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人的“鴛江情結”
鴛鴦江地處中國廣西梧州,由桂江與潯江匯流而成,碧綠的桂江水與混黃的潯江水在匯流,遂形成鴛鴦江,尤在春夏之際,放眼望去,潯江浩淼、水流滔滔;桂江碧綠、波光粼粼,兩江交匯處,一濁一清、涇渭分明,恰似戲水鴛鴦,相互依偎、相互擁抱、長相廝守、難捨難分。而每逢春夏之際,清黃兩色尤為分梧州八景明,堪稱天下奇觀,之一"鴛江春泛"正因此得名。獲赦途徑梧州,適逢中秋之夜,泛舟鴛鴦江,面對清濁分明的江水思緒萬千,曾留下“吾愛清流頻擊楫,鴛鴦秀水世無雙”的千古名句,故此,鴛鴦江是梧州的母親河,孕育著一代代勤勞能幹的梧州人。鴛鴦江一陰一陽,西江的奔放浩蕩,擋住了桂江的一泄無餘,只能溶溶泄泄地緩緩滲入西江。於是使到梧州人具有了性格的兩面性,梧州人既能展現出西江的陽剛之勢,也展現出桂江的靈秀之韻,過往的歷史已經充分地說明了這些。梧州人的性格深處,有許多的“鴛江情結”,生於斯,養於斯,天人合一,一般情況下,梧州人寧取桂江之性,而少具西江之勢。
桂人粵韻
泛泛西江,一江春水向東流,猶如梧州人的心,一向有“水總是向東流”的意識,“通向廣東之路”是許多梧州人的心理情結,地處兩廣中心的梧州,語言和民風民俗皆與廣東相通,尤其是梧州話,作為梧州代表性方言,流行於梧州當地,承載著上古漢語的遺風,悠悠粵韻,是嶺南文化的重要載體。它與廣東的白話一脈相承,但又與廣州話有所差異,不過,梧州城區白話是廣西白話中最像廣州話的。而在飲食方面,梧州也是獨愛粵菜,就這樣,梧州人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無不展現出粵人的氣質,在世人眼中,梧州的確是最像廣州的廣西城市,桂人粵韻實在是對梧州人最真實的詮釋。故此,傳統的梧州人是重商的,商人的骨子裡是開放的,流通是梧州人的生命意識,也正是這一切,造就了梧州這個繁榮的兩廣商埠,相信在以後,獨特的梧州人也將以桂人粵韻為榮,堅定地走自己的路。繼續向世人展示與眾不同的一面。
飲食文化
梧州毗鄰廣東,其口味主要以粵菜為主,也攙和了廣西本土及湖南、四川的口味,獨自形成了歷史悠久的飲食文化。其原料廣采博收,追求生猛。善用燒、煲、軟炸、軟炒、清蒸等烹調法,口味清甜、微辣、鮮香、脆嫩。其菜品風格清麗灑脫,刻意求新。著名菜餚有紙包雞、蛇羹、龍虎鳳煲、神仙缽等。
六堡茶 | 六堡茶,屬黑茶類,採摘一芽二三葉,經攤青、殺青、揉捻、漚堆、乾燥等工藝製成,分特級和一至六級,紅、濃、陳、醇,有獨特檳榔香氣。 |
冰泉豆漿 | 冰泉豆漿以優質黃豆和蔗糖為原料,用梧州冰泉井水製成的豆漿,煮沸後斟進碗裡,如脂的漿汁—會即凝結—層蒲膜,入口則瑩滑香甜,齒頰留香,被食客譽為“滴珠蜜味”。 |
紙包雞 | 紙包雞採用三黃雞作為原料,切件後,以老抽醬油、各種調味料及蔥白粒等醃製,用玉扣紙逐件包裹,經花生油浸炸而成。獨創的隔紙浸炸烹飪法,保持了雞肉的鮮嫩甘滑,色澤金黃、氣味芳香。 |
神仙缽 | 神仙缽與其它地方的打火鍋相似,都是將燉缽放在爐上,當湯水煮滾,以手打魚滑、牛肉滑、蝦滑、魷魚、蜇皮、雞鴨等為肉菜上料,燙熟食用。 |
龜苓膏 | 龜苓膏是梧州的傳統藥膳,相傳最初是清宮中專供皇帝食用的名貴藥物。它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生地等藥物精製而成。其性溫和,不涼不燥,老少皆宜,具有清熱去濕,旺血生肌,止瘙癢,去暗瘡,潤腸通便,滋陰補腎,養顏提神等功效。 |
梧州三蛇酒 | 梧州三蛇酒用廣西的三種蛇泡製而成的藥酒,專治同濕癱瘓、面部和腳部浮腫,以及中風傷濕、半身不遂等疾病,是去病強身的上乘藥酒。 |
梧州蛤蚧酒 | 梧州蛤蚧酒是用廣西特產蛤蚧為主要原料泡製成的名貴藥酒,酒色碧綠,酒味香醇,有滋補壯身療效。 |
梧州蜜棗 | 梧州蜜棗生產已有二百年歷史,1821年—1850年曾列為貢品,蜜棗用生棗和白糖加工製成,形如馬鞍,色澤黃淨,肉厚核小,鬆化爽口,清心潤肺。 |
梧州臘腸 | 梧州臘腸屬於廣式臘腸。精選新鮮豬肉為主要原料,用傳統方法,先進設備加工生產,已有上百年歷史。龍舟牌臘腸色澤鮮明,包裝美觀,烹飪簡捷,蒸炒煎炸,味道鮮美,入口衣脆肉爽,甘香不膩,既可登酒店餐館大雅之堂,又是家庭宴客佐膳佳品。 |
梧州裹蒸棕 | 梧州裹蒸棕是用五香粉醃過的五花肉,由去皮綠豆和糯米層層包裹,再用竹葉和柊葉包裹用水草捆綁好,過去傳統大年二十六家家戶戶支起大鍋在門口煲裹蒸棕,清香美味。 |
梧州桑寄生 | 梧州桑寄生聞名海內外,歷600多年。其節、莖、枝、葉均可入藥,補腎補血,並可作茶劑、煎膏和泡酒之用。清代,桑寄生就揚名天下,一直成為貢品,成為人們贈送親友的珍貴禮物。 |
梧州名人
民國時期兩廣軍政界元老李濟深,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梁羽生,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之一,新派武俠小說開山祖師。明末抗清名將袁崇煥。太平天國著名將領,近代中國軍事家、政治家李秀成。