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楊家將](/img/9/9bf/wZwpmL3ITNzUDM1gDM5MT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4A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家喻戶曉、老少皆知的楊家將故事發生在人地靈的晉陽大地。楊家將鬚眉巾幗,五代英烈,滿門豪氣。他們喋血少沙場、捨身報國的感人事跡,千百年來眾口皆,世代爭頒,廣為流傳。
![楊二郎歸天](/img/2/8e8/wZwpmL3gzM2EjN0EjM5MT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xI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本片在吸取民間傳說、演義故事以及傳統精粹的基礎上,選取新的審美視角,在勾勒北漢、北宋和遼國之間尖銳複雜的戰爭歷史背景下,著重描寫了楊家將在幾十年漫長歲月中的悲歡離合和榮辱興衰,生動地再現了楊家將祖孫幾代的男英女傑們的一系列生生死死和恩恩怨怨的傳奇 故事。
分集劇情
第一集北宋初期,宋太祖趙匡胤削平群雄統一天下,唯北漢王仍擁兵割據,依靠楊繼業父子固守晉陽拒不歸降,宋太祖率兵討伐御駕親征。北方遼國又乘機揮師南下,進而在北宋,北漢,遼國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而又複雜的戰爭。宋太祖率兵親征未攻下晉陽,進而又派駐守幽州的大將呼延贊討伐楊繼業,結果又是大敗而返。然而這步棋正中了遼國太后蕭銀宗的計謀,輕而易舉的攻下了幽州,當趙匡胤得知這一訊息時,氣得差點昏死過去,然而終究因身患重疾而難免一死,臨死前他傳位於其弟趙光義,並囑咐一定要勸楊繼業父子歸順,不然遼國的崛起中原將永無寧日。趙光義一面派呼延贊用計騙楊繼業之妻佘賽花到石谷寺等候,另外又派兵以奔喪為名混進晉陽城,結果楊繼業受敵前後夾攻,才知中計,可惜為時已晚。晉陽失守北漢王被俘,在他人規勸下楊繼業才離開晉陽轉戰臥虎峽谷,收復晉陽須從長計議。
第二集當楊繼業父子趕到臥虎峽谷時早有宋兵把守,無奈退而轉道石谷寺,不料卻在這裡遇見其妻佘賽花,佘賽花方悟受騙,而呼延贊竟被楊繼業於二十年前救下。佘賽花痛罵呼忘恩負義,呼延贊苦苦勸降,曉之以遼國的崛起中原將永無寧日。然楊繼業夫婦拒不歸降,即使為國捐軀也決不賣國求榮。呼延贊派人送來的飯菜也被眾將打翻。這時忽聽北漢王駕到,楊繼業率眾人急忙見駕,不料北漢王已臣服大宋,宣旨勸楊繼業歸順宋朝,言宋王對之仰慕已久。楊繼業含淚接旨。
第三集玉蓉隨潘豹回潘府卻得不到父親的承認,只得讓其待在潘家做個丫鬟。楊繼業歸降後,礙於面子不去早朝。這時邊關吃緊,遼國入侵應州,宋太宗欲派楊繼業前往但礙於面子讓其長子延平替父出征。這時潘仁美卻百般阻撓,欲讓其子潘豹出征,固獻媚要皇上設下擂台決定由誰出征。
第四集擺下擂台已有兩天卻因潘家勢大未有人敢去打擂。楊繼業不讓其子前去打擂。七郎八郎在聽到呼延贊與父親的談話後,偷偷溜出去打擂,不料潘豹使詐作弊,被七郎誤殺。潘楊兩家的恩怨由此開始。皇上派楊繼業前去搜查,卻查得是七郎所為。他將如何呢?
第五集楊繼業並沒有徇私,綁上七郎前去見駕。潘仁美怕皇上追查事情敗露,懇請皇上放過七郎,最終落得個好人情。楊家上下感激潘家的大度。遼軍入侵楊排風家鄉落難投奔楊家。邊關告急楊繼業準備率領八個兒子出征,與佘賽花辭別 。潘豹死後玉蓉欲返回家鄉,潘仁美卻讓他留下。
第六集宋將中了蕭太后的計謀,蕭太后向北宋下戰書.楊繼業讓自己的八個兒子假扮皇帝極其隨從奔赴金沙灘。
第七集血戰金沙灘,大郎,二郎,三郎均戰死沙場.四郎,八郎分別被遼國兩個公主擒獲並招為駙馬.六郎,七郎僥倖逢生。
第八集皇帝表彰楊家衷心報國,特賜玉匾.大遼再次入侵,由於潘妃不斷進讒言,皇帝命潘仁美出征,楊繼業,呼延將軍為副帥。
第九集楊繼業兵困陳家谷,潘仁美公報私仇不與發兵救援。八郎藉此機會去見父親最後一面,最後自刎而死。楊命七郎突圍出去找潘發救兵。
第十集楊繼業拼盡最後一點力氣殺完最後一批遼兵之後撞李陵碑而殉國.七朗到了潘營帳下請求發兵,潘卻推脫再三,後七朗聽說父親陣亡大怒而打潘,潘卻藉此機會而將七郎亂箭射死.
