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溝革命舊址

楊家溝革命舊址

位於陝西省米脂縣城東南20公里的楊家溝扶風寨。1947年11月22日,毛澤東、周恩來、任粥時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來到楊家溝,1948年3月21日離開楊家溝,東渡黃河前往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楊家溝革命舊址包括毛澤東、周恩來、任粥時、張聞天舊居,十二月會議舊址、西北野戰軍高級幹部會議舊址、慶祝宜川戰役勝利大會和東渡黃河動員大會舊址等。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楊家溝革命舊址楊家溝革命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建築
陝西省
楊家溝革命舊址V-510

簡介

楊家溝革命舊址1978年闢為楊家溝革命紀念館,位於米脂縣城東二十公里的楊家溝扶風寨。
毛澤東轉戰陝北行軍路線圖毛澤東轉戰陝北行軍路線圖
米脂縣楊家溝革命舊址位於陝西米脂城東南23公里的楊家溝村。1947年11月22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代號為“亞洲部”的中共中央機關、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轉戰陝北來到楊家溝,隨行官兵總計600餘人,在這裡從事了重要的革命活動,召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中共中央十二月會議”等;現保存較好的革命舊址有:毛主席、周恩來、張聞天、任弼時、胡喬木、陸定一、葉劍英、彭德懷、楊尚昆、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舊居;中共中央十二月會議舊址,西北野戰軍高級幹部軍事會議舊址,東渡黃河動員大會舊址,勞動人民翻身紀念大會舊址等;中共中央政治部、情報局、新華社、廣播電台、解放日報、西北局、陝西省委、通訊班、戰地醫院、供銷科、保衛科、後勤處、參謀部等重要革命舊址。
毛澤東、周恩來舊居(新院),將西方建築風格和陝北窯洞建築文化巧妙結合,融為一體,既體現了西方建築之典雅,又反映出陝北窯洞建築的雄渾,堪稱中西建築風格結合的典範,實為中華民族窯洞建築之瑰寶。
1947年3月,胡宗南率領數十萬國民黨軍隊進犯陝北,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於同年3月18日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陝北。由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的以“亞洲部”為代號的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於1947年11月22日從佳縣神泉堡出發,經米脂申鑒來到楊家溝。毛澤東和周恩來就住在扶風寨觀星台的“新院”窯洞裡,指揮西北戰場和全國人民的解放戰爭,同年十二月召開了中共中央擴大會議。此時國民黨軍隊進犯陝北戰火未熄,兩軍還在陝北這塊狹小的土地上激烈交戰,隆隆炮聲中,毛澤東主席卻平靜地在這裡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理論研究工作,發表了《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關於工商業政策》、《關於民族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問題》等11篇著作(後均被收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為推翻蔣家王朝和奪取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進而建立新中國,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毛澤東、周恩來舊居院落防空洞毛澤東、周恩來舊居院落防空洞

毛澤東、周恩來和中央機關在楊家溝住了四個多月,於1948年3月21日離開楊家溝,由吳堡縣川口東渡黃河,進入晉察冀邊區並於同年5月到達河北省西部平山縣西柏坡村。一年後於1949年3月25日,由西柏坡村進入北京城,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楊家溝是中共中央轉戰陝北取得光輝勝利的標誌點,是離開陝北走向全國勝利的出發點,在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如今,楊家溝革命舊址,風貌依然,當年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和中央機關、解放軍總部的舊址上已成立了革命紀念館。米脂縣政府將其修繕一新,各種文物和照片擺放如初,楊家溝革命紀念館已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陝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楊家溝革命舊址

楊家溝革命紀念館主要包括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張聞天等革命家舊居、十二月會議、
..楊家溝革命紀念館大門
西北野戰軍高級幹部會議、中央前委擴大會議、慶祝宜川大捷大會和東渡黃河動員大會舊址,以及亞洲部保衛科、供銷科,中央政治部,中央機關醫院和新華社舊址等。毛澤東、周恩來舊居(新院),將西方建築風格和陝北窯洞建築文化巧妙地融為一體,既體現了西方建築風格之典雅,又反映出陝北窯洞建築的雄渾,堪稱中西建築風格結合的典範,實為中華民族窯洞建築之瑰寶。在楊家溝革命紀念館這裡,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自領導和指揮了西北戰場和全國的解放戰爭,召開了著名的“十二月會議”,從事了巨大的理論研究工作。楊家溝是轉戰陝北取得光輝勝利的標誌點,是離開陝北走向全國勝利的出發點,在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楊家溝革命紀念館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陝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歷史沿革

