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雄蟾體長47~55mm左右、雌蟾體長57.5~64mm。頭寬顯然大於頭長;吻端平切,頰部垂直,吻棱顯著;頭頂平、光滑無疣,上眼瞼外緣小疣粒組成棱狀;眼與耳後腺之間有鼓上棱,耳後腺略呈三角形;兩眼內側略顯“()”形棱;頭頂有短的頂棱;鼓膜長橢圓形;上頜無齒,無犁骨齒。頭頂皮膚光滑,緊貼頭骨;背部有刺疣,雄蟾的較雌蟾的密集;頭體側面及四肢背面白色錐狀疣甚顯。體和四肢腹面均滿布白刺疣。前臂及手長大於體長的1/2,關節下瘤單枚,外掌突大於內掌突;後肢較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無股後腺,無跗褶;趾側緣膜窄,趾基部有蹼;內跖突略大於外跖突。頭背面深棕色,兩眼間有褐色三角斑;體背及四肢背面黃棕色或棕紅色,具深棕色花斑,上唇緣及四肢背面深棕色斑甚明顯;體側和體腹面藍灰色,具灰色雲斑,體側有一條深褐色縱帶。雄蟾第一、二指上黑色小婚刺密集;具單咽下內聲囊。第39期蝌蚪全長約26mm,頭體長11mm;體黑褐色,尾鰭色較淺;尾肌弱,尾末端鈍尖;唇齒式為Ⅰ:1+1/Ⅲ;僅兩口角有唇乳突;即剛完成變態的幼體頭體長約8mm,殘留尾長僅1~3mm。
生境繁殖
該蟾生活于海拔350~900m的常綠闊葉林區內,幼蟾白天在林間小路上爬行。蝌蚪和即將完成變態的幼體在靜水塘中。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蟾分布區狹窄,其種群數量很少。受脅等級:費梁等(2010)建議列為瀕危EN。
分布
廣東(乳源)、海南(陵水吊羅山、樂東尖峰嶺、鸚哥嶺、霸王嶺)。
物種辨識
與頭盔蟾蜍相近,但該種鼓上棱短於耳後腺,兩者相接處有一條橫凹痕;內外蹠突幾乎等大;趾基部具蹼跡;雌蟾體側和腹面藍灰色,具灰褐色斑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