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老鋪

楊家老鋪藥堂是一個前店營業、後場加工的老店。 楊家老鋪藥堂嚴格遵守醫德、藥德,不賣假藥劣藥,在舊時已被傳為佳話。 楊家老鋪藥堂創立時只有3人,到鼎盛時期就有200人之多。

楊家老鋪字號的由來

楊家老鋪的前身叫一和堂,一和堂是楊天一創辦的,最初沒有確切的字號,創始人也非地道的商人。一和堂初期只有三人,楊天一 既是掌柜又是夥計,初期生意慘澹,後來由於楊天一“遇異人授秘方,制糊藥濟人,無不奇效”,很快就在鄂豫皖三地開設了不少分號,這時楊天一年事已高;清乾隆七年(1742年),一和堂由楊佑順接管,楊佑順為統一管理,將總號和各地分號統一更名為“楊家老鋪藥堂”。
楊家老鋪藥堂是一個前店營業、後場加工的老店。主營中藥飲片和自製丸散膏丹近千種,素以藥品質優、品類齊全,譽滿天下;特別是秘制的糊藥貼,選料精細,配製考究,治療頸肩腰腿痛療效神奇,深受患 者歡迎,經歷代傳承,成為楊家老鋪藥堂主要經營的中成藥。

講究醫德藥德的楊家老鋪

“毋謂立功,只願不欺天理 ;敢雲濟世,但求無愧我心。”這是楊家老鋪藥堂總號和各分號兩邊柱上的一副對聯,用來作為他們開藥鋪諾守的信條。創始人楊天一認為開藥鋪治病救人,要嚴格遵守醫德、藥德,決不能出售假藥欺世害人。
購藥求真。楊家老鋪藥堂在經營活動中,歷代掌柜都把信譽放在第一位。在採購藥材時,寧可多花錢,買地道藥材,也不少花錢購次藥、劣藥材;在銷售上,從不以假充真,以壞充好。楊家老鋪藥堂進藥材時除了保證質量外,還以藥品全取勝,在別的藥店買不到的藥在楊家老鋪藥堂都有。為了招攬生意,楊家老鋪藥堂在廣告宣傳上也頗下功夫。為了證明本藥鋪出售真虎骨,曾以重金買過一隻活老虎飼養,用意是告訴顧客,老虎都能買來,何況虎骨了。
炮製嚴謹。楊家老鋪藥堂的炮製方法完全遵照孫思邈、李時珍所傳法則。根據不同的藥材分別按削、洗、潤、切、炒、灸、燙、煨、煅、蒸、煮、炭、霜、餅、去心、去毛、去皮、去核、去瓤、篩、簸、晾、熏等20多方法進行炮製。楊家老鋪藥堂這一套嚴密的手續制度和精益求精的製藥技術,在醫生和患者中頗有盛譽。
投藥認真。投藥也叫抓藥。開藥鋪不同於開商店,稍有疏忽投錯藥,或份量有誤,都會出事故,甚至出人命 。如果出了這類問題,藥堂的信譽就會一落千丈,有的甚至倒閉 。為了避免投錯藥,楊家老鋪藥堂規定夥計須經過掌柜認真考核合格了才能到柜上賣藥。明確要求:不眉毛鬍子一把抓,不準隨便用代替藥,缺藥少劑寧可不售、不制,決不允許代用、摻雜使假。例如,不用生地代熟地,不用生石膏代熟石膏;有些應碾碎,砸碎、掰開的都從細加工,不準馬虎。
楊家老鋪藥堂嚴格遵守醫德、藥德,不賣假藥劣藥,在舊時已被傳為佳話。

楊家老鋪的興衰簡史

楊家老鋪藥堂創立時只有3人,到鼎盛時期就有200人之多。舊社會所謂商戰,就是看誰有本領,誰就能多設分號。創始人楊天一絞盡腦汁、千方百計擴大營業範圍,在短短的30年內,創始人楊天一憑藉遇異人所授的“糊藥”秘方和神奇療效,很快就在鄂豫皖一帶開設了20多家分號。
到1937年“七七事變”開始,當局橫徵暴斂,物價飛漲,老百姓遍遭塗炭,楊家老鋪藥堂樹大招風,元氣大傷,入不敷出,各地分號紛紛關門倒閉,僅存總號藥堂。1942年,楊家老鋪藥堂毗鄰一雜貨店深夜失火,殃及藥堂總號,掌柜和一夥計火災中喪生,僅留的總號藥堂付之一炬 ,貴重藥品、資料全被燒光,楊家老鋪藥堂經營終止。“文革”期間,楊家後代受文革迫害,並發誓不再開設藥堂,僅將“糊藥”秘方世代相傳,只為直系鄉親近鄰免費治療。至此,楊家老鋪藥堂淡出歷史舞台。
雖然因歷史原因,楊家老鋪藥堂已不復存在,但是楊家老鋪藥堂的傳家寶“糊藥貼”的炮製工藝和配方,以秘傳、秘授 的方式一直延續至今。
(感言:在舊社會,民族工商業確實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它不受害於內亂,就毀來於外侮,儘管可能僥倖一時,但結果總是曇花一現。只有在強大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的保護下,才能安居樂業,前途光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