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楊興柱 ,男,1976年2月出生,安徽六安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國家旅遊局首批“旅遊業青年專家”,中國管理科學學會旅遊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安徽省旅遊智庫專家。酒店管理系主任、旅遊管理專業碩士(MTA)及旅遊培訓中心主任。安徽師範大學國土資源與旅遊學院旅遊規劃、區域發展與城鄉規劃方向博士生導師;人文地理學專業、旅遊管理專業、區域發展與城鄉規劃專業研究生導師,旅遊管理專業碩士(MTA)研究生導師。2014年,被選派到安徽省旅遊局市場處掛職處長助理。相繼入選中國旅遊協會旅遊教育分會與中國旅遊協會旅遊婦女委員會的鄉村旅遊規劃策劃專家庫、安徽省4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價專家庫。主要從事旅遊發展與旅遊規劃、旅遊目的地管理教學與研究、旅遊規劃及城鄉規劃實踐工作。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項目3項,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主持與參加旅遊規劃及城鄉規劃項目50餘項。
研究方向
旅遊目的地管理、旅遊地理與旅遊規劃、城市經濟發展、區域發展與城鄉規劃
主授課程
旅遊規劃理論與實踐、城市經濟學、旅遊景區管理、西方經濟學等。
個人簡歷
1999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旅遊系,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2005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國土資源與旅遊學院,獲管理學碩士學位,導師:陸林;
2008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獲理學博士學位,導師:顧朝林;
2010年晉升副教授,同年聘為碩士生導師;
2014年破格晉升教授。
2017年聘為博士生導師。
科研課題
1、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旅遊地聚居空間演化過程、驅動機制及其社會效應研究》》(41471130)
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城市內部旅遊流空間過程與機制研究》》(41101154)
3、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都市圈旅遊發展的過程、格局和機制研究》子課題研究(41230631)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鄉村旅遊地人居環境可持續性評價與管理模式研究——以皖南鄉村旅遊地為例》》(10YJC630339)
5、主持國家旅遊局委託研究課題《都市圈旅遊小城鎮發展研究》(TYETP201314)
6、主持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安徽省現代服務業地區差異與集聚發展研究》(AHSKF09-10D40)
7、主持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戰略機遇期皖江城市帶旅遊發展策略研究》(2010sk118)
8、主持安徽師範大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旅遊發展背景下的鄉村人居環境評價研究》(2009年)
9、參加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項目《中國城市化過程、格局與機理研究》(40435013)
10、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貧困山區旅遊地社會-生態系統恢復力測度與作用機制研究》(41671136)
11、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南水鄉古鎮旅遊社會文化影響的空間分異與作用機制》(41071099)
12、參加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規劃項目《安徽旅遊產業融合的機制與路徑研究》(AHSK11-12D126)
13 、主持和參與《安徽省旅遊業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年)、《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旅遊總體規劃》(2016年)、《大別山旅遊扶貧快速通道(國家風景道)遊客服務設施規劃》(2015年)、《壽縣鄉村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15年)、《金安區九十里山水畫廊概念性規劃》(2015年)、《肥西縣旅遊總體規劃》(2014年)、《劉銘傳故居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概念性規劃》(2014年)、《劉銘傳故居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核心區總體規劃》(2014年)、《涇縣千年古宣文化園概念規劃》(2013年)、《涇縣黃道沖莊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13年)、《涇縣少華山莊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12年)、《蕪湖怡龍生態園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12年)、《蕪湖跨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分析》(2011年)、《郎溪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11年)、《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旅遊發展規劃》(2010年)、《蕪湖市第三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綱要》(2009年)、《黃河三角洲城鎮體系規劃》(2008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城鎮發展布局規劃》(2006年)、《遼寧盤錦船舶修造產業園發展戰略規劃》(2007年)、《常州市先進制造業空間布局規劃研究》(2006年)、《鹽城市沿海開發戰略規劃》(2006)、《延邊自治州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4年)、《中山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2年)、《合肥市包河區旅遊總體規劃》(2003年)、《淮南市旅遊總體規劃》(2003年)等多項地方政府委託項目。
代表成果
1、Yang Xingzhu, Zha Yanyan, Lu Lin, Yang Yang. An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perspective on types of operation developmentin West Lake,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CIE), 2017,1.
2、XingzhuYang,QunWang.ExploratorySpacetimeAnalysisofInboundTourismFlowstoChinaCiti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TourismResearch(SSCI),2014,4.
3、楊興柱,王群.皖南旅遊區鄉村人居環境質量評價及影響分析[J].地理學報,2013,6.
