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樹村

後又各自獨立,只與何厝合成一個村,稱為“南河村”,而自然村名則仍稱“棉樹”,有人口4000多人。 棉樹創村,據《玉樹揚風》(村志)所載,先後兩起,。 至於棉樹村的得名,傳說紛紜,較可信者,是因創村時,這裡溝渠遍布,。

棉樹村,在榕城西門外,距城不到五公里的榕江南河之濱。它東連磐載袁,西界棉澤鄭,南臨石馬肚,北與江灝毗鄰,幅員廣闊,風景秀美。又屬於榕江沖積層地帶,平原沃野。境內又河涌縱橫,溝渠遍布,是個魚米之鄉,富庶村落。主村建築朝東,一道磐水銀溪,從祖祠前流過,寨前溪面寬闊,有如一彎新月,可泊大小船隻。昔時,周邊有許多小村落:陳厝埔、肖厝圍、面前袁、下尾蔡、巷內張、新厝埔等,棉樹,形成七星伴月之勢。後來,大部村落認為地理靈氣已為棉樹所占,紛紛遷走他鄉。棉樹村曾於大躍進期間改為“南河”,與溝美、何厝、溪墘合成一行政基層單位,隸屬於磐東公社。後又各自獨立,只與何厝合成一個村,稱為“南河村”,而自然村名則仍稱“棉樹”,有人口4000多人。棉樹創村,據《玉樹揚風》(村志)所載,先後兩起,。都是來自一脈。南宋末年,玉溪公為避戰亂與文貞公同遷潮汕,玉溪公於揭邑西門外磐溪都南河邊澤頂寮池搭寮養鴨,靠一支鴨竿逐漸發家,後擇地建立頂祖廳。文貞公則居於漁湖化龍橋附近金雞腰村,幾十年後,其二房善齋公遷來棉樹,創建下祖廳。兩系雖有先後,但系一脈,故互相團結,共建家園。
至於棉樹村的得名,傳說紛紜,較可信者,是因創村時,這裡溝渠遍布,。而溝水之濱多生著一種水棉樹(即水杉),蓬勃挺秀,到處皆是,故以棉樹為村名。棉樹村平原一片,土地肥沃,水利天然,村民善於耕作,常挖河泥作田肥,使土肉深厚,肥力充足,所以歷來是農業水稻高產村,與隔江的白垠村同為聞名。上世紀七十年代,揭陽縣農科部門,引進水稻高產品種科字6號,便擇點在棉樹村搞實驗。因為這種品種需要土層深、肥量大的生產地,才會高產。因此擇定棉樹全村試驗,結果因氣候關係,日照量不足而失敗,而棉樹村的地理條件:土質好、水利佳,人老農的聲名,卻更加傳遍全縣。棉樹村人性質淳樸,有刻苦耐勞、敢於拼搏進取的精神。在揭陽也算為能文能武的鄉村。
棉樹村地處榕江河畔,村內又河涌環繞,大小船隻很多,水上作業是他們練武之地,挖河泥、捕魚蝦、搞運輸,練就個個身肥壯健,膂力過人,所以,棉樹人划龍舟遠近聞名,老紅龍威震榕江。清末,福建巡撫丁日昌休居揭陽,曾邀集潮陽、普寧、揭陽三縣尖子龍舟在南門外大溪競賽,結果是棉樹紅龍奪得頭標,。獲得“欽差大臣丁賞”的錦旗。又擊敗了自稱“通溪無敵”的北溪張厝藍龍,從此名聲大振,有“棉樹神龍”之稱。
棉樹又是個詩禮傳家的文化鄉。清末,村中便有書軒、書屋18間,同治年間,出了舉人5人,貢生8人,秀才更是不少,至今村前祖廳陽埕上還遺有旗桿類10多座。傳說,方耀辦清鄉,路過棉樹,聽村中四處書聲琅琅,十分讚嘆:“若村村如此,則天下太平矣”!
解放後,棉樹有個文藝創作組,全是農民組織,從互相合作開始,便自行編寫了地方實際材料的民歌、短劇、小說、快板等,配合各時期政治運動開展宣傳,與官碩宣傳隊、錫西文化室一同馳名於汕頭地區,獲得了汕頭專署的獎勵。有小說《月夜雙耙田》、《錯配牛鞍》、《兩親空》、《渡口》等,報告文學《王岳有》、《魚塘鳳坡》、《妻子的歌聲》以及詩歌《划一槳,唱一歌》等,分別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林光續創作的《妻子的歌聲》經《南方報》、《人民日報》發表後,又被《人民中國導報》譯為世界語刊載。1965年,文藝創作組長林英聰,出席全國青年業餘文學創作積極分子大會,在北京受到周恩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改革開放後,林英聰編寫了古裝潮劇《火燒紅蓮寺》,受到各界好評。又主編了村史《玉樹揚風》,出版了《林英聰作品選集》。
棉樹文藝創作組成員,大部分是本村業餘劇團重要角色,有的還是民辦教師。正如棉樹村史《玉樹揚風》開頭一聯所說:“莫道農村無佳木,且看棉樹開紅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