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塔,矗立在西院蒼翠松竹之中,高二十三米,仿木樓閣式磚塔,為唐代著名高僧三藏玄奘大師之墓塔,是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遺蹟。塔建於唐宗章二年(六六九年),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
塔平面正方,全高廿一公尺,共五層,塔身無基座承托,由地面直接出土,二層以上為磚表土心,無法登上。初層每邊五.二公尺,經後世維修,塔身外璧無裝飾,已改為平素之磚牆,沒有倚柱,上有以磚刻「一斗三升」斗拱,南面辟有半圓形拱券門,內設小方室供奉玄奘坐像。第二層至第五層,高度及面積漸次內縮,均以磚砌出八角形倚柱。
各層塔檐以二層菱角牙子和多層平磚疊澀而出,四個檐角懸掛一個鐵鈴,檐口上部,反疊澀平磚砌成坡頂形式,以承接上層塔身,至第五層塔頂四坡亦不起脊, 線柔和向內曲。
塔底層南面有拱行券洞,龕內有玄奘法師泥塑像。塔底層北面壁上鑲嵌唐朝文宗開成四年(八三九年)刻《唐三藏大遍覺法師塔銘》,劉珂撰文,僧建初書丹。整個塔造型既簡潔明快,又莊重穩固,歷經一千三百多年仍巍然屹立,在我國建築史上具有極大價值。
塔剎亦平面呈正方,四瓣仰蓮托覆缽、蓮瓣及寶瓶、寶珠等。外觀簡單穩重,表現樸實大方的風格。此塔於太和二年重新修復。
玄奘法師(六○○年至六六四年)是唐朝法相宗創始人,佛經翻譯家。唐高宗鱗德元年(六六四年),玄奘法師圓寂於宜君縣玉華宮。訊息傳至京城長安,朝野為之悲戚,唐高宗悲嘆∶「朕失國寶矣」。玄奘法師遺骨在長安城東白鹿原上安葬時,送葬者達數萬人。六六九年,唐高宗下詔將玄奘法師遺骨葬少陵原畔(今址),建五層磚塔葬之,隨即建寺。玄奘塔因唐中宗溢玄奘「大遍覺」,故又稱「大遍覺塔」。
玄奘塔兩側是玄奘弟子窺基和圓測靈塔。高約七米,三層四面分別有「基師塔」和「測師塔」匾額。窺基塔建於唐高宗永淳元年(六八二年),窺基(六三二年至六八二年),俗姓尉遲字洪道,是唐開國大將軍尉遲敬德之侄,十七歲從玄奘法師出家。他聰慧博學,深受玄奘法師器重,與神坊、嘉尚、普光號稱「百部疏主」。圓測塔是宋政和五年(一一一五年)葬於與教寺。圓測(六一三年至六九六年)是唐朝新羅(朝鮮)僧人。他自幼出家,十五歲到中國學法與唐玄奘,通梵語、藏語等六種語言,幫助玄奘法師譯經,成為奘門高足之一。圓測圓寂後,初葬與河南龍門香山寺,後弟子葬於陝西終南山豐德寺東嶺。宋時從豐德寺葬部分遺骨於玄奘塔側。
與教寺千百年來幾經滄桑。唐肅宗李亨來此處遊覽,題塔額曰「興教」,從此,這座寺院名曰「與教寺」。唐朝樊川寺院密集,與教寺與興國、華嚴、牛頭、觀音、雲棲、禪定、法幢等並稱「樊川八大寺院」,與教寺位列樊川八寺之首。宋朝時,與教寺「殿宇法制,粗密莊嚴」。明清時,幾廢幾興。到清同治年間(一九六五年)寺內殿堂均為戰火所焚,唯三座靈塔倖存。一九二二年,妙闊法師募修了大殿五桐,燎房十間。一九三○年至一九三四年,朱子橋居士等人募資補修了三座靈塔。一九三九年程頌等募修大雄寶殿、藏經樓、山門等。一九四九年後,妙闊法師自任住持,法因任監院,僧人過若農禪並重的生活。一九三二年,在住持常明法師主持下,與教寺修繕一新,成為國內外遊人香客參觀訪問、朝拜聖地。
