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一枝春帶雨:說不盡的旗裝戲

梨花一枝春帶雨:說不盡的旗裝戲

《梨花一枝春帶雨:說不盡的旗裝戲》筆者李德生以詳堪的史料、生動的敘述,對上述問題一作答,同時穿插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梨園掌故。無淪你是否身處梨園,都可以被深深吸引,沉浸枉舊日的時光里,從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內容簡介

《梨花一枝春帶雨:說不盡的旗裝戲》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壹 旗裝戲考
最早的旗裝戲
禁演旗裝戲
旗裝戲的解禁
清宮大演旗裝戲
旗裝戲《四郎探母》登場
太監伶人演出的旗裝戲
慈禧太后尤愛旗裝戲
旦角獨擅的旗裝戲
《四郎探母》風靡全國
貳 擅演旗裝戲的歌郎們
旗裝大師梅巧玲
跨行越界時小福
擅創新腔胡喜祿
後來居上余紫雲
身手不凡葉中興
備受呵護李寶琴
文武兼擅秦稚芬
平生俠義陳德霖
藝高膽大路三寶
旗裝翹楚孫怡雲
名動公卿郭際湘
通天教主王瑤卿
假鳳虛凰姜妙香
叄 擅演旗裝戲的男旦們
梅蘭芳的“樣”
尚小雲的“棒”
程硯秋的“唱”
苟慧生的“浪”
芙蓉草的“闊”
朱琴心的“俊”
南鐵生的“媚”
樂砥舟的“牛”
“四小名旦”的旗裝戲
天不假年的李世芳
得天獨厚的張君秋
允文允武的宋德珠
失於浮躁的毛世來
婀娜多姿的李金鴻
時運不濟的陳麗芳
自毀長城的陳盛蓀
碩果僅存的於玉蘅
肆 擅演旗裝戲的坤伶們
溫文儒雅李艷香
旗裝大明星胡蝶
金笛仙子雪艷琴
程皮梅肉章遏雲
命運多舛新艷秋
代師傳藝華慧麟
西洋公主雍竹君
三自一包梁小鸞
鐵嗓鋼喉王玉蓉
名閨下海丁至雲
女程觀秋侯玉蘭
女梅蘭芳陸素娟
一笑傾城吳素秋
曇花一現杜麗雲
黨的女兒杜近芳
南突禁地童芷苓
北開先河王蓉蓉
命運多舛的旗裝戲《四郎探母》
(代後記)
參考文獻

後記

旗裝戲出現得很早,可以說在《桃花扇》之前的清初,民間出於對入侵者的不滿,就有不少反清、蔑清的小戲在農村鄉鎮上演。這對於剛剛入主中原的異族新貴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順治年間,朝廷就多次嚴旨“擅編歌謠劇戲,依律定罪”,“高台演搬雜劇。瀆神耗財。概行禁止,違者重懲”(見順治十四年《特禁惡風以安良善事》),更不準演出著有本朝服色的旗裝戲。
到了清代末年,由於政治腐敗、經濟衰落。滿族統治者勵糟圖治的雄心早已消失,文化禁錮有所鬆動。一些無關政治的旃裝戲就開始出現在京師的查樓酒肆之中,例如《思志誠》《探親家》《送灰面》等。這些娛樂性的小戲,都是身著滿人的服飾出現在舞台上。因為這些“時裝”戲很接近日常生活,不矯揉造作,使人耳目一新,而且還用“京白”對話,更顯得入耳好聽,很受觀眾歡迎。連九五之尊的皇帝、太后都給予了首肯,於是,旗裝戲就時興起來。宮內常演的旗裝戲《查關》《八本雁門關》等。也被伶人搬出宮外上演了。
……
據說這種改法,還有另外一種解釋,據局內人講: “這齣戲太長,一般招待首長看戲,大都安排在兩個小時之內為宜。減去這場戲。省去十五分鐘,正好兩小時。”筆者聞言,如墜五里雲霧。罷了,果真如此,筆者也就無話可說了。
作者
2012年5月於溫哥華

