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名顯生平
楊名顯(1603-1653),字潛伏,號心虞,秦州人。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生於秦州城楊家樓。據《清史列傳》記載,楊名顯九世祖楊榮,小字八郎,江西九江人。明初隋鑾駕護衛封千戶侯,後被徵調至秦,編伍於秦州衛。家居西關北巷,因其故居早先建有高大門樓,民間俗稱楊家樓,這條古巷為東西走向,以楊氏門樓命名為楊家樓巷,自明清至今一直稱楊家樓巷。其先祖一支早在明代時遷往城西鄭集寨南山之麓隱居。楊家樓為楊名顯及其親屬後裔住宅。 楊名顯系崇禎三年庚午科(1630)舉人,授官四川汶上縣縣令,未及上任適值清軍入關,不久明朝滅亡。經人勸說,以“事清猶事明”之理使楊名顯復出仕任,被清廷授任山西山陰縣令,在任期間,為官清廉,廉謹自勵,不事笞朴而吏畏民懷,為此當地百眾為其建立了一座生祠,於以祭祀。後被推薦旋任清廷刑部江西司主事,繼任廣西司員外郎,浙江司郎中,又升任廣東司布政使。在廣東布政使任上仍以廉謹為本,絕饋贈,平物價,裁冗員,革濫支,減廄馬,清鹽政,停鈔法,蠲榷稅等一系列興利除弊之善政。順治十年(1653)癸已秋,清朝政府欲將其升任兩廣總督,但因其重病,醫治無效卒於廣東官邸,時年51歲。歿後,順治皇帝連發三道聖旨褒揚,追封通奉大夫,誥封其先祖、父母、妻室,命其長子楊延為直隸深州、祁州等處通判。
故居概況
清初通奉大夫廣東布政使楊名顯故居,位於天水市秦州區西關楊家樓65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家宅院,始建於明初,建築規模較大,原建有門樓、牌坊及東西兩個院落,兩院各為一進三院,兩院三進約五六十間房屋,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現存建築為東宅院,有過廳和東西廂房。後院東西廂房和西宅五間樓房,是典型的明代木構架建造,惜於2000年拓寬北外環路時拆除。現存65號院有三面房屋,均為明代建築,清代曾有維修。該院是原先的東宅院,北為過廳五間,帶廊道,用材粗大,檐下鋪做層不施拱墊板,立枋上有木質本色紋理,木雕花板較細膩,檐下裝飾做工藝考究。現存東、西廂房構建古樸典雅,均有寬廊走道。這所院落,視角空間較大,寬敞明亮,房屋檐廊等都為半開敞空間,布局合理,是古代工匠們在構建中已考慮了人性化和生活化的功能,是人居環境的最佳選擇,在人們的心理上有一種舒心順暢的感覺,極富哲理,是明代建築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