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人。 幼從舅父張夔卿習經史, 治目錄學。16歲畢業於東南大學附中高中部, 後入國學專修館肄業。 少年時代即隨祖父楊星橋編纂 《國史通纂》,1926年祖父去世後,由他主持 《國史通纂》 的彙編。1928年進教育部圖書館工作,開始系統地研究目錄學, 頗有造詣。1930年春,正式從事出版工作,並創辦中國辭典館和中國學術百科全書編輯館任館長。 因南京館舍及資料不足, 又在上海、 北平設立中國辭典館分館。 抗日戰爭期間遷移重慶北碚繼續編輯工作。1940年把中國辭典館和中國百科全書編輯館已經出版的25種著作和48種定稿本以及有目錄學的57種稿本先改編為 《世界學典》 史文版各分冊。1941年冬,除戰前編輯出版的書籍約4000萬字外, 又積稿達8000萬字。 1945年秋,中國辭典館易名為世界學院中國學典館, 遷往上海。 因業務關係, 繼續保留了重慶北碚館舍,取名北泉分館。1948年去台灣, 先後在世界書局和鼎文書局任職。主編出版有《四庫大辭典》、 《世界學典》、 《古今圖書集成學典》、 《四庫全書學典》、 《續四庫全書學典》、 《先秦著述學典》、 《漢代著作學典》、 《魏晉南北朝著述學典》、 《清代著述學典》、 《民國著述學典》、 《民國以來出版新書提要》、 《中華大辭典》、 《中國文學百科全書》、 《叢書大辭典》、 《群經大辭典》、 《歷代經籍志》等大型工具書。
江蘇南京人。 幼從舅父張夔卿習經史, 治目錄學。16歲畢業於東南大學附中高中部, 後入國學專修館肄業。 少年時代即隨祖父楊星橋編纂 《國史通纂》,1926年祖父去世後,由他主持 《國史通纂》 的彙編。1928年進教育部圖書館工作,開始系統地研究目錄學, 頗有造詣。1930年春,正式從事出版工作,並創辦中國辭典館和中國學術百科全書編輯館任館長。 因南京館舍及資料不足, 又在上海、 北平設立中國辭典館分館。 抗日戰爭期間遷移重慶北碚繼續編輯工作。1940年把中國辭典館和中國百科全書編輯館已經出版的25種著作和48種定稿本以及有目錄學的57種稿本先改編為 《世界學典》 史文版各分冊。1941年冬,除戰前編輯出版的書籍約4000萬字外, 又積稿達8000萬字。 1945年秋,中國辭典館易名為世界學院中國學典館, 遷往上海。 因業務關係, 繼續保留了重慶北碚館舍,取名北泉分館。1948年去台灣, 先後在世界書局和鼎文書局任職。主編出版有《四庫大辭典》、 《世界學典》、 《古今圖書集成學典》、 《四庫全書學典》、 《續四庫全書學典》、 《先秦著述學典》、 《漢代著作學典》、 《魏晉南北朝著述學典》、 《清代著述學典》、 《民國著述學典》、 《民國以來出版新書提要》、 《中華大辭典》、 《中國文學百科全書》、 《叢書大辭典》、 《群經大辭典》、 《歷代經籍志》等大型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