序言

自從唐玄宗創立梨園以來,戲劇便與政治、經濟、民風民俗緊密地聯繫起來了。大凡政通人和、物阜民豐,鼙鼓歡歌,梨園繁茂,戲劇之花便“猶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旦國事昏暗、民生凋弊,風雨如晦,再好的園林也都春色黯然,戲劇也就“雨打梨花深閉門”了。
清以降,新興的旗裝(彼時滿人的時裝)戲成長為戲劇園林中的一株絢麗的奇葩。但是,它亦在世態詭幻的風雨中,經磨歷劫、飽受折損。因其獨具的魅力所致,雖然幾起幾伏,一旦雲收雨霽,梨花猶自帶雨迎春。筆者閒來撰寫此書,對旗裝戲的起源、特色、劇目、禁放,以及擅演旗裝戲的歌郎、男旦、坤伶、名票們在演出實踐中所作的貢獻,進行了一些粗淺的記述,謹借梨園舊典,以白居易之名句“梨花一枝春帶雨”冠為書名。貼與不貼、切與不切,且聽筆者述來。
何謂“撮裝戲”,在京劇史研究中對這一名詞尚無明確的界定,一般只停留於演員和觀眾的口語當中,如: “明兒演旗裝戲”,或是“我看了一出旋裝戲”。或說某某戲“是出旗裝戲”等等。一般地說,凡在舞台上出現身著清代滿族服裝角色的戲,便可以稱為旗裝戲。
旋裝戲亦稱“清裝戲”,與一般京劇傳統戲有所區別。其一,角色是典型的清代旗人裝束,與戲中漢人的扮相迥然有異。其二,角色的道白不上韻,說的是京白口語,一嘴“京片子”,清晰好聽。旗裝戲在京劇表演體系上獨樹一幟。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審美價值。百餘年來,為人樂道,久演不衰。
最早提出旗裝戲這一概念的是北平國劇學會。該學會是20世紀30年代初,由當時的京劇領軍人物梅蘭芳、余叔岩和京劇理論研究先驅傅惜華、齊如山等人,在1931年聯合發起創立的,會址就設在北京虎坊橋大街的一個大宅門內(即今珠市口西大街241號)。學會組織完善,聘有專職管理人員。內設國劇傳習所,京劇史料博物館,並且定期出版學術刊物。該刊物就是當年影響極大的《國劇畫報》。此外,該會還定期舉行學術研討會,探索京劇藝術的發展前途。學者李石曾、胡適之、袁守和、于學忠、徐永昌、梁思成、焦菊隱等名流大家,都積極參與其事,承擔義務講座,發表了許多戲劇論文,影響深遠,從者如雲。
該學會在1932年9月16日出版的第三十五期《國劇畫報》上,率先提出了旗裝戲這一概念。並以“旗裝專號”為號召,連續兩期介紹旗裝戲。用了六個整版刊登旗裝劇照數+幅,聲勢浩大。甚為轟動。主筆傅惜華親撰《引言》,他寫道:
今天是二十一年的“九一八”紀念日,可算是民國以來最大的國恥紀念,恰好又是星期,為本畫報出版的日子。就我們《國劇畫報》的立場,應以何種方法來紀念此日呢?“九一八”的國恥意義,是紀念失地,所以應該從地域風土特殊關係上,來引起國人對於失地的深刻追憶。那么,目前失去的東三省就是歷史上的滿洲,它的風土習慣有哪一種最特殊的事物遺留於國劇上面呢?想來想去,只有旗裝這一件東西,是在近代國劇上可算一種特殊產物。不用說,我們今日無論何人,若是看見旗裝,就立刻感覺到這是滿洲的服裝,含有美的性質的。而眼前的滿洲已是被人占領了。這是何等重大的刺激?何等合乎畫報的立場來紀念國恥的條件啊?於是乎。我們最後的決定,便是出這《旗裝專號》,以紀念今年的“九一八”的國恥。
旗裝,為什麼是近代國劇上一種特殊產物呢?因為國劇上所規定的婦女服裝是:一蟒,二帔,三褶子,四宮裝。此外,武的加上一靠,這是戲劇上歷來老例。至於褲子、襖子,已經不是戲劇上的老規矩,而是時裝了。旗裝的發生,更在褲襖之後。一直到現在後台的衣箱,還沒有預備旗裝的衣服什件,所以這可算是一種特殊的產物。由本期畫報上所登旗裝相片看來,他的樣兒、尺寸、花樣、高矮、前後、肥瘦都不比旁的戲衣,歷來無甚變動,而且是相差得很厲害,由這一點可以證明,這是一種趨時的服裝。
滿洲是中國的,連滿洲的旗裝也是屬於中國的。請各位研究本次專號的用意,回想昔日的滿洲,而今死哪裡?!
著名京居編劇愛新覺羅·溥續也以“清逸居士”的筆名在第二期《旅裝專號》中,發表了專門研究旗裝戲的文章,名為《“旗裝戲”考》。文章一開頭這樣寫道:
蓬窗悶坐,又值秋雨綿綿,寂寞無聊,值案頭有第三十五期《國劇畫報》,登載菊部男、女名宿旗裝劇照,連封面共二十一張,實不易搜羅。如此之多,亦奇觀也。緣此偶憶旗裝戲劇,自同光以來,所有菊國名宿,演旗裝戲最著名者共有多少人,旗裝戲有若干出,舉所聞見者,均寫出以供同好諸公。但一人記憶恐有遺漏,尚乞高明見載。
其後,溥續先生對旋裝戲和早期擅演旗裝戲的名家,做了一些簡約的記述,可能拘於畫報的篇幅所限,全文不過一千多字。談得雖然並不深透,但言有所據,字字珠璣,依然是研究旗裝戲歷史的一篇有價值的史料。
筆者由此得到啟發,認為旗裝戲之所以深受歷代觀眾歡迎,屢演不衰,自有其更深的奧妙所在。正如溥文中提到的:菊國名宿中,演旗裝戲最著名者有多少人?旗裝戲到底有多少出?都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筆者愛好京劇,自幼跟隨長輩出人戲園,聽過不少好戲,長成也結識了一些內行朋友。中年在報社工作,也看過不少近代名家的旗裝戲,加之留意,蒐集了許多珍貴的旗裝戲史料和歷代名家劇照。在接連不斷的政冶運動中。還耳聞目睹過幾番旗裝戲的禁、放、起、伏。於是。就萌生了寫寫旅裝戲的想法。
恰好去年溫哥華的秋天特別短暫,轉瞬之間,紅楓藩盡,冬日來臨,下午三點已經日落黃昏,四點鐘便萬家燈火了。而且室外陰疆多雨,晝短夜長,萬籟俱靜,霧雨蔽窗,此時最宣讀書作文。如是三月過後。草成了這許多文字,僅供對旗裝戲有興趣的朋友們做茶餘飯後、談天說地漫話耳。
作者
2012年5月於溫哥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