第十一集六郎在回京找尋弟弟的路上遇伏兵,這些伏兵是潘暗自指使殺手要將六郎殺人滅口.伏兵將領柴雲因仰慕楊家故放走六郎。
第十二集潘楊二家開始告御狀.潘仁美潘妃向審理此案的付鼎臣賄賂,致使楊家告狀處處受阻.幸得佘賽花出面請求,皇帝才又命謝宇軒再受此案。
第十三集謝宇軒接手此案後,由於不想得罪潘楊兩家,故辭官歸鄉.八賢王卻暗自想讓寇準審理此案,後經得寇同意開始復命審理。
第十四集寇準升堂受理案件,潘仍然滿口狡辯,柴雲等原潘手下的將士均出庭為六郎做證.寇準判潘仁美流放,案子就此了結。
第十五集潘流放的路上被七郎之妻杜金娥殺死,杜報仇後為避免連累家人沒有回家而去姨媽家繼嗣.六郎卻忍辱負重背上了殺人的罪名被判流放。
第十六集六郎流放後,蕭太后仍未死心,命潛在大宋朝廷內的心腹王欽在半路將六郎結果掉.這次卻是柴雲丈義替六郎而死,六郎再一次死裡逃生。
第十七集邊關告急,皇帝再一次親臨楊府,得知六郎還活著,很是高興,將流放等事一筆勾銷,命六郎為三關元帥再次出征以保大宋江山。
第十八集楊家眾兒媳也將隨軍出征,弄的六郎哭笑不得,楊母勸說六郎:"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巾幗鬚眉者不乏其人."這才說服了他.戰場上敵對雙方,遼國太后命四郎迎戰,誰知迎面而戰的卻是原配妻子董月娥.雙方僵持許久,後退兵。
第十九集楊八姐為尋父親當年殉難時用的大刀女扮男妝只身前往幽洲.九妹,五郎之妻馬賽英為尋八姐一路追趕.夜間到一寺廟,推門一看卻是已經出家的五郎楊延德.夫妻相見愛恨交加。
第二十集八姐因沒有腰牌進不到幽洲城而被遼兵當作是宋軍奸細將其扣押到蕭太后處,太后二公主瑤娥公主(既已經自刎的八郎之妻)見女扮男狀的八姐英俊而心生愛意,隻身下嫁八姐為妻,不想新婚之夜卻露出破綻,八姐將計就計以實情相告.二公主為楊家的忠烈而感動,遂幫其盜回楊繼業的大刀並隨同前往看望婆婆。
第二十一集八姐同瑤娥公主返回家後,瑤娥深感婆婆的慈愛寬宏之心決意留在大宋。此時七郎的兒子楊宗英也已長到11,2歲了,每天隨母親練武.新官謝津無由於不在楊家府前下馬受拜而遭到宗保排風的呵斥,懷恨在心.路過的王欽卻又心生一計,為再次挑起宋國內亂而暗自得意。
第二十二集王欽唆使謝金吾再次搗亂楊府,又以宗保跑失皇帝賜的御馬為由在皇帝面前進讒言說楊府傲視無人,功高蓋主,皇帝一氣之下命人搬掉先皇賜予楊家門前的玉匾.佘太君因此臥病在床。
第二十三集六郎的部下脾氣暴躁的焦贊為解氣將謝金吾殺害.王欽又犯壞暗自寫書信將楊母臥病在床的事情告訴六郎,以使他背上擅自離首,無旨回京的罪名.不知情的六郎回京後卻被扣上了一系列莫須有的罪名.皇帝命王欽受理此案,王障於寇準的介入而不敢錯判此案。
第二十四集六郎被判發配魯洲。值此時刻,邊關又再次告急,八姐,九妹等人均捨命鎮守。皇帝為了作穩寶座,同時也深感六郎對自己的益處,並派人追回六郎命其再度出征。焦瓚也被封為大將隨六郎出征。
第二十五集王欽為了徹底毀滅大宋,又陰險的提出皇帝應御駕親征以振奮鎮守三關的將士,好藉此時機挑起大宋內訌。此時佘老太君卻自告奮勇親自出征並統帥三關,八賢王也一同前往,楊家兒媳婦也全部隨其出征。時七郎妻杜金娥也與已經成人的兒子宗英奔赴七峽嶺救國救民,不想路遇五郎和宗保,一家團聚其樂融融。
第二十六集五郎為破天門陣而戰死沙場,臨終時託付宗保等人去五台山找自己的師傅馬峰以求破陣法。瑤娥公主奔回遼國想力勸母親停止戰爭,蕭太后不允,瑤娥只得暗自傷心離去。宗保,宗英按照五郎所指找到其師傅馬峰後,馬說,只有已故去五年的穆天王之女穆桂英還留存破天門陣方法的陣圖。宗保敗別馬峰雖前往穆柯寨尋找穆桂英。
第二十七集宗保只身前往穆柯寨尋找穆桂英以求破陣之法,但桂英卻以要求和宗保成親的條件來換取破陣圖冊,宗保無奈只得應允,但卻因此觸犯了軍規,被父親下令處死。
第二十八集桂英趕來搭救宗保,誰知卻是六郎故弄玄虛,雙方遂即和解,桂英也答應同楊家一同破天門陣。穆桂英掛帥,統領三軍將士大破遼軍佛仙陣和黑卻陣等主要陣領,致使遼兵損兵折將。
第二十九集宋兵一鼓作氣又將遼軍賴以為生的糧草營燒毀,又在遼兵傷口上撒了一把鹽。遼兵大敗而歸。宋真宗大賞楊家將。呼延贊之子呼延丕顯卻心存不服,王欽藉此機會又想挑撥楊,呼兩家矛盾,不料卻被呼延贊言辭呵斥,王欽敗興而回。
