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牛簡介
選福牛並取名樂樂是因為牛代表著頑強、樂觀與默默無聞的精神,同時也有祥和、風調雨順的象徵。“福牛樂樂”是中國奉獻給殘奧會和世界的友好形象大使,它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風格和文化特色,詮釋著豐富的奧林匹克精神,蘊含著殘疾人運動員自強不息和頑強拼搏的精神,體現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與殘奧運動員奮發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殘奧會“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完美契合。
福牛特點
殘奧會吉祥物設計方案的靈感來自中國古老的農耕文明,具有以下特點:
(1)詮釋出豐富的北京殘奧會理念和奧林匹克精神。牛,扎紮實實、勤勤懇懇、堅韌不拔、永不言敗。牛的良好形象蘊含著殘疾人運動員自強不息和頑強拼搏的精神,與殘奧會運動員奮發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殘奧會 “超越、融合、共享” 的理念相契合。
牛,樸實、樂觀、勤奮,體現了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奧林匹克運動會提倡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哲學,殘奧會更倡導身體殘疾的人們和健全人一樣,享有在賽場上比賽的權利,並將這種精神延續到生活當中,做生活的強者,為社會的進步增添力量 。
(2)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反映出北京奧運會“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理念。牛是與人類最親近的動物之一,它友好、忠厚、富有親和力。在世界文明的長河中,田園牧歌是人們對和諧生活的嚮往與禮讚,牛的形象廣泛出現在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自然、舒緩、詩意的田園生活中,體現出人們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憧憬與希望。
另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牛還有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和平安、祥和之意。
(3)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文化特色。設計方案吸收了中國民間版畫、年畫與玩具的造型與設計風格,並結合現代卡通造型的特點,體現了傳統民族風格、大眾情趣與時代氣息的完美結合。
(4)牛的形象在國際上具有廣泛認同性。牛是人類最早表現的動物,如法國拉斯科壁畫和西班牙阿爾塔米拉山澗岩畫中都有牛的形象。牛的形象正面,在國際上已得到廣泛認同。選擇人類最熟識的動物形象作為殘奧會吉祥物,有別於選取珍稀動物的傳統思路,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5)具有廣闊的延展設計和市場開發空間。設計方案符合穩定性原則。它的基本形象適合體育項目造型與殘奧會紀念品的搭配組合,也宜於絨毛、塑膠等多種材質的開發。吉祥物紀念品可使用單一材質製作,也可以使用不同材質、結合形象特點進行組合製作 。
創作歷程
殘奧會吉祥物設計的徵集工作開始於2004年8月5日,與北京奧運會吉祥物設計徵集同步。2004年12月1日17時30分,徵集活動截稿。在此期間,負責徵集工作的北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成了最繁忙的地方,諮詢電話、郵寄信件、電子郵件不斷從世界各地湧向這裡。在近4個月的時間裡,北京奧組委共收到有效作品87件。
2005年11月11日,孕育“福娃”的艱苦工作完成,殘奧會吉祥物的評審修改工作被提上了日程。同年12月30日,87件作品被呈現在由專家、學者、殘疾人藝術家、殘疾人代表等各方人士組成的評審會面前。這些作品中既有以動物為藍本創作的形象,也有以中國神話中的神獸或人物為原型的設計。經過評審,美猴王、哪吒兩個神話人物形象和白鰭豚三件作品引起了評審們的注意。
評審會初次確定的這三個形象,基本確定了殘奧會吉祥物創作修改的方向,然而,這三個形象都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煩”。
首先加入修改工作的是“福娃”的主要設計修改者,著名藝術家韓美林先生。之後,韓先生將修改創作工作委託給了參與“福娃”設計修改工作的另一位主創人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吳冠英先生繼續進行修改工作。
隨著修改工作和評審工作的不斷深入,所有參與評審的專家、代表便將目光投向了在應徵作品中都沒有出現過的牛身上。剛開始呈現在評審會眼前的小牛並不活潑可愛,甚至還有點死板。然而,牛身上所具有的與殘奧會理念不謀而合的特質很快贏得了大家的喜愛。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殘奧會吉祥物評審王濤回憶第一次看到這個形象時說:“牛本不在最初三個方案中,但當這個形象第一次出現在我眼前時,我覺得終於看到了可以體現殘奧會精神的代表形象。”
眾所周知,從2000年悉尼殘奧會開始,歷屆殘奧會的吉祥物幾乎都選擇了當地最有特色的動物作為吉祥物創作原型,評審組在反覆討論後認為,牛這種我們身邊最為常見的動物恰巧能反映出殘疾人是我們共同大家庭里平等、普通的一員。牛大眾化的形象更契合殘疾人的現狀,也反映他們要融入社會的願望。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牛的形象最能體現奧林匹克精神和北京殘奧會的理念。
牛的形象創作靈感來自古老的農耕文明,作為人類最古老的朋友,與殘奧會運動員奮發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殘奧會“超越、融合、共享” 的理念相契合。牛與殘奧會理念的契合讓評審會的專家和主創人員為之振奮。將這種契合更加完美地表現出來又成了專家們接下來的工作。2006年8月,一隻可愛的小牛“誕生”,他的名字叫“福牛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