱為弘福寺) 位於樊村鄉西樊村與岳村之間的神禾原北崖,以諸神普降洪福而得名,與少陵原畔的興國寺相對。據傳建於唐代。民國初年,尚有山門3間,樓房3間以及僧舍等建築,正殿祀玉皇、無量、黑虎、靈官;樓房中間祀菩薩,另有二十八宿及八大金剛等泥塑。其建築毀於60年代。

興國寺

興國寺位於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東西楊萬坡之間。《鹹寧縣誌》載:“興國寺在夏侯村西,離城三十里。唐三藏香火院。”宋代改名“延興寺”。寺前有古柏兩株,約三、四抱有餘,當為唐柏。寺內有清代大殿3間、東西廊房各3間。1939年,陝西教育廳以興國寺舊址為中心,建立了一所規模宏大的“興國中學”,以3間大殿作圖書館,第三任校長李瘦枝給寺院門楣上題“唐興國寺”匾額。
興國中學1949年停辦。解放初,西北軍政大學、西北藝術學院先後以這裡為校址。後曾為西安美術學院校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