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夏葉甲

老熟幼蟲於5月下旬開始入土化蛹,6月中旬新羽化的成蟲初見,當氣溫較高時與上一代的成蟲群集於樹幹上蔽蔭處或樹洞裡越夏。 8月下旬出蟄活動,開始交配,但當年不產卵,10月初下樹越冬。 天涼時多於白天取食、夏日則白天潛伏於枝幹或葉間,夜間出來取食。

一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土中越冬,次年4月上旬開始出現,5月上旬卵開始化。老熟幼蟲於5月下旬開始入土化蛹,6月中旬新羽化的成蟲初見,當氣溫較高時與上一代的成蟲群集於樹幹上蔽蔭處或樹洞裡越夏。一般於 8月下旬出蟄活動,開始交配,但當年不產卵,10月初下樹越冬。成蟲不能飛翔,假死性較強。天涼時多於白天取食、夏日則白天潛伏於枝幹或葉間,夜間出來取食。成蟲幼蟲均沿葉緣取食使葉成缺刻,以夏眠前取食最多,蟲口密度大時,常將葉肉食盡,殘留主脈。卵產於枝梢或葉片上。卵期的天敵有跳小蜂等,屬幼蟲期的天敵有長足寄蠅等,成蟲期的天敵有中華大蟾蜍、灰山椒鳥等。
榆樹葉甲食性較專一,可通過營造混交林防止其發生蔓延。其他防治措施包括嚴格控制苗木調運時的傳播,消滅夏眠的榆紫葉甲和榆夏葉甲成蟲及集中化蛹的榆藍葉甲、榆黃葉甲幼蟲,樹幹環塗氧化樂果、樂果乳劑原液或1:1水溶液,根部埋呋喃丹顆粒劑防治榆藍、榆黃葉甲的幼蟲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