進入毛澤東、周恩來舊居新院大門進入毛澤東、周恩來舊居新院大門
楊家溝革命舊址位於陝西省米脂肥城東南二十公里的楊家溝村扶風寨的黃土坡上,西對觀山樑,北靠水燕溝,東臨陽山,南接崖溝,占地面積10246平方米,建築面積7242平方米,地理座標為東經110°22′8″,北緯37°44′55″.舊址及周圍有果樹、棗樹、松樹等植被,舊址附近有居民30餘戶近200人。
張聞天、任弼時等領導同志住宿窯洞張聞天、任弼時等領導同志住宿窯洞

清乾隆年間,馬氏家族遷居楊家溝,經世代經營,到清末年間直至土改前發展成為陝北地區最大的地主莊園之一。
清同治年間開始營造扶風寨,私宅建築形式是“明五暗四六廂窯倒座平房”窯洞式四合院。
清同治、光緒年間,建築馬氏宗祠和講堂。
新院於1929年動工,1939年落成。
1947年11月22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來到楊家溝毛澤東周恩來住“新院”。 194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潑辣總部離開楊家溝,東渡黃河前往河北西柏坡
楊家溝革命舊址由毛澤東、周恩來舊居(即:新院)、十二月會議舊址及高級軍事會議舊址等部分組成。毛澤東、周恩來舊居(新院)是窯主留日學生馬醒採用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親自設計、監修的私宅,建築設計奇特,石結構拱券門樓垛口林立,11孔窯洞平面凹凸交錯,飛檐雕梁,暗道取暖,三通納涼,充分顯示了陝北窯洞建築文化的博大精深。目前新院保存良好,只是雨檐中部漏水。
張聞天、任弼時等領導同志住宿窯洞張聞天、任弼時等領導同志住宿窯洞
十二月會議舊址是晚清四合院窯洞建築,院子正中倒座七間磚木結構硬山式建築,是十二月會議舊址,正面5孔窖洞及東西兩側的6孔廂窯為葉子龍、汪東興等同志的辦公室及後勤處辦公室,現在整個院落保存完好。
高級軍事會議舊址位於扶風寨最高處的平台上,二進院落。入門後正面3孔窯洞,上書“講堂”二字,東西兩側6孔廂窯對置。二進院正面是高級軍事會議舊址,硬山式建築,前檐出廊,東西兩側4孔廂窯相對。自1996年楊家溝國小搬遷後,由楊家溝鄉政府管理,由於管理不善,舊址慘遭破壞,門窗破落,部分磚瓦揭走,院內雜草叢生,窯里殘破不堪,著實使人痛心,如不能儘快改善管理狀況,及時維修殘損部分,後果將難以預測。
中共中央工作會議會場中共中央工作會議會場

楊家溝是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老一代革命家率領中黃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轉戰陝北的最後一站,也是毛主席中央轉戰陝北居住時間最長的紀念地。在這裡,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親自主持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二月會議”和西北野戰軍高級幹部會議及前委擴大會議,慶祝宜川戰役勝利大會和東渡黃河動員大會等重要會議。在這裡,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親自領導和指揮了西北戰場和全國的解放戰爭,領導開展了全國的土地改革運動。在這裡,毛主席從事了巨大的理論研究工作,僅編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的就有《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等十一篇著作,對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毛主席黨中央在這裡從事的一系列革命活動,影響巨大,意義深遠,在中共黨史和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進入毛澤東、周恩來舊居新院大門進入毛澤東、周恩來舊居新院大門
十二月會議舊址,任弼時舊居古樸深厚,是陝北保存的一組較完整的晚清古建築。高級會議舊址,布局合理,配置得體,是陝北地區保存的唯一的一處家族宗祠與講堂,屬晚清建築。毛澤東、周恩來舊居,是房主馬醒民1929年動工興建的新院,中西結合、構思精巧、用料考究、工藝精緻,在採光、取暖、保溫、納涼、安全防範、造形審美等方面均有獨創之處,整個建築典雅雄深,蔚為壯觀,有著較高的歷史、科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2001年6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