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樊寺村位於菏澤城西南20公里,220國道東3公里,王浩屯鎮政府駐地2.5公里。樊寺村現有三條東西街,二條南北街,且已全部硬化。居民530戶,人口2100人。全是漢族。樊姓占50%,王姓占45%,另有少許劉、李、姚、畢姓占5%。耕地面積2105.6畝。農機具300餘台。國小一所,衛生室一處,恆溫庫三座。
村莊簡史
樊寺村始祖於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從山西洪洞縣遷至此地,開荒中地,定居立村,村名大王莊。明朝正德年間(1506-1510),因村西有一寺廟,改村名為樊寺。據樊氏和王氏家譜記載,立村初期,村西住戶歸直隸省東明縣王浩屯鄉管轄,村東住戶歸長縣黃集鄉管轄。解放戰爭時期歸根生區管轄(薛義屯),後歸第七區管轄(薛義屯)。從人民公社時期的大隊、生產隊,到鄉鎮及村委會歸王浩屯鎮管轄。
經濟狀況:
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特別是改革開放後,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提高。我村的主導產業是辣椒、大蒜。這兩類產品遠銷全國,出口日本、韓國等東南亞國家,深受客戶的歡迎。為使主產業做大做強,我村村民合夥入股建造現代化恆溫庫三座,既方便了廣大民眾,又進一步創造了收益,深受廣大民眾的歡迎。目前農田生產全部實行機械化,糧食生產穩步提高。小麥、玉米單產一般在800-1000斤左右。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農政策,免除農業稅,實施種糧補貼,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為進一步改善生活條件,提高收入,勞務輸出成重要渠道。村中每年外出打工者達五六百人,經濟效益明顯,農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風土人情:
飲食生活:
人民公社期間,生產隊牲畜較少,生產勞動以人力為主,多靠人力翻地、拉耙、拉犁、拉車。婦女除參加勞動爭取“工分”之外,還紡花織布。社員吃飯以地瓜乾麵為主食。計畫經濟時代,需持布票定量供給布匹、衣帽、鞋襪等穿戴用品大都有家庭婦女縫製。改革開放後,農民生產生活方式逐步改變,商品經濟發展很快,生活水平大為提高,飯菜比較豐盛。人們炒菜做飯基本告別了焚柴做飯的習俗,多使用煤爐、煤氣灶、電飯鍋等家用電器。饅頭、水餃等食品以購買為主,很少自己加工。很多家庭購買了太陽能,告別了到大坑塘去洗澡的習慣。
婚嫁
清朝末,娶親大多用花轎。民國和建國初期多用“太平車”。結婚時,女方家庭要陪送嫁妝。早年多以桌櫃、衣服、被子之類。現在多以桌櫃、衣服、機車、電視等家用電器。條件好的還陪送轎車。男方家庭要張貼紅對聯,裝飾新房。把新媳婦接到家後舉行隆重儀式,鳴炮奏樂,拜天地、入洞房。結婚後三天新娘要回門,新郎要到岳父岳母家認門,有的新事新辦,擺酒設宴招待親朋好友以示慶賀。現在結婚有的照傳統禮儀,有的新事新辦,擺酒設宴。招待親朋,以示慶賀。
喪葬:
有史記載以來,一直採取土葬方式。把死者放入棺材埋進家族的墳墓,封起土丘,俗稱“墳頭”。家人根據家境採用適當方式祭奠。家庭富有的,擺貢納禮,禮儀隆重。家境貧寒者,程式簡單,入土為安。祭拜方式很多,多以行禮為主,一般為八拜、十二拜、二十四拜。現在死者以“火化”為主,並禁止大操大辦。
傳統節日:
春節、清明、中秋節是傳統的三大節日。
春節
春節習俗與全區大體一致。春節前幾天,人們就忙於準備年貨、菸酒、雞鴨魚肉樣樣備齊,並有包豆餡饅頭的習俗。吃喝用品一般備足10-15天。大人、小孩理髮、剃頭、換上新衣服。春節頭一天張貼紅對聯。除夕夜,喝酒、偷樂,看春節晚會。春節凌晨大多數3-4點起床、放炮。早時串門磕頭。正月初二至正月初九走親戚、串朋友。以示問好。
清明:
清明是古代流傳的傳統節日。各家各戶都到老人墳上添土燒紙,表示對先人的懷念和哀思。凡是死者有閨女出嫁的,那天都回娘家給老人燒紙,以表示老人的養育之恩的報答。(王殿印、王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