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路社區

槎路社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因位於江南區舊槎路一帶而得名。槎路社區。

基本概況

社區面積84.8平方公里,社區管轄範圍以友誼路以西,壯錦大道以東,白沙大道以北包括中直、區直、市屬企事業單位、學校、部隊、林場、公園、商住小區等組成的混合型社區,管轄單位有冶煉廠小區、龍翔苑小區、春之語小區、四季花都小區、外運公司(麗匯嘉園小區)、汽配總廠、七坡林場分站、良鳳江公園、養雞廠、鐵二局五處、機場部隊、沛鴻中學江南校區、普羅旺斯小區、中房碧翠園小區、友誼苑小區等15個單位(小區),現有11185戶,35538人,黨支部成立於2001年12月28日,支部黨員人數從成立之初的5人到目前人數為224人。支部設書記1名,副書記1名,委員7名。分5個黨小組,各黨小組按照住地、退休、下崗或其他進行劃分,各小組人數不等,以便於開展活動為目的。黨員中以退休黨員、下崗黨員占絕大多數。槎路社區居委會成立於2001年12月26日,社區榮就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2006、2007年度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先進稱號、2011年度那洪街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

社區工作

社區內主幹道有白沙大道、友誼路。居委會有成員10名,黨支部成員9名,協管員10名,社區辦公面積370平方米。槎路社區自成立10年多來,社區“兩委”班子克服轄區單位分散、距離遠、關停破企業多、退休人員多、下崗失業人員多、優撫低保對象多、退休下崗黨員多、不穩定因素多等困難,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領全體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努力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文化生活豐富、人際關係和諧的新型文明社區。先後榮獲第二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工作先進集體、全區基層低保規範化建設先進單位、南寧市文明社區、南寧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系統2008年度先進集體、2008年度南寧市流動人口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南寧市2009年度創建計畫生育“兩無一提高”活動達標村(居)單位、南寧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先進集體、南寧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江南區2005年度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居民委員會、2008、2009年度江南區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先進社區、2010年度經開區創建計畫生育“兩無一提高”活動先進單位、2007、2008、2009、2010年度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綜治維穩、平安建設工作先進集體。

飲食習俗

建國前後,民眾以高粱、大豆、穀子為主食,1978年以前,以玉米餅、地瓜乾麵窩窩為主。改革開放以後,白面膜成為人們的主食。一日三餐還有肉,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各種青菜一年四季不斷,迎來送往還離不開酒。人們生活講究營養,魚、肉、蛋、奶消費日益增加。煙、酒、糖、茶家家必備。每逢婚嫁喜慶,宴席講究色、香、味、營養價值。宴席檔次逐年升級,每席上菜有10個、12個、16個、24個不等。

社會服務

槎路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為居民提供包括民政、婦女、計生、老齡、勞動保障、流動人口管理等服務內容,為居民提供便捷服務。此外,社區還設有黨員活動室、社區市民學校、衛生服務站、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社區警務工作站、社區綜治工作站和社區城管工作站。社區以服務民眾為重點,積極開展便民利民服務:宣傳優生優育政策,每年一次為育齡婦女提供免費體檢;對特殊群體提供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優撫保障服務;對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再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服務。在社區文化建設方面,社區充分利用老年活動室、文體活動室、閱覽室、青少年綠色網咖、文體創作室、室外健身場等活動場所,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體育、科普、教育、娛樂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金凱社區積極創新服務管理機制,整合多方資源開展和諧社區建設活動。本著屬地管理,單位負責、居民自治、社區服務的原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