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明[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原副主席]

楊紹明[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原副主席]
楊紹明[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原副主席]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紹明,1942年5月 生,男,漢族,大學學歷,中共黨員,196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楊尚昆之子。 曾任中國國際友誼促進會副會長,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楊紹明[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原副主席] 楊紹明[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原副主席]

1961-北京大學歷史系學習,“文革”十年內亂中受株連迫害,曾被送到部隊接受再教育,到農村擔任中學教師,參加勞動鍛鍊。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獲平反。

1979-1987 新華社攝影記者、攝影部編輯、工業第一編輯

1987-1992 中央文獻研究室任鄧小平生平著作研究組副組長

1988- 創建中國當代攝影學會並擔任主席、中國攝影家學會副主席並擔任分黨組成員

1995- 創建世界華人攝影學會,並當選為會長

2001.3-2016.11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

個人生活

楊紹明父親:楊尚昆,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12歲學攝影

父親是我的啟蒙老師,1954年,我12歲時,父親說:“我來教你照相吧。”沒想到這相機一拿起就再也沒放下,成了我一輩子的事業。

父親是我的攝影啟蒙老師。熟悉我們家的人都知道,我是父親最疼愛的“小二”,除了“文革”期間相隔兩地,其餘的時間,我都一直伴隨在父親身邊。

一開始學照相就是拍人物,先拍父母,然後就拍居住中南海里的領導人。雖說父親是啟蒙老師,但他畢竟工作繁忙。當時中南海有個攝影科,都是新華社攝影部中央組的記者,我有空就向他們請教。 後來我也進入北大歷史系學習。誰曾料想,“文革”剛開始,父親就被打倒了。江青、康生帶領“文革小組”到北大動員學生造反。

1968年,我作為“可教育好的子女”被送到駐張家口部隊農場種稻子,整整幹了兩年。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父親恢復工作,我才得以平反,成為新華社廣東分社的一名攝影記者,終於圓了當年的夢。

拍攝“得意之作”

父親最喜歡的兩張照片 ,每每拍到自己認為的“好照片”,我都會先拿給父親看。印象中,我拿給他看的“得意之作”中,他最喜歡的有兩張。

毛澤東在人民大會堂休息廳同楊紹明握手 毛澤東在人民大會堂休息廳同楊紹明握手

一張是毛主席和彩虹的照片。記得那是1963年,北戴河大雨過後,天邊出現一道長長的彩虹。當時,毛主席正在沙灘上休息。多好的拍攝時機啊!我請毛主席站在台階上看彩虹,但他老人家不知道我在搗鼓什麼,老看著我。我靈機一動說:“毛伯伯,請你輕鬆一點。”毛主席說:“我很輕鬆啊!”此時,我按下快門,將毛主席與彩虹、大海連線在一起的畫面定格。這張照片後來發表在《中國青年》雜誌上。

父親對我這次“單獨出擊”頗為讚賞,在他看來,有內涵的照片才是真正的好照片。

楊紹明與他鏡頭下的鄧小平 楊紹明與他鏡頭下的鄧小平

另一張父親連連說“好”的是反映鄧小平晚年生活的照片。當時,82歲的鄧小平抱著孫子“小弟”和全家老小一起在海邊,“小弟”轉過臉來正要親爺爺。見此情景,我趕快對焦按快門。照片洗出來給小平同志看後,他哈哈大笑說:“真是兩個醜八怪。”一旁他家人“提抗議”了,他忙改口說是“兩個撅嘴巴”。

愛書之人

樂意將藏書與人共享,父親一生鍾愛讀書,他的藏書涉及政治、軍事、經濟、哲學、歷史、文化、文學等諸多方面。白天工作繁忙,他只能把讀書的時間放在晚上。擔任中央辦公廳主任時,他把等待毛主席批件的空隙時間都用來看書。

父親的藏書粗略統計不下5萬冊,其中不少是絕版書。首批近萬冊運抵重慶圖書館時,在現場當起了講解員。說起捐贈藏書中那套珍貴的《二十四史》和裝載《二十四史》的“七巧板”書櫃,其中還有一段故事。

當時,毛主席的秘書叫田家英,非常有學識、博古通今,毛主席想要什麼書,他馬上可以到書攤找到。父親對他說:“家英,你注意看看,有沒有《二十四史》,要最老,本子最大的。”田家英找兩個月終於找到了。父親如獲至寶,毫不猶豫地掏錢,這套《二十四史》由一個大書櫃裝著,用卡車把它搬回了家。記得那是一個最老版本的線裝書,書櫃占了整整半邊牆。

後來,毛主席看到父親的這個書櫃愛不釋手,因為他自己也有一個書櫃,裝的也是《二十四史》,便和父親開玩笑說:“你的書櫃比我的好,我們交換吧。”父親一口答應了。所以,後來父親捐贈給重慶圖書館、由15個小書櫃組成的《二十四史》大書櫃,實際上原屬毛主席所有。

“四知堂”的典故

行得端坐得正不能自欺欺人,常常有人問我,父親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什麼?我想,是共產黨人的理想和信念。父親曾幾起幾落,但始終能顧全大局、襟懷坦白、忍辱負重,就是因為他有理想和信念。

父親出生在重慶潼南縣雙江鎮長灘子四知堂。關於“四知堂”的來歷有個典故:從前有個叫楊震的人做了官,有人晚上送來銀子賄賂他,並小聲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點意思就收下吧。”楊震大聲說道:“你知,我知,這沒關係,天知就是神知,這可不行,你還是拿回去吧。”父親常拿這個典故教育和警示我們,要行得端、坐得正,不能自欺欺人。

1993年春節期間,86歲的父親執意要去登黃山。那天,父親在警衛人員攙扶下登上山頂,戴著墨鏡眺望四周,心情豁然開朗。我用最好的哈蘇120相機,為父親拍下一幅肖像,後來做成了《風雲畫典——一位飽經風霜的老革命家》的封面照。這是我認為自己最成功的一張照片。

個人簡介

毛澤東在人民大會堂休息廳同楊紹明握手。

所獲榮譽

1988年,楊紹明的《退下來的鄧小平》獲新聞人物類(組照)三等獎

任免信息

2016年11月4日,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楊紹明不再擔任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

人物評價

楊紹明在新加坡 楊紹明在新加坡

以楊紹明的學歷、資歷和家庭條件,完全可以和別的高幹子弟一樣,或從政,或經商。可是他偏偏沒有。他選擇了一條攝影藝術之路,直到今天仍無怨無悔。他認為,以對社會所作的貢獻來講,從政和從商偏於短線,而文藝偏重長線。楊紹明自幼喜歡文藝,也受到這方面的薰陶,他對自己的選擇從不後悔。

攝影圈中的人,可以說沒有幾個不知道楊紹明。作為中國著名攝影家、世界華人攝影學會會長,他在國際攝影藝術圈裡的知名度決不亞於任何大明星。

盛名之下的楊紹明個子並不高,看上去甚至有些乾瘦。他頂著一副挺闊的鼻樑,兩隻眼睛閃著亮。67歲的人了,有時候笑起來把嘴角兩邊往上高高拉起,跟電影上的唐老鴨一樣可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