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乾村

楊乾村

楊乾村,位於徽州區中部,該村由水埠口、上楊乾、中楊乾、下楊乾、周林田5個自然村構成,人口約1400餘人,村委會設在上楊乾。

楊乾村楊乾村
楊乾位於徽州區中部,由岩寺往北去黃山的公路在佛子嶺頭分叉,左邊去黃山,右邊到楊乾、呈坎。跌下佛子嶺腳就是下楊乾,跨過?川河是中楊乾,再上便上上楊幹了。上、中、下楊乾在外界通稱楊乾。楊乾元代屬14都,明清時期隸屬徽州府歙縣通德鄉豐樂里,民國時期隸屬潛口管轄,新中國成立後,於1952年劃歸呈坎公社,今屬徽州區呈坎鎮。該村由水埠口、上楊乾、中楊乾、下楊乾、周林田5個自然村構成,人口約1400餘人,村委會設在上楊乾。
據現有史料考證,上楊乾在晉代建村。金氏家族從杭州十字街遷來定居,占、葉兩姓到明初始遷入,後來,王、楊、吳相繼來此定居,所謂“先有金、占、葉,後有王、楊、吳。”據王氏族譜記載,上楊乾盛於明代。當時上楊乾前後1華里的村莊,四周封閉,出入只有前後兩個大門,村中民宅連為一體,起到防盜防偷的作用。上楊乾原稱“王乾”。明代王姓興旺時,王氏有人在朝中當按察御史。村中原有牌坊,惜在文革時被拆除。傳說按察御史歸隱故里後,得一奇病,被村里楊姓郎中“楊半仙”治好,御史為答謝楊氏的救命之恩,特許村名以楊姓為首,故改“王乾”為“楊乾”。楊乾村名由此得來。但從史料來看,這也不過是一個附會的美麗傳說,不足為信。隨著歷史的變遷,家族的興衰,現今上楊乾以陳姓為主。楊乾村頭原有“楊乾禪院”,俗稱“楊乾寺”。該禪院座落在黃龍山腳,背靠黃龍山,門對?川河,坐西北、朝東南。從楊乾去呈坎走老路要經過寺門前。禪院左上邊有一眼井,旱年不淺,澇時不溢,四季長流,水質勝於它處。該禪院建於宋,鼎盛在明,擴建後規模龐大,最興旺時僧人多達百餘。建有鐘鼓二樓,銅鐘很大,故楊乾有俗語云:“陰塢口的風,楊乾寺的鐘。”
楊乾禪院是呈坎羅氏始祖羅秋隱的墓祠。羅姓為歙縣大姓,望族是也。宋代
《新安志》的作者羅願即屬呈坎羅氏。羅秋隱,南宋丞相程元鳳撰《碑記》云:“唐季避地之賢者也,為歙之通德鄉有羅氏之肇祖,墓在其居南三里許黃龍山麓之陽,曰楊乾。”宋寶祐6年(公元1258年),羅氏十三世祖羅鼐看到“族屬益熾,散處他鄉邑,歲時會拜墓下,老者遠莫來,來者幼莫識。”於是,“謀於眾,悉出舊繕墓產,別立僧藉專守,供香燈,則不肖者無所用其奸,而有力者莫能褫,庶幾久計。”同時,羅鼐請定於其岳父程元鳳。程元鳳提議:“有寧泰鄉楊乾禪院僧覺曉者,清介可委,曉亦願依歸從之,遂於墓前右畔曠地為屋五楹,中居世尊,右祀後 ,左享秋隱……。羅氏捐產若干畝,余亦佐焉。公賦私費入給共裕,然而有餘。事竣,余為勒石於院,仍名楊乾。”羅氏的目的是:“墓得僧院以存,僧院資產以久。”羅氏利用僧院保護祖墓,四季香火不斷;院僧也因此得到羅氏提供的房產、地產得以安生。
到了明代嘉靖年間,楊乾禪院院僧卻與呈坎羅氏打官司,歷時8年才結案。該案轟動徽州府,驚動都察院。這場官司的導因是楊乾禪院僧綱法椿及佛熙諸人,“計串非族仇羅承善等出名蓋佛殿,侵壓祖墳。”(羅顯奏)並要遷祖墳於院外,霸占羅氏提供的房產及地產。
對於楊乾禪院的歸屬,九品僧綱法椿認為:“世道變遷,產屬僧業,羅顯祖墳亦因年久凌夷,子孫疏遠,不時拜理。明洪武丈量時,地皆寺經理,弘治年間,祠堂坍壞,僧佛熙建屋五間,改名觀音堂,並造鐘鼓二樓,住屋廠廳廊房一宅,添置田產,漸成大寺。”(法椿狀招)
為此,羅顯等羅氏族眾與寺僧發生爭執,訴訟到徽州府歙縣縣衙。歙縣知縣高琦“受贓屈陷,將墳誣作浮堆平治”。羅氏族眾不服,幾次抗訴徽州府、巡按衙門,經過徽州府、寧國府、池州府幾經審理,歷時7年,仍然得不到解決。最後在“奸僧糾眾結成黨錮,賄入貪酷”(羅顯奏)的情況下,羅顯具本,令侄羅興於明嘉靖14年(公元1535年)二月,抱齎上奏都察院,要求轉行巡按衙門親自審理。同年5月,都察院札付巡按直隸監察御史宋茂熙親自審理,才最終得以結案,使羅氏楊乾禪院始祖墓地得以保存。
該案從明代嘉靖7年(公元1528年)開始訴訟,到嘉靖14年(公元1535年)結案,歷時8年。羅氏族眾為了打官司,耗費白銀近萬兩,最多4戶均出白銀650兩,另外出銀300兩、百餘兩、數十兩不等。“多寡不同,莫不各隨其力之所及,家之所有,樂輸為助。”(羅顯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