與教寺法堂內供元朝所鑄佛繞毗盧銅佛像一尊,高兩米。重約兩千七百餘斤,還供有明朝銅鑄阿彌陀佛像,西側有唐朝銅鑄觀音像,東側有明朝木雕地藏菩薩像。這些都是寺內珍貴文物。堂壁上懸有十八羅漢拓版像,兩側牆壁上鑲嵌《金剛經》石碑,字機跡遒勁,為書法珍品。東院藏經樓上收藏著明清刻引佛經和近代影印經典達萬卷之多,還珍藏著梵文、巴利文、貝葉經等。西院有一座構築精巧的「慈恩殿」,殿內有玄奘及弟子窺基、圓測石刻像各一座,這三座石碑為一九三○年至一九三四年間刻制,玄奘和窺基法師畫像是依舊日本東京收藏我國唐朝官中所供玄奘、窺基畫像印製刻石。玄奘法師石刻像高約一米,身穿短褐,足登布屐手執雨傘,背著裝滿經書的背夾,背夾上掛一盞明燈,主動地表現出玄奘法田不畏險阻、風雨兼程地在配取經途中跋涉的感人形象法奘的造一形象在印度也家喻戶曉,成為人們克服困難、永往直前的鼓舞力量。
現任方丈常明法師,八十餘歲,陝西禮泉人,一九三七年出家,師從拂塵大師,畢業於中國佛學院,秉任中國佛教學會理事,陝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西安市佛教協會副會長。現任監院寬池法師,三十餘歲,陝西武功人,一九九○年出家,師從常明法師。(資料不源於佛旅網)
相關詞條
-
廣教寺
廣教寺,座落在江蘇南通市南郊的狼山,始建於唐總章二年(669年),是一座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古剎。據《通州志》記載:“唐總章二年,由上即建大雄寶殿、殿閣...
基本介紹 建寺歷史 整修過程 特色建築群 主要建築 -
通教寺
通教寺位於北京市東直門內針線胡同的尼僧寺廟,它的歷史可追溯到明代。它最早為明代一太監創建,清代明改建為尼寺,更名為“通教禪林”。1942年,開慧勝雨對該...
歷史沿革 建築布局 建築特點 -
廣教寺雙塔
廣教寺雙塔,亦稱敬亭雙塔,位於安徽宣城北面2.5公里的敬亭山南麓,雙塔始建於北宋紹聖3年(公元1096年),雙塔東西對峙,相距26.9米,形制相同,均為...
歷史沿革 建築特點 文物遺存 文物價值 文物保護 -
崇教寺[浙江]
崇教寺坐落於長治市北馬西鄉古驛村,始建年代不詳,據寺內碑文記載,原名莊樓寺,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792平方米。
泰順崇教寺 長治崇教寺 -
興教寺事件
2013年4月10日,媒體報導埋有唐代高僧玄奘大師靈骨的西安興教寺,正面臨大規模拆遷。當地政府給出的拆遷原因是“絲綢之路聯合申遺的需要”。據媒體分析,申...
事件爆發 事件背後 最新進展 各方回應 保衛興教寺 -
崇教寺[山西長治市崇教寺]
崇教寺始建年代不詳,據寺內碑文記載,創建於北宋太平興國9年(984年),初名鴻門寺,後廣武山莊樓寺僧人奉旨重修,更名崇教寺。明嘉靖27年(1548年)、...
簡介 -
崇教寺[山西晉中市昔陽縣崇教寺]
昔陽崇教寺位於中國山西省昔陽縣城內北隅,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昔陽縣誌》載,創建於宋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明洪武十四年(...
簡介 -
彰教寺
彰教寺,位於高淳縣鳳山韓村鎮北。創建於唐大中七年(853年),原名報恩寺,宋改“彰教”。寺廟面朝阡陌,背靠石湖,周圍古木參天,環境幽雅,為江南古名剎之一...
修繕歷史 建築風格 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