4、楊興柱,顧朝林.南京旅遊流網路結構構建[J].地理學報,2007,6.
5、楊興柱,陸林.農戶參與旅遊決策行為結構模型及運用[J].地理學報,2005,6.
6、楊興柱,顧朝林.旅遊流驅動力系統分析[J].地理研究,2011,1.
7、楊興柱,顧朝林.南京市內部旅遊客流空間測度與模擬[J].地理科學,2011,7.
8、楊興柱,查艷艷,陸林.旅遊地聚居空間演化過程、驅動機制和社會效應研究進展[J].旅遊學刊,2016,8.
9、楊興柱.基於城鄉統籌的鄉村旅遊地人居環境建設[J].旅遊學刊,2011,1.
10、楊興柱,陸林.全球-地方聯結下的旅遊地研究進展[J].旅遊學刊,2007,1.
11、楊興柱,陸林.我國城鄉旅遊地居民參與旅遊規劃與發展研究[J].旅遊學刊,2006,4.
12、楊興柱,吳靜.南京旅遊流網路結構特徵歷時性比較[J].旅遊科學,2015,4.
13、楊興柱,蔣鍇,陸林.南京市遊客路徑軌跡空間特徵研究[J].經濟地理,2014,1.
14、楊興柱,顧朝林.城市旅遊客流空間體系研究[J].經濟地理,2011,5.
15、楊興柱,陸林.旅遊規劃公眾參與的核心內容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2006,4.
16、楊興柱,陸林.大型節事旅遊基本特徵及發展對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5,2.
17、楊興柱,城市旅遊流構成要素與基本特徵[J].旅遊論壇,2013,6.
18、楊興柱,陸林.我國旅遊高等教育規模區域差異性研究[J].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4.
19、楊興柱,陸林.旅遊高等教育國際化人才培養途徑研究[J].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3,8
20、楊興柱.旅遊規劃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探索[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21、楊興柱,陸林.城市旅遊地居民感知及影響因素系統分析[J].城市問題,2005,2.
22、楊興柱,陸林.旅遊危機管理的初步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4,6.
23、查艷艷,楊興柱.旅遊地演化理論研究進展[J].旅遊論壇,2016,1.
24、朱琳,楊興柱.國內傳統民居空間置換研究綜述[J].旅遊論壇,2016,2.
25、孫井東,楊興柱.安徽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時空演變特徵[J].安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
26、吳靜,楊興柱,孫井東.基於新地理信息技術的南京市遊客流動性空間特徵研究[J].人文地理,2015,2.
27、吳靜,楊興柱.新地理資訊時代下的旅遊部落格研究進展與啟示[J].石家莊學院學報,2013,6.
28、盧松,楊興柱,唐文躍.城市居民對大型主題公園旅遊影響的感知與態度—以蕪湖市方特歡樂世界為例[J].旅遊學刊,2011,8.
29、王群,楊興柱.國外旅遊業碳排放研究綜述[J].旅遊學刊,2012,1.
30、王群,楊興柱,章錦河.山嶽型旅遊地水環境管理比較與模式構建[J].旅遊學刊,2007,22(11):47-51.
31、王群,陸林,楊興柱.千島湖社會-生態系統恢復力測度與影響機理.地理學報,2015,70(5):779-795.
32、王群,陸林,楊興柱.山嶽型旅遊地水資源系統安全評價—以黃山風景區為例[J].地理研究,2014,6.
33、韓盧敏,陸林,楊興柱.安徽省旅遊政策變遷及其空間回響研究[J].地理科學,2016,3.
34、王群,陸林,楊興柱.國外旅遊地社會-生態系統恢復力研究進展與啟示[J].自然資源學報,2014,5.
35、王詠,陸林,楊興柱.國外旅遊小城鎮研究進展與啟示[J].自然資源學報,2014,12.
36、王群,陸林,楊興柱.千島湖旅遊地社會—生態系統適應性循環過程及機制分析.經濟地理,2016,6.
37、參編《黃河三角洲發展規劃研究》.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
38、參譯《城市化》.科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
39、參譯《比較城市化》.商務印書館,2008年出版.
40、參編《中國城市化格局、過程及機理研究》.科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
41、參編《旅遊規劃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獲獎情況
1、2015年,獲得國家旅遊局優秀研究成果獎獲獎學術論文類二等獎
2、2014年,《旅遊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理論與實踐》(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3cgj028-2)
3、2008年,中國地理學會陳傳康優秀旅遊地理學術論文獎(中國地理學會)
4、2005-2006年度,獲得南京大學優秀研究生獎學金
5、2004-2005年度,獲得安徽師範大學優秀研究生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