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土壤六十年

森林土壤六十年

中國森林土壤分類系統 第二篇森林土壤和營林 第三篇森林土壤科學發展歷程

基本信息

作 者:林伯群 著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6-1
版 次:1頁 數:447字 數:680000印刷時間:2010-6-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030278296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森林土壤學家林伯群於近90歲高齡親自整理編集而成。全書分為相對獨立又互有聯繫的3篇:溫帶天然林森林土壤發生分類的探討、森林土壤和營林、森林土壤科學發展歷程。本書既是作者一生研究成果之總結,文是一部脈絡清晰的中國森林土壤學發展史,對森林土壤發生學、土壤分類、土壤區劃等各個領域都做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本書可供林學、地學、環境科學、生態學等學科領域的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以及林業生產一線的從業人員閱讀。

作者簡介

林伯群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三六級農業化學系畢業.中國森林土壤學科主要創建人和學術帶頭人,也是國內外森林土壤學術交流的重要組織者。 她是國際土壤學會(ISSS)森林土壤學組副主席,國際林聯(IUFRO)P3.08委員,中國土壤學會四.五.六.七後理事兼第五屆副秘書長.她於1956年創建省級土壤學會的同時,即率先建立了全國第一個森林土壤學組(後改專業委員會).其後又在中國土壤學會和中國林學會建立森林土壤學科組織.任《農百·土壤卷》、《森林與土壤》、《中國之土壤》、《中國土壤普查技術》、《中國土壤分類系統》、《土壤通報》等書.刊編委兼撰稿人.被聘為全國土壤普查技術顧問兼東北區和黑龍江省副組長,全國土壤普查匯總編輯委員和全國土壤普查驗收組成員,全國高等林業院校教材編委。

目錄

第一篇 溫帶天然林森林土壤發生分類的探討
引言和結論
阿拉斯加的森林土壤及其與中國凍土區林木土壤的比較:
大興安嶺北部的漂灰土
涼水自然保護區土壤調查報告
長白山西坡的森林土壤
張廣才嶺西北部次生林土壤發生學特性與分類探討
東北東部山地原始林土壤與次生林土壤發生分類探討
土壤分類的現狀和青海省的森林土壤
中國森林土壤分類系統
針葉林下松針層和苔蘚層對土壤發育的影響
THEEFFECTSOFFORESTFLOORANDMOSSESUNDERACONIFEROUSFORESTONTHESOILFORMINGPROCESSES
在黑龍江省林業資源調查、林業區劃、土壤普查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及材料
黑龍江省和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林業土壤區劃
暗棕壤及暗棕壤膠體中鐵、鋁的遷移規律
“CHINAFORESTSOILCLASSIFICATIONSYSTEM”——WithCorrespondingSoilNamesToThe“SOILTAXONOMY(US)”
計算機技術在森林土壤定位研究中的套用
附屬檔案1 中國天然林區的森林土壤及其和歐美相應地區的對比研究(提綱)
附屬檔案2 青海省麥秀林區針葉林下土壤分類的探討
附屬檔案3 國外土壤學家和組織對溫帶天然森林土壤發生分類研究的評價
第二篇 森林土壤和營林
紅松更新的土宜(一)
紅松更新的土宜(二)
山楊林下土壤條件與林木生長的關係
林區土壤調查
土壤檢索表在森林調查中的套用
塔河林業局中心苗圃土壤改良區劃
“林間苗圃”——技術總結報告
STUDYOFSOILPOLLUTIONINTHEMETROPOLITANFORESTLAND林地土壤污染及其防治的研究
可溶性鹽分的快速測定法
THECHARACTERISTICSOFFORESTSOILSANDFORESTPRODUCTIVITYINTHEMAINFORESTREGIONSOFCHINA
附屬檔案1 苗圃白漿土改良效果初報
附屬檔案2 小興安嶺地區闊葉紅松林土壤飽和持水量與林業技術措施的關係
第三篇 森林土壤科學發展歷程
第一章 國內
一、草創期
二、發展期
三、迅速發展並向基層擴散期
四、繁榮期
五、新世紀(21世紀)森林土壤學科的現狀
第二章 國際
一、五十年代
二、六七十年代
三、八十年代
四、九十年代
五、新世紀(21世紀)的國際森林土壤學科現狀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