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山羊板皮

槐山羊板皮

槐山羊板皮,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槐山羊板皮,昔為漢口路板皮之中堅,稱漢口槐皮,板皮其型如蛙,薄厚均勻,略呈蠟黃,油潤光亮,毛孔細而勻,摺疊無白線,韌性大,強度高,分層多不破裂。理化性能明顯優於其它羊皮,是製作高級皮面革和軟皮物件的理想原料。早在1861年,槐皮就以其皮質優良而享譽世界。國際市場上高級 “京羊革”、“苯胺革”常取自槐皮。遠銷英、美、法、德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價高於其它羊皮40%,走俏國際市場,現仍為土特產出口“拳頭”產品,出口量最高年份達60萬張。

2015年06月1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槐山羊板皮”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物理性狀

據周口地區槐山羊聯合調查組1982年調查資料,槐山羊板皮形如“蛤蟆狀”,短毛,白色,針毛細,毛孔小,分布密。肉麵臘黃色,核桃紋明顯。柔軟有彈性,摺疊無白線。

槐山羊板皮頸、臀、腹部毛的密度平均每平方厘米為2657根,其中針毛(粗毛)487根,絨毛(細毛)2170根,針毛與絨毛比為1:4.5,針毛和絨毛細度分別為47.12和11.40微米,板皮毛孔呈月牙狀排列。

1982年,周口地區槐山羊協作組對6月齡至周歲的槐山羊板皮進行測定,鮮皮面積平均為4871.10立方厘米,厚度(去毛)為1.16毫米,重量為1099.03克;乾皮面積、厚度(去毛)、重量分別為3634.67立方厘米、0.77毫米和623.03克。

1982年,對不同體重的槐山羊及其宰剝的鮮皮面積進行測定,體重13.01—15.00千克的羯羊,其板皮面積為3842.20平方厘米±492.10平方厘米,母羊為3110.00平方厘米±359.21平方厘米;體重15.01—20.00千克的羯羊其板皮面積為4333.00平方厘米±620.63平方厘米,母羊為3732.80平方厘米±1097.37平方厘米;體重25.01—30.00千克的羯羊和母羊,其板皮面積分別為5586.66和5760.06平方厘米;體重30.01千克以上的羯羊和母羊,其板皮面積分別為6369.00和8072.50平方厘米。

槐山羊板皮 槐山羊板皮

1999年,對10月齡到周歲的槐山羊板皮不同部位厚度進行測定,鮮皮(去毛)的肩部厚度為1.017毫米±0.234毫米,側部為1.015毫米±0.180毫米,背部為1.292毫米±0.256毫米,臀部為1.261毫米±0.143毫米,肩、背、臀部與其側部比、部位差分別為1.001、1.272和1.242。乾皮(去毛)的肩部厚度為0.612毫米±0.131毫米,側部為0.614毫米±0.135毫米,背部為0.824毫米±0.263毫米,臀部為0.992毫米±0.174毫米,肩、背、臀部與其側部比、部位差分別為0.996、1.342和1.615。

組織學結構

西北輕工業學院對槐山羊板皮進行了組織學對比研究,研究指出,槐皮(槐山羊板皮)乳頭層的乳頭部凸起小,溝紋較淺,粒面較細。乳頭層厚度大於網狀層,特別是頸部的乳頭層更厚,膠原纖維編織較緊密。頸、臀、腹部乳頭層的厚度比自身的網狀層厚度差異大。頸部、臀部的乳頭層占真皮層厚度的百分比較小,腹部則較大。乳頭層下部和網狀層中部的膠原纖維束較細,編織較緊。槐皮的乳頭層有毛囊、汗腺、豎毛肌等,使乳頭層和網狀層組織結構差異大,兩層之間形成明顯的分界線。

