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微生物、昆蟲、鼠類的生存和活動,當其超過一定限度時就給森林帶來災難,使林木死亡,減產,稱為森林病蟲鼠害,亦稱森林生物災害。由於自然火源引起森林燃燒,當失去控制時,使森林大片燒毀,稱為森林火災。此外,森林還受凍害、雪壓、風災、乾旱、洪澇、滑坡、土石流、環境污染和人為因素的破壞,給林業生產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這些統稱森林災害。1980 年以來,全國每年發生森林病蟲害的面積在 1 億畝以上,減少林木生長量約 1000 萬立方米,因受害嚴重而枯死的森林面積約 500 萬畝。
我國森林有害昆蟲 5020 種,病害 2918 種,鼠類 160 余種。
危害我國森林的害蟲主要有松毛蟲,遍布全國,每年松毛蟲成災面積約 2000 萬畝,減少松樹生產量 200 萬立方米。松毛蟲的發育隨溫度升高而加快,降水強度增大可起殺蟲作用,因此松毛蟲災害隨氣候的韻律變化而起伏,一般在太陽黑子活動的極大年和極小年附近,常是松毛蟲大發生年。解放後 1957—1958 年、1964—1965 年、1973 年、1976—1977 年、1979—1980 年、1987 年均是松毛蟲災害嚴重的時期。其它病蟲害情況類似,總趨勢上升。在海拔低於 400 米的地區平均氣溫等於或高於 25℃為常災區;海拔 400—500 米氣溫在 10—25℃間變化,為偶災區;在海拔 800 米以上,積溫最小,是安全區。
除松毛蟲外,松林線蟲、楊樹蛀乾害蟲、泡桐大袋蛾等也是危害嚴重的害蟲。森林病害中,有楊樹爛皮病、松皰鏽病、松萎蔫病、棗瘋病、落葉病、泡桐叢枝病等,每年因泡桐叢枝病損失 2341 萬元,般平原區比山區發病重。 我國森林鼠害主要發生在東北西部、華北北部、西北等森林生態較差的地區。1990 年鼠害發生面積為 1200 多萬畝,損失 3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