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向日葵》就是在陽光明媚燦爛的法國南部所作的。畫面像閃爍著熊熊的火焰,滿懷熾熱的激情令運動感的和仿佛鏇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為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梵谷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梵谷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衝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其中有十副在他死後散落於世界各地,只有一副保存在梵谷美術館。梵谷在給他的弟弟的信中提到十二顆與十四顆向日葵的結構分布。他用十二顆向日葵來表示基督十二門徒,他將南方畫室的成員定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2人,一共14人。
梵谷筆下的向日葵,像一團熊熊的烈火,那樣的華麗,那團烈火似乎想要將每個觀看過它的人的心燃燒,讓每個觀看過它的人震驚於梵谷的想像力。
作者介紹
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WillemvanGogh),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梵谷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11幅)與《有烏鴉的麥田》等,現已躋身於全球最著名、廣為人知與珍貴的藝術作品的行列。梵谷的早期生活,堅決投身於從事藝術品商人的工作。經歷了短暫的教職生涯後,他成了貧困的傳教採礦工人。直到約摸27歲時,梵谷才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後十年間,卻創作了超過2000幅畫,包括約900幅油畫與1100幅素描,本網已收錄梵谷作品1700餘幅。梵谷早期只以灰暗色系進行創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見了印象派與後印象派(見《爆炸》梵谷傳,約1887年)。梵谷融入了他們的鮮艷色彩與畫風,創造了他獨特的個人畫風,梵谷是個熱愛自然並能從簡單的事物看到純粹之美的畫家,他說他寧可畫從窗戶向外看到的樹影也不畫想像中的美麗幻象。梵谷的畫風在法國阿爾勒的那段時間,發展已臻成熟。
梵谷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後兩年創作的,期間梵谷深陷於精神疾病中,最終於37歲那年自殺。梵谷最為人熟知的是其極具個性的系列作品,如《星夜》、《向日葵》;其實他所畫的清新亮麗的作品也毫不遜色,如《有垂柳的公園是詩人的花園》、《麥田雲雀》、《烏雲密布的天空下的麥田》等。
“我的冒險,不是靠主動選擇,而是被命運推動。”——梵谷
1890年7月29日,因精神疾病的困擾,在法國瓦茲河開槍自殺,時年37歲。
社會評價
這是梵谷最被人熟知的一幅作品,或者說它是一組作品。在繪畫藝術的漫長歷史中,梵谷的向日葵似乎成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甚至成了藝術史上的一座豐碑。它還向我們展示出一位偉大藝術家的精神世界。“向日葵”為什麼這么有名?就好像“蒙娜麗莎”為什麼會有名一樣。“蒙娜麗莎”的神奇之處在於她的微笑,而我認為“向日葵”的絕妙之處在於梵谷為我們描畫出了向日葵這樣一種頗有象徵意味的植物的飽滿與生機(雖然它們被放在瓶中)。畫家通過描繪向日葵,向我們表達了他對生命的理解。
作品合璧

據悉,《向日葵》一直是倫敦國家美術館最受歡迎的館藏之一。過去10年內,美術館售出了上百萬張以《向日葵》為主題的海報和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