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錢紙,漢族喪葬用物。流行於天津、北京等地。《就日錄》載:“唐王嶼禱神用寓錢。按寓錢蓋以紙寓錢也,邵康節謂之楮(音功)錢。”津俗,將粉連紙橫幅裁成三四寸等寬的長條,L端相連,下端作燕尾狀,每條各鑿四五個古錢眼。有老人去世,家屬按死者年歲定條數,用繩綑紮上端,系在竹竿或木棍上,按男左女右慣制立於街門旁或高挑於門楣上角。與此同時必於門側牆上貼門報兒一張。入殮後隨家屬哭祭將楮錢紙焚化。此兩物主要用來向鄰人、親友報告某家有老人去世。
相關詞條
-
楮紙
楮紙,是用楮樹皮製作的紙張;而世界上最早的貨幣“交子”就是用楮紙印製的;在唐宋時期,成都楮紙不僅用來印紙幣,官方和私人文書、券契、書籍也都採用楮紙;楮紙...
簡介 基本信息 楮紙名品有四色 淨眾寺旁造紙幣 -
楮
楮字屬於者字族。在者字族裡,者字都是聲符兼義符。者字族漢字都與“家”、“室”之義有關。楮的本義是“一種作為造紙原料的樹”或“家產的造紙原料”。
字音字義 基本資料 主治 紙的代稱 -
紙
紙,用植物纖維製造,是能任意摺疊用來書寫的非編制物。 最早的紙在2200年前,西漢初期已有了紙,但還是很粗糙,不被廣泛套用。公元105年,東漢蔡倫改進後...
詞語解釋 基本信息 簡介 發展歷程 分類 -
楮[漢字]
楮(chǔ):落葉喬木,葉似桑,樹皮是製造桑皮紙和宣紙的原料。古時亦作紙的代稱【~幣。~錢(舊俗祭祀時焚燒)】。楮皮、楮葉和楮實等均可入藥,有多種功效。
漢字信息 漢字解釋 相關詞語 相關成語 相關詩詞 -
楮亭記
金粟園後,有蓮池二十餘畝,臨水有園,楮樹叢生焉[1]。予欲置一亭納涼,或勸予:“此不材木也,宜伐之,而種松柏。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釋 作品賞析 作者簡介 作品翻譯 -
楮幣
名詞,也稱楮券。中國舊式紙幣的別稱。因楮皮可以造紙,統稱紙為楮,故有此名。周必大《二老堂雜誌》卷四:“近歲用會子,蓋四川交子法,特官券耳。不知何人目為楮...
-
鑿楮
鑿楮:指紙錢。楮,紙。
拼音 解釋 -
楮錠
語出:《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 崔生 感 興娘 之情不已,思量薦度他……盡買香燭楮錠,賚到 瓊花觀 中,命道士建醮三晝夜,以報恩德。” 清 袁枚 《續...
-
楮貝
示例:姚錫光 《東方兵事紀略·台灣篇下》:“初三日,商民持票索銀愈急,臥守不去。局紳 莊序端 匿不敢出,於是楮貝填委,市易梗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