第三十集蕭太后妄想東山再起,故招兵買馬捲土重來,連路直逼宋軍關隘。她利用把守偏關的呼延丕顯和把守雁門關的楊宗保之間的罅隙趁虛而入,使得宗保圍困柳樹彎。而呼延丕顯卻因個人私怨而不向宗保發救兵。
第三十一集楊宗英,焦贊獨自趕來搭救宗保,但還是被遼兵團團困住,無奈只得命孟良回朝搬救兵。舍太君舉薦楊排風領兵搭救,臨行前贈予她年輕時自己曾穿過的盔甲。排風成功接應宗保,不料兩軍交戰時,宗英不幸陣亡。金娥手捧兒子的碑嗣痛不欲聲。
第三十二集蕭太后部下也傷亡慘重,左膀右臂韓延壽,蕭天佑等人均戰死。而自己國家內部也叛亂四起,她深感連年征戰的苦痛,故命四郎將楊繼業的靈柩運回大宋並講求議和,自己先回京平定叛亂。時西夏又有吞併野心,向大宋下戰書,大宋朝內卻無人能征戰。病體的六郎與宗保再次任命出戰。此時,蕭太后與舍太君也已分別代表兩國見面修好。可不想宗保,排風,張元,岳勝等人均戰死疆場。楊家男丁已全部為國捐軀,寡婦們卻批上戰袍再次擔當起精忠報國的任務。步履蹣跚的老管家楊洪拉著小文廣的手目送完楊家女將們出征後,心情沉重的關上了天波楊府的大門,一片孤寂聲中只剩下小文廣那雙天真無邪的大眼睛在翹首期盼著什麼,他不知道都發生了什麼,而等待他的又將是什麼呢?。。。。。(全劇終)
演職員表
職員表
出品人 | 彭政 |
導演 | 張裕民、張紹林、高建國 |
副導演(助理) | 陸濤、李松橋 |
編劇 | 梁波 |
美術設計 | 杜鵬生、陳艷其 |
服裝設計 | 呂榮貴、馬步遠、杜鵬生 |
製片主任: | 高建國、續柯璜、徐重民 |
製片人: | 彭政 |
總策劃: | 張紹林、樊茂洲 |
策劃: | 龔玉榮、劉懷珍、劉興林、郭金福、李安民、薄應賢、郝志宏、馬傑、白銀奇、任先泉、孫庚午、張秉法、王善、楊精華、馮鐵健、王輝、孟立正、劉澤民、董小平、解寶山、李有美、李徐英 |
責任編輯: | 於淑蓮 |
文學編輯: | 朱傑成 |
攝像指導: | 聶鐵錨、張紹林 |
剪輯指導: | 藍為潔 |
歷史顧問: | 傅如一、彭政 |
考古顧問: | 張亞平 |
道具設計: | 洛正昌、郭明亮 |
燈光設計: | 姚卓聖、張宏偉 |
武打設計: | 楚聚才、趙箭 |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佘賽花 | 張晶 | 前期 |
佘賽花 | 王建英 | 中期 |
佘賽花 | 張登橋 | 後期 |
楊宗保 | 張晨 | 前期 |
楊宗保 | 樊元凱 | 中期 |
楊宗保 | 徐成林 | 後期 |
蕭銀宗 | 陳玲娣 | 前期 |
蕭銀宗 | 趙恩敏 | 中期 |
蕭銀宗 | 周賢珍 | 後期 |
趙光義 | 王光輝 | 前期 |
趙光義 | 楊素 | 後期 |
潘仁美 | 趙克明 | 前期 |
潘仁美 | 李仰聖 | 後期 |
八賢王 | 王麗敏 | 前期 |
八賢王 | 郝仲臣 | 後期 |
楊延昭 | 張軍平 | 前期 |
楊延昭 | 關新偉 | 後期 |
音樂原聲
片首曲 《千年悲歌》,作曲:金復載作詞:白樺演唱:呂繼宏
片尾曲 《今天的烽火》,演唱:朱樺
劇集圖冊
![金沙灘](/img/5/fae/wZwpmLwgzM4cjNxIzN4MT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yc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91版楊家將情節美圖](/img/5/59d/wZwpmL3gDNxUjMwEDO4MT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xg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李陵碑](/img/0/719/wZwpmL1UzM0czM4YTO4MT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2k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