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泉
光緒十七年(1891年)楊在宜賓城區魯家園街楊家祠開辦大同書局,在宜賓首次引進鉛印技術。 民國時期,雷東垣擔任宜賓縣團練局長20餘年(1912~1934年),一直倚楊為心腹,任楊惠泉為文牘師爺。 民國十八年(1929年),楊惠泉將宜賓優質雜糧酒命名為五糧液。
基本信息
- 中文名:楊惠泉
- 別名:楊駿
- 出生地:宜賓市翠屏區
- 職業: 五糧液命名者
個人簡介
楊惠泉(生卒年月不詳),原名楊駿,宜賓市翠屏區城區人。清光緒初楊駿考取宜賓縣武秀才。後改習文,工書法。光緒十七年(1891年)楊在宜賓城區魯家園街楊家祠開辦大同書局,在宜賓首次引進鉛印技術。光緒癸卯(1903年)參加四川末科鄉試,考中舉人。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楊與城中蕭公廟(又名萬壽宮,江西省會館)住持法成和尚、地方人士馬毓麟、黃壽泉等創辦“宜賓體育學堂”,先後招收學生三四百人。宣統元年(1909年)楊惠泉到北京,入四川駐京官紳開辦的“京師蜀學堂”。辛亥革命後,楊惠泉在宜賓繼續經營大同書局,民國元年(1912年)宜賓同盟會員,四川省共和黨宜賓支部長尹紹洲等組成日新社,出版發行宜賓第一張鉛印報紙《日新報》即由楊的大同書局承印。楊惠泉與宜賓城馬掌街秀才雷東垣(雷士奇)長期友善。雷於光緒二十七八年(1901~1902年)受敘州知府文煥令辦理地方團練事務,與楊惠泉時常出入府衙,老百姓呼為“雷四大人”、“楊三大人”。民國時期,雷東垣擔任宜賓縣團練局長20餘年(1912~1934年),一直倚楊為心腹,任楊惠泉為文牘師爺。民國14年(1925年),以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為骨幹的國民黨(左派)宜賓縣黨部成立,雷東垣極為仇視,由駐宜二十四軍劉文彩資助銀元600元,在楊惠泉大同書局翻印反共小冊子“今日共產黨赤化全球之面面觀”。後,雷東垣任宜賓封建會道門“敘州同善社”善長,楊惠泉又助雷開辦“國學專修館”任教務、授課。民國十八年(1929年),楊惠泉將宜賓優質雜糧酒命名為五糧液。[注]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楊所辦大同書局用銅活字重新排印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本《宜賓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