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廉臣

楊廉臣

楊廉臣(生卒不詳),福建人。中國近代著名造機專家。1867年(丁卯年)12月考入船政給事院,1868年5月與其他9位繪事院優秀生被子選入前學堂學習製造專業,系製造一屆生,於1873年畢業,畢業後留船政任職。1877年3月選為一屆留學生,入法國多朗官廠和盧愛里、布呵士炮廠專攻制機造炮。1880年10月學成回國,任船政工程處制機總工程師,授守備(五品)加都司銜。他與魏瀚、陳兆翱等同學一起,先後設計、監造開濟、橫海、鏡清等一批新式軍艦,他負責輪機設計和製造,為中國近代著名造機專家,為發展中國造船工業做出重要貢獻。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867年12月,楊廉臣考入船政藝圃繪事院充當半工半讀的藝徒,學習船舶圖紙繪製。半年後,他被選拔到船政學堂第一屆製造班,成為正式生,1873年畢業。1877年,他 洲深造。他先在法國多朗官廠(校)學習船機製造,後又轉入英國、比利時各廠校學習炮械製造等其他學科。

1880年楊廉臣學成歸國,任船政工程處制機總司。他和留學回國的魏瀚、陳兆翱、鄭清廉等人將外國新的造船理念帶到中國,注意提高船舶的航速。1882年,他們一起主持建造了鐵脅快碰兵船(暨巡洋艦)開濟號。楊廉臣還參與建造了中國第一艘鋼殼鋼甲軍艦平遠號,高速驅逐艦建威號、建安號。1907年他升任船政提調。由於船政大臣為閩浙總督松壽兼任,而松壽極少過問船政事務,故楊廉臣實際負責船政事務。

武昌起義爆發後,楊廉臣支援福州革命黨許崇智(新軍協統,楊廉臣的學生)、孫道仁(新軍統制)、陳恩濤(閩江要塞司令官)等人的起義,光復福州。中華民國成立後,船政撥歸省轄,改稱福州船政局,不久被北洋政府海軍總長劉冠雄收歸海軍部。楊廉臣則以年老未被起用。此後其生平不詳。

學習經歷

楊廉臣在船政的學歷頗為特殊,他先是考入藝圃,就讀繪事院的製圖專業,身份是半工半讀的藝徒。聰穎好學的楊廉臣成績突出,備受矚目,僅半年就破格選拔進入前學堂,成為船政學堂第一屆製造專業的正式學生。儘管比別人遲入學一年多,但楊廉臣十分勤奮,刻苦攻讀,畢業時總成績名列全班第七名,不久,又以同樣的名次,選入留學生隊伍。在歐留學期間,楊廉臣主攻輪機專業,也涉及船體工程、機械製造、槍炮兵器,成績優異。1880年10月,楊廉臣學成歸國,擔任船政工程處制機總工程師。他和魏瀚、陳兆翱、鄭清濂等,主持了“開濟”、“橫海”、“鏡清”等新式巡海快船的建造,也參與第一艘鋼質軍艦“平遠”號的製造,推動了晚清時期我國造船技術水平的大幅度提升。1896年,他的同學輪機專家陳兆翱病逝,而魏瀚因不滿法國監督杜業爾的胡非作為辭職去了廣東。楊廉臣以大局為重,在工程處勉力支撐,參與了建威、建安兩艘高速獵艦的建造,並擔任船政總稽查(總督工)。

事件

挽船政頹勢

1907年,清廷下令船政停辦,但仍有未競工程,如2100噸級的鋼質江船“寧紹”號剛剛下水,完成全部工程尚需時日。此際,船政會辦大臣、老同學鄭清濂也離開馬尾轉行鐵路建設,由閩浙總督松壽兼管船政。松壽是滿族官員,無心船政事業,遂提拔楊廉臣擔任船政提調,實際上全面主持船政工作。楊廉臣為拓展業務,效法上海江南造船廠,主張承攬各省造船業務,不論官商輪船,均可建造,以免廠房機器鏽蝕毀廢。為此,楊廉臣於工程閒暇之時,動手設計了多種適用船型,其中有排水量220噸的淺水巡邏艇,適合長江各省緝捕巡戈之用。他將這款新船的設計圖式送至剛設立的南洋勸業會會場參展,雖引人關注,卻未攬到訂單,一片苦心付諸東流。但能對新船進行整體設計,足見楊廉臣技術之全面。沈覲宸編著的《船政編年史》一書,還詳細記載了楊廉臣設計的這種淺水巡船全部技術數據,為後人留下了中國第一代造船專家的研發成果。

暗助革命軍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省反清革命風起雲湧。楊廉臣的學生許崇智密謀在福州率部起義,遣人送密信告知楊廉臣,希望能得到老師幫助,派兵船巡遊馬尾江面,以阻擋駐紮對岸的洋嶼水軍旗營增援福州的清軍。楊廉臣暗中作了部署,令馬尾水師營管帶吳少岩駕“威風”號兵船在羅星塔一帶水域巡邏,盤查有攜帶武器兵員的船隻防範忠於清廷的水軍上省。

19911年11月9日晨,許崇智和統制孫道仁率軍進攻福州城內的清軍旗兵營,雙方展開激戰。革命軍軍火告急,急忙派人趕往馬尾求援。楊廉臣帶領人馬來到儲炮廠,親自挑選了一批槍炮彈藥,並調撥兩艘輪船運往福州。得到這批船政軍火的支援,革命軍士氣大增,很快就擊潰了省城八旗軍的主力捷勝營。10日,福州光復,結束了清廷的統治。

民國成立後,船政歸屬省轄,更名福州船政局,廢船政大臣和提調職。楊廉臣因年老未能起用,之後的行蹤不詳。望有知情者能提供線索材料,讓這位為船政事業做出很大貢獻的先輩事跡更完整地昭顯於世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