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病名:楊桃赤斑病
英文病名:Carambolaredspot
病原類別: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稱及分類地位:病原為Pseudocercosporawellesiana(Well.)LiuetGuo=CercosporaaverrhoaeWells.屬於半知菌亞門,假尾孢菌。
形態特徵 :
子座主要長在葉正面,半埋生,表生,球形,直徑30~50μm,褐色。分生孢子梗淡橄欖褐色,0~1個隔膜,不分枝,6~25×2~3μm。分生孢子近無色至青黃色,倒棍棒形,直或略彎,隔膜2~7個,12.5~46×2.0~3.2μm。
危害對象:楊桃。
危害部位:此病只危害葉片。
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發生普遍。
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孢梗在病株上和隨病殘體遺落土中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作為初侵或再侵的接種體,借氣流傳播侵染致病。
發病條件
溫暖潮濕的天氣或郁蔽通透性差的果園有利發病。缺肥或氮肥偏施過施易感病。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情況不明,近年外引品種赤斑病似有發生較重的傾向。
危害症狀
常造成落葉。受害葉初生黃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圓形或不定形,中間赤褐色,外圍有一黃色暈圈的病斑,直徑3~5mm,天氣潮濕時病斑表面可長出不明顯的灰色霉層。後期病斑中央灰褐色或白色,乾枯,脫落穿孔。病斑發生在葉緣時多呈半圓形。嚴重時一張葉片上有許多病斑連成片,造成葉片早落。
防治方法
1.加強肥水管理在用肥上以有機質肥為主,勤施薄施壯梢肥和壯花肥,重施過冬肥,以增強樹勢。在用水上,注意防止澇害或旱害,花期遇高濕乾燥天氣,宜適當灌溉。另外,對幼樹要抓好整形修剪,培育層狀排列的良好樹冠;對老樹要做好更新老枝,培育新梢,改善園圃通透性。
2.注意田園清潔結合田間管理,堅持常年收集落葉枯枝燒毀,有助於減少菌源,減輕受害。
3.於新梢展葉期噴施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11)1000-1500倍液,40%氧氯化銅懸浮劑+80%代森錳鋅(1∶1)800倍液,50%施保功乳油1200倍液或65%多克菌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隔10~15天噴1次,每次梢期上述農藥交替連噴1~2次或2~3次,噴勻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