槐山羊板皮頸部的表皮厚度為0.015毫米,真皮的乳頭層和網狀層厚度分別為0.908毫米和0.684毫米。臀部的表皮厚度為0.013毫米,真皮的乳頭層和網狀層厚度分別為0.926毫米和0.779毫米。腹部的表皮厚度為0.014毫米,真皮的乳頭層和網狀層厚度分別為0.869毫米和0.571毫米。

產地環境

槐山羊 槐山羊

板皮產區、產量與出口概況槐山羊板皮產於黃河以南、淮河以北、京廣鐵路以東、津浦鐵路以西的黃淮地區,主要產於河南省周口地區,其中心產區位於該地區的沈邱、項城、淮陽和鄲城縣(市)。產區系平原農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林茂糧豐,飼草豐富,六畜興旺,除產槐山羊板皮外,還產黃牛皮、水牛皮、馬皮、騾皮、驢皮、豬皮、狗皮、兔皮等。

歷史淵源

槐山羊板皮亦稱“槐皮”、“漢口路槐皮”,是中國大宗傳統出口商品之一。

板皮名稱及其由來清朝中期,河南省沈邱縣槐坊店(今槐店鎮、沈邱縣城)的皮行購集周圍的山羊板皮,運至漢口,爾後銷往全國各地。

鹹豐十一年(1861年),遠銷英、法、德、美及日本等國,受到好評。為區別於其他山羊板皮,槐坊店的皮行將其購集的山羊板皮打成捆後,在其皮肉麵印上“行號”並印上“槐”字,故稱“槐皮”、“漢口路槐皮”。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開始對槐山羊板皮進行研究。

1981年,槐皮山羊命名為“槐山羊”後,稱“槐山羊板皮”。

生產情況

1962年,槐山羊板皮生產18.7萬張。

1978年,槐山羊板皮生產109.5萬張。

1981—1988年,周口每年出口槐山羊板皮平均108.16萬張。

1995—1997年,槐山羊板皮平均每年出口近300萬張。

1997年,槐山羊板皮生產達339.9萬張,其中中心產區196.6萬張,占57.84%。

槐山羊板皮 槐山羊板皮

1998年,槐山羊板皮生產1000萬張,出口900萬張。全產區約產槐山羊板皮1300萬張,出口1000萬張。

產品榮譽

2015年06月1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槐山羊板皮”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槐山羊板皮(槐皮)產地範圍為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項城市鄭郭鎮、王明口鎮、官會鎮、付集鎮、千佛閣辦事處、花園辦事處、秣陵鎮、三店鄉、高寺鎮、丁集鎮、南頓鎮、永豐鎮、范集鎮,淮陽縣新站鎮、豆門鄉、魯台鎮、朱集鄉、馮塘鄉、徐灣鄉、王店鄉,鄲城縣錢店鎮、東風鄉、巴集鄉、石槽鎮、宜路鄉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本地經提純復壯的槐山羊品種。

槐山羊板皮 槐山羊板皮

二、飼養管理

1.養殖方式:散養及舍飼。

2.飼養條件:以玉米秸稈、牧草青貯為主要飼料。

3.出欄標準:育肥期10至12個月,公羊體重≥40.89千克,母羊體重≥34.73千克。

4.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三、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槐山羊板皮(槐皮)色為淺黃色或棕色,油潤光亮,呈核桃花紋,皮厚柔軟,毛孔細小均勻,板質緻密,不易乾枯、疏鬆,分層多而不破碎,摺疊無白線,富有較強韌性及彈性,抗張強度較高。皮形為蛤蟆狀,面積為0.19平方米至0.35平方米;每張皮重0.25至1千克之間,晚秋、初冬宰剝取皮為“中毛白”,質量最佳。

2.理化指標:

項目 抗張強度(N/平方毫米) 伸長率(%) 收縮溫度(℃) 水分(%) pH值
指標 ≥7.0 ≥80.0 90 ≤14 5.4-6.5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槐山羊板皮(槐皮)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河南省周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槐山羊板皮(槐皮)的檢測機構由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